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浣熊數學的學生中,有人從(cong) 小學就一直學數學競賽,有人十年級左右覺得課內(nei) 部分學有餘(yu) 力想挑戰數學競賽。
即便如此,許多八年級、十年級才起步學競賽的孩子,同樣可以在 AMC 中取得優(you) 異的成績,晉級 AIME 。
看到他們(men) 的例子,我就在思考一個(ge) 問題:
數學競賽有沒有門檻?零競賽基礎的人容不容易入門數學競賽?
我的觀點是:知識點上沒什麽(me) 門檻,但學習(xi) 方法、心態和思維方式上有。
拿 AMC 美國數學競賽來說,如果一個(ge) 九年級的學生想學 AMC 10,對比了九年級課內(nei) 教材和 AMC 10 考題就會(hui) 發現:前十道題完全是課內(nei) 知識點能做的,這已經說明知識點上沒什麽(me) 門檻了,至於(yu) 後麵的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可以慢慢學。
即使這樣,很多九年級課內(nei) 數學還不錯的學生做 AMC 10 前十題依然有不少困難的。體(ti) 現在:
1.競賽題目邏輯性很強
雖然不難但容易把人繞暈,比如下麵這道題,在真題中才第六題,就已經能把很多課內(nei) 沒有學過“邏輯推理”的同學繞暈了(可以嚐試做做,答案選 B)。
2.對學習(xi) 方法要求高
課內(nei) 數學的學習(xi) 中,一個(ge) 知識點在教學時會(hui) 重複很多遍,習(xi) 題也是一種題反複練,強化記憶,填鴨式的記住。
但競賽中題型變化太多,對於(yu) 還是習(xi) 慣於(yu) 像下麵這樣一類題重複做近十遍才能記住的同學,想要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就比較困難了。畢竟競賽零基礎,並不意味著數學也可以零基礎。
3.對心態要求高
普通課內(nei) 考場上,往往 90% 以上的題都是平時常練的題型,而競賽考場上,一半以上都是新題,有同學一看到新題就慌了,本來那道題對應的知識點會(hui) ,也想不起來。
以上能力,誰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可以通過競賽學習(xi) 慢慢掌握,先學競賽的基礎內(nei) 容,然後再學進階內(nei) 容。對於(yu) 沒有競賽基礎的同學,我建議入門方法是這樣:
第一步,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首先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了解自己水平的方法就是用規定時間做真題,我們(men) 可以提供近年真題方便打印、帶答案版。
第二步,按分難度的教材係統學習(xi) ,不建議東(dong) 一道題西一題的做。
數學公式和定理是有邏輯支撐的,哪些定理是由哪些較為(wei) 基本的定理推出來的,知道這些很重要,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定理。
第三步,複習(xi) 和查漏補缺。無論對於(yu) 誰,學習(xi) 都是一個(ge) 重複的過程。和同一個(ge) 知識點反複地見麵,查漏補缺才能學好。
第四步,通過真題來訓練提高速度和準確率。所以要給自己限定時間,在一個(ge) 獨立的環境下,不間斷地完成一套真題或者模擬題,完成以後,對照答案給自己判分。以此來訓練速度,準確率和心態。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