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上海新版英語教材的落地掀起軒然大波。家長群、社交媒體(ti) 上哀嚎一片:“三年級課本堪比初中難度”“沒有漢字,全英文對話!”。
有人覺得教材太難,家長、老師、學生叫苦連天;也有人覺得教材非常先進,更接近原版教材。
圖源網絡 侵刪
這場教改不僅(jin) 讓傳(chuan) 統“語法刷題”模式失效,更將英語學習(xi) 的競爭(zheng) 推向了新高度。
英語教材改革最明顯的一個(ge) 趨勢是,新的英語教材會(hui) 向原版教材看齊,新的英語考題也會(hui) 偏向通篇原版文章,向KPF(劍橋通用五級的KET、PET、FCE)、小托福等國際英語標化考試看齊。
01、教材難度全麵升級
想要去了解新教材和老教材的難度差別,我們(men) 首先得有一把尺,來準確測量兩(liang) 本教材從(cong) 各個(ge) 方麵以及綜合維度上的難度水平。而歐標(CEFR)作為(wei) 最被國際所認可的描述語言能力和水平的標準,無疑是最合適的。
歐標將英語水平分為(wei) 6個(ge) 級別,從(cong) A1到C2。A1為(wei) 最初級,相當於(yu) 零基礎的初學者的水平,C2為(wei) 最高級,相當於(yu) 接近母語水平的水平。
如果用大家更熟悉的考試做對標,KET相當於(yu) A2水平,PET相當於(yu) B1水平。
圖源網絡 侵刪
從(cong) 雅思分數對標上,可以看出新教材和舊教材之間,確實在難度上是有明顯的區別的。以六年級為(wei) 例,新教材和舊教材的歐標從(cong) A2變成了B1,提升了一個(ge) 級別,雅思分數對標更直觀,相當於(yu) 從(cong) 2分變成了4分。
對於(yu) 小學沒有使用新教材的學生,這個(ge) 難度的提升是一個(ge) 不小的跨度。
從(cong) 更為(wei) 細致的維度來看,新教材的詞匯、句子難度都比舊教材有非常明顯的提升。
其中六年級舊教材和新教材的詞匯和句子難度基本上都提升了一個(ge) 等級,七年級的舊教材和新教材在詞匯、句子難度上的提升更大,句子難度提升了接近2個(ge) 等級。
圖源網絡 侵刪
這樣的難度跨度對於(yu) 小升初和六升七的學生來說,都有著不小的挑戰。
總結下來為(wei) 聽說讀寫(xie) 要求“四重暴擊”
✅詞匯量與(yu) 閱讀量“翻倍式”增長
新版教材詞匯量要求大幅提升:小學六年級需掌握800詞,初中畢業(ye) 則達到1600-1900詞,且需在語境中靈活運用。閱讀量更是驚人——初中課外閱讀要求15萬(wan) 詞,對標國際考試標準(如KET/PET)。
對比之下,雅思考試雖詞匯量要求更高(約8000詞),但其分階段積累的特點和學術化語境,反而為(wei) 長期規劃提供了空間。
圖源網絡 侵刪
✅從(cong) “學語法”到“用語言”:能力導向成核心
新教材強調“四重一輕”:重閱讀、原版、應用、寫(xie) 作,輕語法。例如,課文直接引入海外期刊原版文章,要求學生分析邏輯、批判性思考,甚至質疑語篇觀點。
這與(yu) 雅思寫(xie) 作和口語的“觀點表達”要求不謀而合,傳(chuan) 統死記硬背模式徹底失效。
✅考試難度“天花板級”
上海中考英語命題已接近高考思維,閱讀和寫(xie) 作成為(wei) 拉分關(guan) 鍵。例如,閱讀理解需推斷隱含邏輯關(guan) 係,寫(xie) 作要求批判性表達。
而上海春考英語難度早已對標大學六級,文章直接選自《經濟學人》等外刊——這與(yu) 雅思學術閱讀的選材邏輯高度相似。
圖源網絡 侵刪
02、為(wei) 何雅思成為(wei) 家長新焦點?
上海新版英語教材的國際化導向與(yu) 國內(nei) 教育資源的矛盾日益凸顯。一方麵,教材內(nei) 容全麵原版化,語篇選材涵蓋科普短文、戲劇、海外期刊文章,甚至直接引入《經濟學人》等外刊素材,對標國際考試標準;
另一方麵,普通家庭難以負擔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年均20-30萬(wan) 元),而公立教育體(ti) 係內(nei) 課時縮減(部分學校每周僅(jin) 1節英語課),進一步加劇了資源分配的不均衡。
相比之下,雅思作為(wei) 全球認可的英語能力測試,不僅(jin) 成本更低(考試費約2000元),其分階段備考的特點更符合長期規劃需求。
例如,雅思詞匯量要求雖高達8000詞,但可通過分級閱讀和學術語境逐步積累,而新教材的初中閱讀量要求(15萬(wan) 詞)已接近雅思基礎階段的訓練強度。
此外,雅思成績被國內(nei) 外高校廣泛認可,為(wei) 未來升學或留學提供“雙保險”,成為(wei) 家長規避教育內(nei) 卷的理性選擇。
新教材強調“用英語思考”,弱化語法死記硬背,轉而要求學生在真實語境中分析邏輯、表達觀點。
例如,課文設計包含批判性思考題目,如“質疑語篇中的觀點”,這與(yu) 雅思寫(xie) 作和口語的評分標準(邏輯連貫、觀點清晰)高度契合。
同時,上海中高考改革進一步強化實用導向:中考英語閱讀需推斷隱含邏輯,寫(xie) 作要求批判性表達;高考聽說測試分值增至35分,題型涵蓋複述與(yu) 即興(xing) 表達,直接對標雅思口語的“個(ge) 人陳述”和“討論社會(hui) 議題”環節。
這種能力導向的轉型,使得傳(chuan) 統應試技巧失效,而雅思的係統化訓練(如聽力速記、學術寫(xie) 作框架)恰好填補了新教材的能力缺口。
麵對教材難度飆升與(yu) 課時不足的雙重壓力,家長不得不尋求“彎道超車”方案。
新版教材要求小學六年級掌握800詞,初中畢業(ye) 達1900詞,而雅思核心詞匯庫(約3000詞)可覆蓋這一範圍,並為(wei) 高階學習(xi) 預留空間。
更重要的是,雅思備考能同步提升學術英語能力。例如,其閱讀題型(判斷正誤、匹配標題)訓練學生快速定位信息和分析長難句,與(yu) 新教材中“跨學科主題閱讀”的要求不謀而合。
此外,雅思機考模式與(yu) 上海高考聽說測試的機考形式相似,提前適應可減少應試陌生感,提升考場穩定性。
03、聰明家長的應對策略
✅基礎強化:詞匯與(yu) 閱讀“雙軌並行”
詞匯分級突破:結合新教材的語境化詞匯要求(如“在句子中分析詞義(yi) ”),采用分級工具(如《劍橋雅思核心詞匯精講》)分階段積累,同步覆蓋教材高頻詞與(yu) 雅思學術詞庫。
例如,小學階段側(ce) 重生活場景詞匯,初中轉向科技、環境等學術主題。
閱讀量質並重:從(cong) 教材的科普短文、戲劇拓展至《國家地理》《新科學家》等雅思常見素材,利用“精讀+泛讀”結合模式。
精讀時分析長難句結構,泛讀則注重速度與(yu) 主旨把握,每日保證30分鍾輸入量。
✅能力遷移:從(cong) “應試技巧”到“真實表達”
口語與(yu) 寫(xie) 作:將教材中的“角色扮演”“小組討論”轉化為(wei) 雅思話題訓練。
例如,用“環保措施”主題模擬雅思口語Part 3,引導孩子從(cong) 個(ge) 人經曆延伸至社會(hui) 現象分析;寫(xie) 作則借鑒雅思Task 2的議論文結構,練習(xi) “觀點-論據-結論”框架。
聽力與(yu) 思維:結合新教材的“聽唱兒(er) 歌”“項目化學習(xi) ”,過渡到雅思聽力真題(如講座、學術討論),訓練速記關(guan) 鍵詞與(yu) 邏輯梳理。
同時,通過TED演講訓練批判性思維,匹配教材中“質疑語篇觀點”的要求。
教材改革的陣痛,終將催生更適應未來的英語學習(xi) 者。與(yu) 其在“更難更卷”的賽道上焦慮,不如借勢雅思,將挑戰轉化為(wei) 全球化競爭(zheng) 的跳板。
畢竟,真正的教育目標從(cong) 來不是分數,而是讓孩子在任何語境下,都能自信地說出:“Let me explain my perspective.”
後續,Vicky還會(hui) 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學習(xi) 幹貨,為(wei) 家長們(men) 解讀如何更科學地提升閱讀能力、提高詞匯量以及提通過教材的解讀,幫大家更高效地學習(xi) 聽說讀寫(xie) 的能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