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SDLC獲獎學生專訪:成長是擁抱一個你接受不了的失敗 |

2年摘得8冠3亞(ya) ,魏小可:成長是擁抱一個(ge) 你接受不了的失敗 | 學生專(zhuan) 訪

2年摘得8冠3亞(ya) ,魏小可:成長是擁抱一個(ge) 你接受不了的失敗 | 學生專(zhuan) 訪2年摘得8冠3亞(ya) ,魏小可:成長是擁抱一個(ge) 你接受不了的失敗 | 學生專(zhuan) 訪

魏小可( Anneke)可能是天生的演講選手。這種感覺從(cong) Jenkins老師(青島啟慧演講辯論社創辦者&指導老師)在朋友圈看到她和朋友的一段英語對話視頻就很明顯——從(cong) 在青島啟慧創辦演講辯論社團那一刻開始,甚至更早開始,他就不知不覺間主動在學生中間找“苗子”——Anneke看上去非常有潛力:她口音流暢自然,更重要的是,她自帶親(qin) 和力,像鄰家少女一般的形象讓人覺得親(qin) 切。Jenkins老師非常清楚,這種“親(qin) 切的鄰家少女”其實非常少有。

Anneke的表現很快證實他的判斷:她好像完全沒有新手期,第一場比賽就拿到了冠軍(jun) 。在台上,她真誠的演說一次次打動著觀眾(zhong) ,不止一次,有家長表示雖然不能完全聽明白她表達的內(nei) 容,卻會(hui) 被她的情緒和真誠觸動。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為(wei) 了第一場比賽的出色表現,她付出了多少。

那時候她剛剛加入演講辯論社團,除了小學時一些零零星星的經驗,從(cong) 未正式登台。“我小時候其實特別討厭舞台,因為(wei)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ge) i人,不喜歡在外人麵前去非常誇張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我覺得自己在舞台上很渺小,撐不起來。”

想要站上舞台,首先是要有好的稿子。而好的選題則決(jue) 定了一切。一開始她想講關(guan) 於(yu)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話題:“因為(wei) 身邊有實實在在的例子,轉學前的同班同學有抑鬱症,還有周圍的人對於(yu) 抑鬱也有很對誤會(hui) 。而且這兩(liang) 年也是一個(ge) 熱點話題。”

Jenkins老師卻建議她先把這個(ge) 選題放一放:首先,這是一個(ge) 較為(wei) 複雜的話題,從(cong) 理論、事例到數據,不僅(jin) 需要優(you) 秀的語言組織能力,也需要充分的時間和強大的控場能力。“考慮到我第一次比賽演講時間其實不是很長的,要駕馭這麽(me) 複雜的話題可能比較困難,就放棄了。”

最終,他們(men) 選定了關(guan) 於(yu) 性別刻板印象的話題。這個(ge) 話題不是最熱門,卻算得上是近來大熱的性別話題中的重要議題,更重要的是,關(guan) 於(yu) 這個(ge) 話題,她確實有一些獨特的觀察和想法:“我弟弟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很喜歡粉色的東(dong) 西,我呢就是特別喜歡穿褲子,因為(wei) 我覺得褲子方便。就因為(wei) 這兩(liang) 點,我們(men) 在家裏經常被爸爸媽媽說。我舉(ju) 得我們(men) 家教其實是挺開明寬鬆的了,但是父母還是會(hui) 有意無意地‘糾正’我們(men) ,那麽(me) 在那些更加嚴(yan) 格的家庭會(hui) 怎麽(me) 樣?”她把自己的觀察和看法全都寫(xie) 到稿子裏。

沒想到,這個(ge) 成稿的過程卻異常艱難。“一開始Jenkins老師給我看了很多範例,但是我寫(xie) 起來的時候才知道這個(ge) 不上手你真的不知道它難在哪裏。”她笑著,坦言自己一開始寫(xie) 的稿子根本沒法看:“可能寫(xie) 了一大段就一兩(liang) 句才能用的。”就這樣一稿一稿地寫(xie) ,一稿一稿地改,將近一個(ge) 月的時間,改了6、7次,稿子終於(yu) 成形了。

如果說成稿不易,接下來的演說訓練更是精雕細琢,下足了功夫。整整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Anneke都在反複練習(xi) 一篇稿子:“其實背下來不困難,更重要是通過反複練習(xi) 形成一種肌肉記憶:不用有意識地去‘背’,也能夠自然地表達出來。這時候你給觀眾(zhong) 的感覺就不是在機械地‘背稿’,而是在說,在溝通,這個(ge) 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到了這個(ge) 地步,冠軍(jun) 對她來說早已形同探囊取物。

第一次登台就殺到決(jue) 賽輪的感覺是什麽(me) 樣?

她笑了笑:“我知道我可以進決(jue) 賽呀。”

初次登台奪得冠軍(jun) 之後,她就成了決(jue) 賽輪的常客。僅(jin) 僅(jin) 兩(liang) 年,她就在各大比賽中獲得了8個(ge) 冠軍(jun) ,其中包括一個(ge) 國賽冠軍(jun) 。

決(jue) 賽很好,她喜歡。

參賽兩(liang) 年來,魏小可共獲得8冠3亞(ya)

但她也有煩惱:備賽拖延症,好幾次差點讓她在場上闖下大禍。

最嚴(yan) 重的一次無疑是斯坦福邀請賽。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海外賽,本來就沒什麽(me) 經驗,還要在春節期間熬夜參與(yu) ,更是挑戰重重。恰逢春節,家中小輩聚在一起,花樣也多,Anneke成天和大家鬧作一團。回過神來把稿子寫(xie) 好時,離比賽隻有幾天了,到了正式比賽下午,她才堪堪把整個(ge) 內(nei) 容順下來而已。

熬夜比賽本就讓人不堪重負,再加上稿子不熟、麵對陌生比賽的生疏,導致在比賽中她發揮失常,漏掉了一大段內(nei) 容。雖然最後也順利完賽,但是演講時長和最後的成績都談不上理想。

雖然不滿意結果,Anneke也覺得無話可說:“就是自己沒有準備好,雖然遺憾也沒有辦法了。”

然而該來的總會(hui) 來。不久之後的夏日,又到了國賽的季節。彼時Anneke正在美國參加夏令營,一邊要應付夏校的課業(ye) ,一邊又要抽時間寫(xie) 稿、備賽。她感覺自己的拖延症似乎又在發作,Jenkins老師也一直在提醒她,老師催著她就努力一下,私下裏又忍不住開始拖延。就在這樣“仰臥起坐”般地狀態中,迎來了國賽的挑戰。

國賽本就高手林立,Anneke由於(yu) 準備周期不足,狀態也不是最好,最終隻得止步1/4決(jue) 賽。連決(jue) 賽都沒有進,Anneke感情上一時間接受不了:“我當時感覺真的非常難受,就不想去拿1/4決(jue) 賽入圍的那個(ge) 獎。”

拿了就要麵對自己努力了卻沒有進決(jue) 賽的事實。這是一個(ge) 她不想接受的事實。

“那麽(me) 你就應該去拿這個(ge) 獎。”Jenkins老師這樣說。他知道這次的1/4決(jue) 賽,其實比冠軍(jun) 要珍貴的多。

4年來看過太多學生,Jenkins老師知道成長很多時候就發生在一瞬間。

對於(yu) 很多人來說,那個(ge) 瞬間就是當你不得不去擁抱一個(ge) 自己接受不了的失敗的時候。

如果沒有這樣的失敗,一個(ge) 選手可能永遠都意識不到自己的主觀努力對於(yu) 成敗到底有多少影響。他會(hui) 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天份太高/太低,才會(hui) 導致這樣的結果。

如果沒有主動擁抱的動作,一個(ge) 選手可能永遠都不會(hui) 產(chan) 生那種巨大的“不甘”。正是這樣的不甘,足以撈起一具沉湎在自卑或自戀中的靈魂,那樣的疼痛令靈魂灼痛,卻也足以讓人拋開雜念,變得專(zhuan) 注。

正是那一次失敗之後,Anneke的備賽周期逐漸穩定在一個(ge) 半月左右,她會(hui) 用大約兩(liang) 周時間準備好稿子,然後再花一個(ge) 月的時間去練習(xi) 、熟悉,直到能夠把稿子熟練的說出來。

她也逐漸學著和自己的拖延相處:“我自己本身很喜歡心理學,所以我知道拖延是有原因的,沒有必要因為(wei) 拖延就責怪自己,而是應該學著去和拖延相處。有些時候人就是控製不了自己,這其實是正常的。我很喜歡心理學裏麵的一個(ge) 比喻: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是‘騎象人’,情緒就是一頭大象,想要駕馭大象不是容易的事情,你要熟悉大象的脾氣,要好好照顧它,還要有辦法規律地訓練它,這樣它才會(hui) 乖乖地聽你的話,這些都需要時間。”

“我覺得我有時候拖延可能是因為(wei) 目標不清晰,但是當年你失敗的又不得不去接受的時候,忽然就特別清楚自己想要什麽(me) 了,這時候就感覺我的‘大象’變得特別有勁兒(er) ,特別聽話。努力起來一點也不費勁了。”

而去尋找那個(ge) 對自己有意義(yi) 的“失敗”,對於(yu) 成長而言,有何嚐不是一種寶貴的收獲呢?

由於(yu) 在比賽中的出色表現,Anneke順理成章地成為(wei) 了演講辯論社團的社長,負責帶領同學們(men) 學習(xi) 演講方向的內(nei) 容。這對她來說是一個(ge) 肯定,也是全然新鮮的體(ti) 驗。

有時候她甚至覺得,教別人比自己參賽還要有意思。在社團中,她常常把自己教學的優(you) 先級放得自己備賽還要高:“我覺得真的超級有成就感!尤其是你發現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可以幫助到別人的時候,看到他們(men) 真的取得了成績,一點點變得更好的時候。”

這種感受在NHSDLC青島線下賽的時候達到了一個(ge) 小高峰。陶昱彤是演講辯論社社員之一,按照一般的眼光,他並不是那種很有天份的選手,甚至可能不是一個(ge) 適合演講的選手,但Anneke就是莫名對他很有信心。

“我總覺得他身上有股勁兒(er) ,他有故事,也有分享的願望,我覺得他的東(dong) 西很打動人。”

然而陶同學作為(wei) 新人,也會(hui) 有開小差、不認真的時候,很多時候他也沒想過自己能怎樣,於(yu) 是也不會(hui) 特別去努力。

青島賽即將開始,陶同學的稿子遲遲沒有寫(xie) 好,好不容易在賽前一周終於(yu) 準備好了,他卻怎麽(me) 也背不下來。

這可急壞了Anneke。終於(yu) ,在社團的賽前集訓上,她盯著陶同學:“今天一定要背下來,一句一句地背,哪個(ge) 詞不會(hui) 我教你。”一遍背,她還一邊提醒他應該怎麽(me) 表達,要注意哪些地方。那天他們(men) 離開時,天早已黑透了。

那次青島賽上,這個(ge) 之前不被看好的孩子拿到冠軍(jun) 的一刻,她覺得比自己得獎還要開心。

Jenkins老師同樣感到無比欣慰:一開始,是他發掘了她,而如今,她也學會(hui) 了帶著這樣發現才能的眼睛,去點亮其他的人。

這或許就是傳(chuan) 承的意義(yi) 。

回顧一路走來的過程Anneke同樣非常感慨,她在坦言自己小時候其實並不喜歡登台,不喜歡太外露自己的情感,麵對人群會(hui) 緊張,到現在也是。“如果不是Jenkins老師,我不會(hui) 發現演講的樂(le) 趣,也不會(hui) 像現在這樣享受舞台。”在她看來,有一個(ge) 好的老師和高質量的社群,無疑是最為(wei) 關(guan) 鍵的,“社群是有凝聚力的,無論是我一開始作為(wei) 新人,還是後來慢慢的成為(wei) 前輩,當你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會(hui) 更有動力朝一個(ge) 目標去努力。還有就是Jenkins老師一直會(hui) 為(wei) 我指明方向,在我們(men) 拖延的時候、或者是動力不足的時候提醒我們(men) 目標在哪裏,但是他又像朋友一樣陪伴和指導我們(men) ,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

在演講方麵她也有不少心得。總的來說,她的心得可以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選題、撰寫(xie) 、傳(chuan) 達。

1、一定要選你想要改變、能夠改變的事情。“演講的本質是一次行動,行動就是為(wei) 了改變。”正是由於(yu) 對演講的深刻理解,才讓她屢次在演講比賽上斬獲佳績。“隻有真的東(dong) 西才是打動人的,而沒有什麽(me) 是比行動更真的東(dong) 西,所以你的演講如果可以號召大家去實踐,去行動,去改變,那麽(me) 它就是有力量的。”所以不要講那些你改變不了的事情,那離你太遠;也不要說那些雖然正確,但你並不想改變的事情,那並沒有感染力;從(cong) 自己的心靈深處去尋找,找找那些你真心想要改變的、能改變的事情。把你的演講,當錯一次改變的機遇。

2、演講稿的撰寫(xie) 要在故事、數據和觀點中找到平衡。新手寫(xie) 稿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不平衡:要麽(me) 就是花很多篇幅講故事,要麽(me) 就是通篇都是數據理論,非常幹巴。好的演講稿應該是在二者之間有一個(ge) 平衡,既有具體(ti) 的故事打動人心,又有好的數據去支撐你的觀點。這可能需要把稿子多修改幾次,但隻要有耐心,總可以做到。

3、傳(chuan) 達的要點在於(yu) “帶著想要改變的心”去溝通。演講並不是深情並茂的“背誦”,更不是用播音腔“朗誦”,而是一個(ge) 你與(yu) 聽眾(zhong) 之間互相溝通的過程。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說服對方,觸動對方的過程。表達的時候一定要有具體(ti) 的對象,關(guan) 心對方的反應,是把你的想法告訴對方,而不是背稿子。所以千萬(wan) 不要被自己的演講稿束縛住,而要把關(guan) 注點放在你想要改變什麽(me) 這個(ge) 問題上。

當Anneke帶著社員陶昱彤一起站上青島賽區的冠軍(jun) 領獎台時,Jenkins老師忽然意識到:真正的教育像一場接力賽,火炬傳(chuan) 遞的從(cong) 來不是獎杯的重量,而是直麵失敗的勇氣。那些曾被Anneke揉碎又鋪展的深夜——斯坦福的失誤、國賽的潰敗、與(yu) 拖延症反複拉扯的困局——最終都沉澱為(wei) 她教給後輩的秘笈:一篇演講稿的誕生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打磨,而一個(ge) 人的蛻變往往始於(yu) 咽下最不甘的敗績。或許正如她鍾愛的“騎象人”理論所啟示的:成長不是不隻是馴服心中的大象,更是學會(hui) 聽懂它的呼吸節奏;不是規避陰影,而是帶著自己與(yu) 更多人的影子繼續前行。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從0到1如何通過PTA項目斬獲IDA銀獎

下一篇

適合初高中生參加的物理學科研課題方向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