值此國慶長假,正是學習(xi) 的好時候。
我將用七天的時間,來係統地與(yu) 大家聊聊如何提升自己的寫(xie) 作能力。我在本係列文章裏用到的範文,都是紐約時報各類寫(xie) 作競賽的獲獎作品。
多讀範文,多分析範文,我們(men) 離獲獎就會(hui) 更近一步。
今天是我們(men) 整個(ge) 係列的第五篇,主題是「如何為(wei) 故事設置懸念」。
最近,我有很多學生都報名參加了「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競賽」。對於(yu) 記敘文的寫(xie) 作,很多學生們(men) 會(hui) 出現的一個(ge) 問題是:故事過於(yu) 平淡,沒有起伏。
在前幾期的文章中,我著重講了如何寫(xie) 出畫麵感。但是,想要記敘文寫(xie) 得好,隻有畫麵感肯定是不夠的。就像是一部電影,隻有特效好看,但故事情節一般的話,這部電影的評價(jia) 肯定也一般。
那麽(me) 如何將故事情節設計得更加有趣呢?
在這麽(me) 一個(ge) 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我們(men) 每天所接觸到的「故事」,已經非常多了。以至於(yu) ,一個(ge) 故事的開頭出現了,我們(men) 大腦已經能立刻推測出好幾個(ge) 可能會(hui) 有的結局。
在這樣一個(ge) 「已知結局」的情況下,是不是給我們(men) 這些寫(xie) 故事的人增加創作難度了呢?
並不會(hui) 。
我們(men) 舉(ju) 個(ge) 例子。我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一個(ge) 係列的電影:漫威電影。就是,蜘蛛俠(xia) 、鋼鐵俠(xia) 、雷神、美國隊長這些超級英雄的電影。
每一部關(guan) 於(yu) 超級英雄的電影,我們(men) 都不用看,我們(men) 一定知道結局了,對吧?
那,為(wei) 什麽(me) 大家還是愛看超級英雄的係列電影呢?它們(men) 的故事情節,有趣在哪呢?
它們(men) 勝在「過程」。
比如,《複仇者聯盟 4 :終極之戰》。我相信大家一定猜到了結局:複仇者們(men) 贏了,但是猜不到的是鋼鐵俠(xia) 通過犧牲自己換取了勝利。
所以,好故事,是勝在了過程上。今天,我就帶給大家一個(ge) 可以提高故事寫(xie) 作水平的技巧:懸念 (Suspense) 。
老規矩,我們(men) 來深度閱讀一小段,去年紐約競賽獲獎者 Annie 的文本吧。
There’s solace in the bottom of a swimming pool, that’s what I used to believe. To me, there was nothing better than feeling the water fill my ears and fold over my head until my feet scraped the concrete bottom. The feeling of disappearing.
大意:我曾經堅信,我隻能在遊泳池底找到慰藉。對於(yu) 我來說,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感受水漸漸填滿耳朵,沒過頭頂,直到我的雙腳剮蹭到水泥地板。一種消失的感覺。
這是 Annie 的個(ge) 人敘事文章的第一段。在第一句,她就設置了一個(ge) 懸念。
既然她說:“我曾經堅信,我隻能在遊泳池底找到慰藉”;那麽(me) 她現在呢?她會(hui) 在哪裏找到慰藉呢?或者她現在堅信的是什麽(me) 呢?
這個(ge) 懸念,用在了開頭段,所以寫(xie) 作上也叫做 Hook。Hook 是在開頭吸引讀者的一個(ge) 部分。目的是,勾起讀者的興(xing) 趣和好奇,對下文有所期待。
其實 Annie 設置的懸念不止這一個(ge) 。
我們(men) 看完第一段,細品會(hui) 發現一個(ge) 奇怪的地方。
一個(ge) 15 歲的孩子,為(wei) 什麽(me) 喜歡一種在遊泳池底消失的感覺?
這不太正常對吧。回想 15 歲的自己,那時候是高中,是青少年。我們(men) 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和渴望。我那時候的慰藉是在籃球場上揮汗如雨,是每個(ge) 周末兩(liang) 個(ge) 小時的 QQ 飛車,是穿著我的新 AJ 壓馬路。
但是,Annie 怎麽(me) 會(hui) 喜歡把自己悶在遊泳池底,並且消失於(yu) 世呢?我們(men) 開始好奇她的原因。於(yu) 是,第二個(ge) 懸念出來了,Annie 的「慰藉」,是因為(wei) 什麽(me) 原因導致的?
我們(men) 看完這段文字,可以推測出:Annie 的性格可能是極其內(nei) 向的,甚至有點社交恐懼,因為(wei) 她喜歡在泳池底獨自一人「大隱隱於(yu) 市」。
而,這樣的性格出現在一個(ge) 15 歲的孩子身上,有一定的可能是由某些客觀外部原因導致的。比如:校園霸淩、家庭教育缺失等等……
但是,Annie 並沒有在選擇在這裏細說,她選擇了在這裏設置一個(ge) 懸念,讓讀者主動去思考,並且期待著她下文的答案。
經過我這一番解析,是不是特別想繼續把 Annie 的文章看完了?看看導致她性格的原因,再看看她最後的變化。
這就是懸念的魅力所在 —— 可以在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的同時,讓讀者跟著文章思考。這不就讓「故事的過程」有趣起來了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