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即將截止,很多首次參加大數據競賽的同學會(hui) 擔心經驗不足,不知如何準備,不敢嚐試報名參賽,為(wei) 幫助各位同學更充分地參加比賽,減輕同學們(men) 的顧慮,組委會(hui) 特別邀請了2020年MathorCup大數據競賽金獎隊伍的成員、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戴祥祥同學進行經驗分享,為(wei) 各位即將參賽的同學們(men) 提供一些經驗和幫助!
2020年MathorCup
大數據競賽
金獎隊伍成員
華中科技大學
戴祥祥同學
初學數學建模我在2020年3月初步接觸到數學建模這一概念,並在一些基礎了解後產(chan) 生興(xing) 趣並開始學習(xi) 。先後學習(xi) 了一係列數模課程。2020年7月初開始參加學校的暑期數學建模培訓,之後參加了數模國賽隊伍的選拔,雖然當時剛入門的我並沒有入選。但整個(ge) 過程十分享受。
這次的經曆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數模的知識不夠健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於(yu) 是我堅持從(cong) 暑假每天高強度學習(xi) 數模網課,並在返校後同樣每天堅持學習(xi) 課程。
參加MathorCup大數據競賽在經過這樣長時間的基礎學習(xi) 後,我認為(wei) 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建模基礎了。於(yu) 是報名參加了2020年MathorCup大數據競賽。和組員一周的艱苦鏖戰,終於(yu) 完成了初賽。在初賽中我負責了ARIMA和SARIMA模型的建立、大部分的論文撰寫(xie) 和整個(ge) 論文的排版。
最終我們(men) 組在1164位本科生隊伍中成功入圍前82名,成功進入複賽。
再戰複賽2020年3月,MathorCup大數據競賽複賽正式啟動,我負責了小區各類特征指標的提出、量化和聚類,自適應滑動窗口的閾值模型的建立和整個(ge) 論文的排版。複賽的論文比初賽完成的更漂亮,整個(ge) 建模邏輯更完善,還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想法,這點無疑是最難能可貴的。
最終在複賽中進入本科全國前五名,在4月下旬進行了金銀銅獎的答辯。在答辯前期,我們(men) 認真準備,兩(liang) 次拜訪輔導老師,請他聽我們(men) 的答辯,指出不足。基於(yu) 老師的意見我們(men) 再修改PPT和答辯內(nei) 容,PPT修改版本高達10版,講稿多達11版!
最終憑借出色的表現獲得了金獎,評委得分高達94.5分,獲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績!
我的感悟以上就是我數學建模的執著追求之路。
因為(wei) 有了數學建模,我不再像中學一樣僅(jin) 僅(jin) 是盯著眼前的東(dong) 西,一味的盲從(cong) ,隨波逐流,讓分數成為(wei) 自己的指揮棒,被它牽著鼻子走。而是有了自己所熱愛並為(wei) 之奮鬥的目標,在建模過程中小夥(huo) 伴一起統籌進展、思考方案,自己的能力和思想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也增強了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紀律觀念。而MathorCup大數據競賽無疑是這個(ge) 過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比賽時間較長,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取得的成果也無疑是豐(feng) 碩的。
祝願大家也都能在數模中尋找到快樂(le)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