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ampus France的數據,2023-2024年,430466名外國學生進入法國高等教育機構學習(xi) ,比一年前增加了4.5%。
2018-2019學年,近5萬(wan) 名外國學生首次進入大學攻讀學士或碩士學位,占首次入學總人數的 13%。其中四分之三的學生是通過流動計劃獲得學曆的(在國外高中畢業(ye) ),四分之一的學生是外國居民(在法國高中畢業(ye) )。
根據法國高等教育部 1 月 25 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居住在法國的外國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學習(xi) 成績較差。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年齡較大、學習(xi) 不穩定的學生比例過高。
參加流動計劃的學生在攻讀學士學位時表現最好,其次是法國學生,再次是外國居民。
流動學生的 L2 轉學率最高,攻讀學士學位的成功率也最高。例如,48%的流動計劃學生在 3 或 4 年內(nei) 獲得學士學位,而法國學生為(wei) 45%,外國居民僅(jin) 為(wei) 34%。
報告指出,學生的入學年齡越高,獲得學位的成功率就越低。不過,無論是學士還是碩士,外國學生的中位年齡都高於(yu) 法國學生。
無論學生是法國人還是外國人,獲得助學金似乎是成功的另一個(ge) 重要決(jue) 定因素。與(yu) 法國學生和攻讀流動學位課程的學生相比,外國居民學生的處境更為(wei) 不利。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與(yu) 人文學科相比,外國留學生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理科。事實上,31%的外國留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xi) 理科,而法國學生僅(jin) 為(wei) 19%。
在碩士階段,情況也是如此,36% 的外國學生學習(xi) 理科,而法國學生僅(jin) 為(wei) 17%。相反,外國居民更喜歡在本科階段學習(xi) 文學。
法國學生在碩士階段表現更佳
在碩士階段,法國學生的成功率高於(yu) 參加學位流動計劃的學生和外國居民學生。每 10 名法國學生中就有 8 人在一年或兩(liang) 年內(nei) 獲得 M2 學位,而參加流動計劃的學生中這一比例為(wei) 76%,外國居民學生中這一比例為(wei) 74%。
每四名法國學生中就有三名在兩(liang) 年或三年內(nei) 獲得學位,相比之下,隻有 67% 的外國居民學生和 68% 的參加流動計劃的學生獲得學位。
法國學生與(yu) 外國學生在成功率上的差距主要是由於(yu) 年齡和社會(hui) 背景的差異造成的。
半數法國學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時的年齡在 21 歲或以下,而外國學生的中位年齡為(wei) 23 歲,攻讀流動學位課程的學生的中位年齡為(wei) 24 歲。與(yu) 學士學位一樣,年輕學生的成績往往更好。
社會(hui) 背景的差異也可以解釋這種差距。與(yu) 攻讀學士學位的情況相同,攻讀碩士學位的外國居民學生比法國學生處於(yu) 更不利的地位。由於(yu) 社會(hui) 背景越機構,成功的幾率就越大,這種結構性效應對外國留學生造成了不利影響。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