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深圳大學招聘輔導員要求28歲以下的博士?

破除論資排輩,到頭來就是引發瘋狂內(nei) 卷的年齡焦慮。中國的孩子和年輕人真的太苦了。從(cong) 小學開始卷學習(xi) 、卷成績、卷興(xing) 趣班、一直卷到大學,然後開始考研、考公、考編、繼續讀博深造。這一路卷下來,原本以為(wei) 守得雲(yun) 開見月明,結果一看——找個(ge) 工作要求28歲博士研究生。得,好工作又和自己失之交臂。

中國的年輕人,正在不斷踐行著“一步慢,步步慢”的至理名言。

而這就導致我們(men) 年輕人的人生不允許有任何意外,容錯率極低。

讀書(shu) 的時候喜歡看電影,經常能看到國外小哥畢業(ye) 之後,瀟瀟灑灑地周遊世界一兩(liang) 年,沉澱自己,思考人生,然後再開始自己漫長的職業(ye) 生涯,好不羨慕。當時覺得,我們(men) 國內(nei) 的學生著實思想死板,天性不夠自由,性情不夠灑脫,要不然怎麽(me) 就沒有這個(ge) gap year的文化呢。

現在想來,非不想有,實不能有。以18歲上大學為(wei) 例,4年大學時光,22歲大學畢業(ye) ,3年研究生,25歲碩士畢業(ye) ,3年博士深造,28歲博士畢業(ye) 。畢業(ye) 後招聘季一來,抬眼一看——要求28歲博士研究生。妥了,正好趕上這班車。卸下書(shu) 包,拿起公文包,上班去吧。以上所有,皆為(wei) 理想,你的人生但凡稍有差錯,這份工作就與(yu) 你無緣。

28歲博士,讓人更焦慮了

既怕兄弟吃了苦,又怕兄弟開路虎。人就是這麽(me) 奇怪,既會(hui) 可憐別人命途多舛,又會(hui) 因為(wei) 別人順風順水而嫉妒羨慕。能夠讀到博士本就鳳毛麟角,還要3年畢業(ye) ,那更是難上加難。以我這些年跑招聘的經驗來看,30歲的博士畢業(ye) 生已屬於(yu) 人中龍鳳,少之又少,以我淺薄的見識,28歲的博士至今還沒見過一個(ge) 。當然,28歲的博士肯定有。除了按照理想算法,3年就能博士畢業(ye) ,其實還有一些直博甚至碩博連讀的同學,5至6年也能拿到畢業(ye) 證。

別人28歲年紀輕輕已經博士畢業(ye) ,而我28歲還在博一博二苦哈哈地做實驗,不知道哪天是個(ge) 頭。這件事就挺讓人有落差感的。

而且,這些年紀輕輕的博士畢業(ye) 生,光是申請青基的時間,都比很多人長,更別說人家還可以去國外做兩(liang) 年博士後,然後以海外高層次人才的身份引進回國,30歲出頭已經拿穩了985副教授的教職。這種同齡人之間的差距,也恰恰是大家焦慮的根源之一。

所以,我寧可這個(ge) 崗位是一個(ge) “蘿卜崗”,因為(wei) 蘿卜崗必然條件嚴(yan) 苛,要求稀奇古怪。但怕就怕在“卷年齡”成為(wei) 一個(ge) 普遍現象,整個(ge) 社會(hui) 在不斷地通過年齡,來逼迫年輕人往前走,一步不停地往前走,給年輕人不斷地施加各種“年齡條框”,把大家攆得氣喘籲籲。

為(wei) 什麽(me) 要對年齡設限?

這是破除論資排輩的副作用

為(wei) 什麽(me) 要對年齡設限?年紀輕有年紀輕的優(you) 勢,年紀大有年紀大的好處,比如,薑太公70多歲出山,肯德基爺爺60多歲創業(ye)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從(cong) 小打心眼裏就討厭“論資排輩”這四個(ge) 字。

總覺得天生我材,為(wei) 什麽(me) 要排在一些年歲大而無能的人後麵。論資排輩,那都是無能者的自我救贖,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破除這種陋習(xi) ,要綠色通道,要破格晉升。可是,真正諷刺的是,真正工作和進入社會(hui) 時,大家往往發現,那個(ge) 可以走綠色通道,可以破格提拔晉升的,往往不是自己。

而自己才是那個(ge) 最需要“論資排輩”的人。你我皆凡人,可能是很多人三四十歲後的內(nei) 心感慨。話扯遠了,其實為(wei) 了破除論資排輩,國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製度文件。

比如咱們(men) 熟悉的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專(zhuan) 門支持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免得大家都去拚麵上,導致年輕人很難競爭(zheng) 得過。

又比如所謂的幹部年輕化,35歲以下正科,40歲以下副處,都屬於(yu) 年輕幹部,要重點觀察重點培養(yang) 。

又比如現在高校圈裏盛行的年輕教師綠色通道……

這些專(zhuan) 門支持和幫助年輕人脫穎而出,而不必拘泥於(yu) “資曆”、工作時間長短的政策,正是為(wei) 了破除論資排輩而設。這些舉(ju) 措初衷是好的,結果也不錯。那麽(me) 多人因為(wei) 這類政策,年紀輕輕拿到了課題項目,成長為(wei) 年輕有為(wei) 的幹部,獲得了人生難得的提升和飛躍。

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些趕不上這種“年輕化政策”的朋友們(men) ,於(yu) 是乎都陷入了巨大的壓力與(yu) 沮喪(sang) 當中。我就親(qin) 眼見過不少體(ti) 製內(nei) 的年輕人,在開始工作的頭些年,一個(ge) 個(ge) 勁頭滿滿,主動加班加點。但如果錯過了年輕幹部提拔的東(dong) 風,就逐漸淪為(wei) 職場老油條的例子。還有網上很多青椒瘋狂吐槽的“非升即走”,就也是拿不到“青基”就得跟這份穩定的高校教師工作說byebye,讓無數博士和青椒壓力山大。

於(yu) 是,因為(wei) 有了各種年齡的限製,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年齡焦慮。焦慮結婚,焦慮生娃,焦慮工作,焦慮有關(guan) 年齡的一切。好像隻要不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人生就會(hui) 行差踏錯。

人生,不該有那麽(me) 多設限

自由和限製,本身就是矛盾對立的。對人生設限,設置條條框框,這一點似乎中華文明圈的國家尤為(wei) 嚴(yan) 重。這個(ge) 說是內(nei) 卷也好,文明底色也罷,事實確實如此。而中國在過去30年,一方麵有人口紅利(尤其是本科以上學曆人才爆發式增長),另一方麵有高速騰飛的經濟和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

很多青年人,不管是學識水平,學曆層次,都遠比老一輩強得多。這樣的氛圍中“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力鼓勵青年人才成長成才”變成了一種必然的選擇。

但在這個(ge) 過程中,必然也會(hui) 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走慢了一步,可能導致人生整體(ti) 下滑好幾個(ge) 層次的這些人。這種犧牲令人無奈,我們(men) 更希望的是,隨著“暴漲”時代的結束,“不拘一格降人才”也能去除年齡的條條框框。這樣一來,大家也許才能更加從(cong) 容,更加穩健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國G5院校詳解:優勢專業、申請要求、消費水平一目了然!

下一篇

2025Fall美國頂尖大學錄取數據的深度分析及關鍵洞察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