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工院的錄取結果到底什麽(me) 時候出?”這可能是每年申請季最折磨人的問題之一。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工程學院最近被瘋狂吐槽~因為(wei) 漫長的審核周期、模糊的通知機製,被無數申請者戲稱為(wei) “養(yang) 魚專(zhuan) 業(ye) 戶”。
(來源:機構郵箱截圖)
近日,社交平台上再次掀起對哥大工院的吐槽浪潮,甚至有申請者整理出郵件截圖,直指其“拖延成性”。
但若說最慘,莫過於(yu) “到嘴邊的鴨子飛走”,拿到手還沒有捂熱的offer就被撤回了!一天之內(nei) 大喜大悲,真是讓人欲哭無淚!
(來源:郵件截圖)
有人可能會(hui) 因為(wei) 錯發的offer而拒絕了其他錄取,不少同學辛辛苦苦申請卻實實在在地打了水漂...
哥大工院的神操作
在留學申請圈,“養(yang) 魚”一詞被廣泛用來形容某些高校在錄取過程中的拖延行為(wei) :既不明確拒絕,也不痛快發offer,而是讓申請者長時間處於(yu) “待定”狀態。
這種操作讓許多學生陷入兩(liang) 難:如果接受其他學校的offer,萬(wan) 一哥大後來發錄取怎麽(me) 辦?但如果繼續等待,又可能錯過更好的機會(hui) 。
批量發送模板化郵件
老師這邊就有多名申請者在同一時間收到“申請更新”通知,但郵件內(nei) 容極其相似,僅(jin) 提到“申請已完整”,並未給出具體(ti) 的審核時間表。
(來源:郵箱截圖)
收到的郵件中,校方寫(xie) 道:“我們(men) 無法預估決(jue) 策時間,你的申請將進入委員會(hui) 審核。”這種模糊的表述讓申請者完全無法規劃後續安排。
(來源:郵箱截圖)
更讓申請者不滿的是,哥大工院的某些熱門專(zhuan) 業(ye) 如Data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往往拖到4月甚至5月才發錄取,而此時許多其他名校的占位費截止日期早已過去。
狂撒offer再撤回
申請季保留節目《Offer撤回の藝術》已上線。前不久,哥大SPS就給申請者們(men) 送去了一個(ge) 好消息:恭喜你,已經被我們(men) 錄取。
(圖源:小紅書(shu) )
正當大家興(xing) 高采烈地慶祝offer時,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接著來了封致歉信:“不好意思,撤回一下。”
原來是鬧了個(ge) 大烏(wu) 龍,原本隻是發給ERM項目錄取學生的在線項目邀請,被手滑群發給了所有人。甚至有同學表示:上一年的也給發了…
(圖源:小紅書(shu) )
院校手一抖,offer 發錯,這事兒(er) 聽上去奇葩,但其實也不少見了,每年好像都能碰到幾回類似的“小意外”。
哥大工院為(wei) 何熱衷“養(yang) 魚”?
在各大留學論壇、社交媒體(ti) 上,關(guan) 於(yu) 哥大工院錄取拖延的吐槽比比皆是:
• “12月提交申請,3月了還是Under Review,發郵件問就是‘請耐心等待’。”
• “別的學校4月15日要交占位費了,哥大連麵試邀請都沒發,這是要逼我做決(jue) 定?”
• “我懷疑他們(men) 在等更優(you) 秀的申請者,我們(men) 這些‘普通背景’的可能要等到最後一刻才知道結果。”
更有申請者整理出往年的錄取時間線,發現哥大工院的某些專(zhuan) 業(ye) 如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會(hui) 在5月突然發放一批錄取,而此時大多數學生早已接受了其他學校的offer。
滾動錄取機製下的“擇優(you) 策略”
哥大工院的碩士項目,尤其是Data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等熱門專(zhuan) 業(ye) 。每年都會(hui) 收到海量申請,而錄取委員會(hui) 往往會(hui) 采取“分批審核”的方式:
• 第一輪:優(you) 先發放offer給背景極其突出的申請者,如頂尖985+GPA 3.9+強科研經曆。
• 第二輪:對比中等偏上的申請者,從(cong) 中篩選出最適合的人選。
• 第三輪:如果前兩(liang) 輪有人放棄offer,才會(hui) 考慮“候補名單”中的申請者。
這種機製導致許多條件不錯但非頂尖的申請者被“養(yang) ”在池子裏,直到最後一刻才知道結果。
篩選“最忠誠”的學生
美國大學非常看重“入學率”,即發放offer後實際入學的學生比例。如果過早發放大量錄取,而許多學生最終選擇其他學校,會(hui) 導致入學率下降,影響排名。
因此,哥大工院可能會(hui) 故意拖延,觀察哪些申請者願意一直等待,從(cong) 而篩選出“最有可能入學”的學生。
跨部門協調耗時
有曾在哥大工院就讀的學生透露,部分項目的錄取流程涉及多個(ge) 部門的審核(如係內(nei) 委員會(hui) 、研究生院、國際學生辦公室等),導致決(jue) 策周期被拉長。
此外,某些教授可能因科研任務繁忙,遲遲未完成申請材料的審閱,進一步加劇了拖延。
近期很多美國大學陸續公布了錄取結果,在大學申請中,有些同學拿到了夢校的Offer,有些同學被Waitlist,也有不幸被直接拒絕...
美國大學用Waitlist表示我並沒有直接拒絕你,但我也沒有接受你,這一波操作簡直讓同學們(men) 感到抓心撓肺。
所以,當大學把你列入候補名單時,到底意味著什麽(me) ?Waitlist的本質是一個(ge) 候補名單,說的通俗一點,就是學校擔心被錄取的學生有人不來,找一批條件也還不錯的學生作為(wei) 替補。
不管你的錄取決(jue) 定如何,問題仍然是相同的:接下來該怎麽(me) 辦?
通常會(hui) 有幾種可能
結果一:Admit
恭喜你,這通常是申請的最好結果啦!
由於(yu) 你突出的學術成績、個(ge) 人素質或對這所學校顯示出的強烈偏愛,你被學校堅決(jue) 錄取了。
(來源: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官方郵件)
但是這種時候可千萬(wan) 不要飄啊,該學習(xi) 繼續學習(xi) ,爭(zheng) 取拿到優(you) 異的畢業(ye) 成績。
結果二:Defer
這意味著你的申請成果會(hui) 被延期告知。你可能會(hui) 被錄取,也可能會(hui) 被拒絕,也有可能會(hui) 被放在候補名單。
這通常表示你的學術背景和個(ge) 人素質方麵基本過關(guan) 但並不突出,並且學校沒有看到你非來不可的決(jue) 心。
這種情況不要心急,後麵的提示會(hui) 教你怎麽(me) 辦!
結果三:Waitlist
通常,Waitlist這個(ge) 結果在這個(ge) 時間點已經開始陸續出來了。
(來源:麻省理工學院官方郵件)
這意味著招生官已經對你的資料完成了審核,你基本符合學校的要求,但你並不是最優(you) 選擇。
如果有同學放棄了這個(ge) 學校給他們(men) 的Offer,那麽(me) 學校會(hui) 根據你在Waitlist上的排名來對你進行錄取。通常在三月到五月出結果。
結果四:Reject
這就是傳(chuan) 說中的脆拒。學校果斷拒絕了你,不要懷疑人生!專(zhuan) 心申請下一個(ge) 學校才是正解~
(來源:耶魯大學官方郵件)
按照學校的說法,這並不代表你不好,隻是你的某個(ge) 方麵和學校的氣場不合。不要氣餒,畢竟肯定是學校瞎。
轉正的概率有多少?
隻能說,美國大學的“候補錄取”非常變化多端。
不僅(jin) 不同大學的每年的候補錄取數量都不同,並且,即便是同一所大學,不同年份的候補錄取差異也很大。有時多,有時少。
真正決(jue) 定你“轉正”的概率大不大,不是大學排名高低,而是各大學對入學率估算的準確性。
比如MIT的每年的招生目標都是一個(ge) 大約 1,100 名學生的新生班級。大學根據往年對入學率的觀察,每年發放1,350個(ge) 錄取名額,和大約600個(ge) 左右的候補名額。
收到候補通知的學生的“轉正率”會(hui) 依照當年錄取學生接受offer的人數而定。有可能一個(ge) 轉正都沒有,多的年份也會(hui) 有25人左右能獲得轉正。
上圖是不同學校平均候補的轉正率,其中平均等候名單接受率最高的是西北大學,等候名單接納率中位數最高的是喬(qiao) 治城大學。
進入Waitlist的原因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被列入「候補名單」的學生,說明夢校還是想要你的,如果沒有足夠學生接受錄取,新生班級中還有空位,那麽(me) 候補名單中的你就有轉正的機會(hui) !
招生調控手段
如果有學生拒絕了offer,多出來的空位就會(hui) 從(cong) Waitlist候補名單中補,簡單來說,Waitlist的學生得等那些被錄取的學生放棄Offer,才能“撿漏”。
學校還可利用Waitlist控製錄取率,保證學校聲譽、排名及學生質量。
實力不夠突出
這個(ge) 情況主要是同學們(men) 離錄取標準還有些距離,招生官期待同學們(men) 補充提供更多證明自己的材料;
或是學校申請人數過多,招生名額不足,即使符合錄取標準,學校也會(hui) 擇優(you) 錄取;
也可能由於(yu) 申請人材料過於(yu) 同質化,缺乏個(ge) 人特色與(yu) 競爭(zheng) 力。
實力遠高於(yu) 招收標準
還有一種情況是,同學們(men) 的實力遠高於(yu) 學校的招收標準,招生官擔心同學們(men) 將學校作為(wei) 保底校,影響實際入學率。
婉拒方式
有些學校會(hui) 覺得直接發拒絕信太傷(shang) 人,改為(wei) 用 Waitlist方式婉拒,實際轉正率為(wei) 0%。
進入Waitlist怎麽(me) 辦?
盡管被女神放進備胎很沮喪(sang) ,但這也不完全是壞消息,至少說明還有一絲(si) 絲(si) 希望。那麽(me) 這時候,應該做點什麽(me) 讓自己從(cong) “待定”變成“錄取”呢?
學習(xi) 的心態聯係招生官
如果你之前與(yu) 招生辦的某個(ge) 人聯係過,可以再次與(yu) 招生官取得聯係,找出自己為(wei) 什麽(me) 沒有被錄取的原因。
是考試分數不夠?還是課外活動項目太弱?學校已經錄取的學生都有什麽(me) 特點?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沒有順利被錄取的原因,你就更有可能解決(jue) 現有的問題。另外,你還可以了解一下學校Waitlist的工作機製,學生是否被排名?如果有,那麽(me) 你在什麽(me) 位置?被錄取的幾率大不大?
提供新資料,增加籌碼
如果你有什麽(me) 新的進展或者信息,一定第一時間告訴學校,這能讓你的申請更有力。
在係統中更新自己的動態,提交更具競爭(zheng) 力的材料,例如具有明顯進步的成績、更有標識度的課外活動、高含金量的期刊發表、學術成就獎項等等。
別提供瑣碎無目的性的材料,如果你要申請的是工程類專(zhuan) 業(ye) ,那麽(me) 你更新水彩畫或打油詩不會(hui) 對你的申請有任何作用,除非獲得了獎項或出版了。
如果你最近考的SAT隻提高了幾分,學校也不會(hui) 因此改變決(jue) 定。如果你更新一位不甚了解你的官員推薦信,也沒什麽(me) 作用。
反饋個(ge) 人意願
可以提交新的最新的成績和課外活動成就,但其中最重要的材料是入學意願信。入學意願信的作用是提醒招生官,這所大學是你的首選。
在常規申請階段,招生官很看重“如果被錄取,我一定會(hui) 入學”這樣的承諾,還可以在信裏闡述能為(wei) 學校創造的價(jia) 值以及你與(yu) 學校的契合度,但記住千萬(wan) 不要打電話騷擾招生官。
獲得候補名單的位置是一種榮譽和潛在的機會(hui) 。就像每個(ge) 申請一樣,它可能不會(hui) 最終轉為(wei) 錄取,但依然值得追求,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最好的機會(hui) 。
候補名單轉正是非常磨練心智與(yu) 能力的經曆,雖然無法決(jue) 定結果,但還是要嚐試去增加被轉正的希望嚐試去增加被轉正的希望~
無論情況如何,做好自己能做的,不讓自己留遺憾就是最好的。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