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men) 和學生讀者們(men) ,你們(men) 好,我是老師。
值此國慶長假,正是學習(xi) 的好時候。
我將用七天的時間,來係統地與(yu) 大家聊聊如何提升自己的寫(xie) 作能力。我在本係列文章裏用到的範文,都是紐約時報各類寫(xie) 作競賽的獲獎作品。
多讀範文,多分析範文,我們(men) 離獲獎就會(hui) 更近一步。
今天是我們(men) 整個(ge) 係列的第七篇,主題是「Call Back」。
最近,我有很多學生都報名參加了「紐約時報個(ge) 人敘事寫(xie) 作競賽」。
在這次批改過程中,我發現,對於(yu) 記敘文的寫(xie) 作,學生們(men) 逐漸暴露出一個(ge) 問題:不會(hui) 結尾。
故事怎麽(me) 收尾,一直都是個(ge) 困擾很多作者的難題。大家都會(hui) 擔心,自己的結尾是否太過生硬,是否過於(yu) 平淡,亦或是不像個(ge) 結尾。
那有什麽(me) 辦法,可以處理好結尾呢?
今天,我將教給大家一個(ge) 非常適合用在記敘文結尾的技巧:Call Back 。
Call Back 就是,將一個(ge) 使用過的細節,重新包裝,寫(xie) 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但是,重新包裝的時候要注意,內(nei) 容得和自己的文章目的保持一致。
我們(men) 今天的例子,還是選擇使用去年紐約時報獲獎者 Annie 的文章 The Bottom of a Swimming Pool 。
對了,如果已經很熟悉這篇範文內(nei) 容的朋友們(men) ,可以跳過下麵的範文簡介。
我們(men) 先介紹一下故事的梗概:
作者 Annie 是個(ge) 15 歲的美國女孩,因為(wei) 外貌上的不自信和過於(yu) 內(nei) 向的性格,時不時會(hui) 受到校園霸淩,甚至是老師的不公平待遇。所以,她喜歡潛在遊泳池底,享受這種獨自一人的感覺。
但,因為(wei) 另一個(ge) 女孩的主動接近,兩(liang) 個(ge) 孩子成為(wei) 了朋友。漸漸地,她不再需要在遊泳池底尋找獨處時間,真正走進了水麵上的社交世界。
我們(men) 先來看下這個(ge) 段落。這是文章的第 2 段(共 8 段),屬於(yu) 文章的前半部分。
Through the lenses of my pink-tinted goggles, underwater was magical. The cracks in the tiling lining the walls, the disembodied legs kicking for stable ground, the sun overhead reduced to a few weak rays barely shattering the water’s surface — it all created such a sublime kind of picture. When it got dark, the lights on the sides of the pool would turn on, dim yellow circles to guide swimmers to the walls. They always reminded me of the glowing eyes of deadly sea dragons, able to devour anyone (even grown-up fourth-grade teachers) in one bite.
大意:透過我那被粉色渲染的遊泳鏡,水底的世界是充滿魔力的。牆壁瓷磚上的裂縫,一條條腿遊離在水底拍打著,頭頂的微弱的太陽光灑在水麵上。這所有的一切勾勒出了一個(ge) 莊嚴(yan) 肅穆的畫麵。夜色降臨(lin) ,泳池兩(liang) 側(ce) 的燈會(hui) 亮起,昏黃的小圓圈指引著遊泳者們(men) 遊向岸邊。這些燈,總能讓我聯想到致命的海底巨獸(shou) 閃閃發光的眼睛。這些巨龍能夠一口就將任何人吞噬殆盡(即便是成年的,教 4 年級的老師)。
這個(ge) 段落是 Annie 在描述自己視角裏的水底世界。
在這個(ge) 段落裏,作者的寫(xie) 作目的非常的清晰:從(cong) 是視覺的角度,告訴讀者 Annie 喜歡水下世界的原因。
但是,我們(men) 看她關(guan) 於(yu) 晚上水底世界的描述,會(hui) 發現一個(ge) 奇怪的地方。
Annie 不是喜歡水底世界嗎?那為(wei) 什麽(me) 會(hui) 把它比喻成“巨獸(shou) ,巨龍?”
其實這裏是一個(ge) foreshadow 伏筆。
Annie 認為(wei) 水底世界是她的慰藉,我們(men) 仔細思考慰藉的含義(yi) 。慰藉往往是人們(men) 遇到了困難或者不順心,轉而尋求安慰和治愈的地方。
回顧文章梗概,Annie 喜歡水底的世界,原因是因為(wei) 水上的世界對她太殘忍了。有校園霸淩,有老師的漠視;而正是這些不公平的待遇,讓她的性格越來越內(nei) 向,也對水上世界越來越恐懼。
所以,從(cong) 這句話看得出來,Annie 對於(yu) 水底世界並不是真愛,隻不過是她的一個(ge) 庇護所罷了。
朋友們(men) ,別忘了,Annie 在文章最後是發生了「巨大轉變」的——她不再恐懼水上世界了。
這麽(me) 一個(ge) 巨大的轉變,沒有點伏筆怎麽(me) 轉呢?直接轉,這就成了 「機械降神式結尾」,俗稱無厘頭結尾。
於(yu) 是,Annie 在這裏埋下了伏筆。那,我們(men) 來看看怎麽(me) Annie 是怎麽(me) 利用這個(ge) 伏筆的。
文章倒數第二段:So we talked. And I found out that she liked Pokémon and Warrior Cats just like I did. And we begged out parents to give us $3 so we could buy Popsicles, and we competed to see who could make the biggest splash, and when it got dark and the lights came on, we explored the depths of the pool together.
大意:於(yu) 是,我們(men) 聊天了。並且,我發現她和我一樣喜歡精靈寶可夢和貓武士。然後,我們(men) 從(cong) 父母那央求了 3 塊錢去買(mai) 冰棍。我們(men) 還比賽,看看誰能打出最大的水花。我們(men) 甚至在晚上,等到燈都亮起來的時候一起探索了水底的世界。
看到最後一句話,是不是發現這個(ge) 伏筆被用上了。晚上的水底世界,曾讓 Annie 覺得是深海巨獸(shou) 一般恐怖的存在。
但是,在有了好朋友之後,Annie 不再懼怕它,她們(men) 一起探索晚上的水底世界。這也再次證明了,Annie 在朋友的陪伴下徹底走出了恐懼。
這,就是 Call Back。在文章結尾的部分,推陳出新,再次描寫(xie) 已經用過的細節。這樣可以給故事一個(ge) 很好的收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