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申港三新二,拿G3保底?
在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英國的留學申請中,各地區的頭部院校憑借其卓越的學術聲譽和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吸引了眾(zhong) 多硬件和軟件條件俱佳的申請人。
“港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二”(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以及“G3”(帝國理工學院、倫(lun) 敦大學學院、倫(lun) 敦政治經濟學院)也成為(wei) 了眾(zhong) 多同學聯申的熱門選擇。
那究竟哪類學校的申請難度更高,又更適合具備哪類背景特質的同學呢?下麵就通過指南者留學25 Fall截至3月5日的申錄數據來進行分析。
1、六成學生紮堆港三
25fall申請季(截至2025年3月5日),指南者向“港三”、“新二”、“G3”這三類院校共遞交申請近萬(wan) ,其中“港三”是大頭,占比達到了58.6%。
這一方麵與(yu) 我們(men) 客戶結構有直接關(guan) 係,另一方麵也說明當前中國香港留學的熱度非常之高。不管從(cong) 安全性、性價(jia) 比,還是實習(xi) /就業(ye) 的便利性上來看,“港三”都有相當的優(you) 勢。
但也正因為(wei) 遞交數量多,裏麵包括了大量定位於(yu) “衝(chong) 刺”的申請,使得我們(men) “港三”的申請成功率並不占優(you) 勢,反而是“G3”與(yu) “新二”的成功率略占上風。截至3月5日,我們(men) 申請“港三”的成功率為(wei) 22.3%,“新二”為(wei) 25.0%,而“G3”達到26.6%。
由於(yu) 申請季尚未結束,各校審理和錄取發放仍在持續進行中,尤其“新二”還有部分專(zhuan) 業(ye) 尚未發出offer,故而後續數據仍會(hui) 有所變動。
2、港新“名校控”實錘
01、本科院校
我們(men) 將收獲“港三”、“新二”、“G3”錄取同學的本科院校分為(wei) 985院校、211院校、普通本科,以及合辦/海本,分別統計其占比,匯總如下:
可以看出:
“港三”與(yu) “新二”在本科院校門檻上較為(wei) 一致,錄取群體(ti) 中近一半都來自985院校,另有約35%為(wei) 211同學;雙非同學機會(hui) 相對少,占比在10%以下。
拿到“G3”錄取的同學中,來自985院校的占比接近35%,低於(yu) 211院校的42.8%。此外,在指南者申請群體(ti) 中,合辦/海本占比並不高,但在“G3”錄取中其占比達到了15%,可見合辦/海本院校同學在“G3”院校申請中占有明顯優(you) 勢。
“港三”與(yu) “新二”錄取的雙非院校同學略有差異:
整體(ti) 看,“港三”錄取的雙非院校分布更廣,但主要集中於(yu) 軟科排名前200的學校,其中比較有優(you) 勢的院校類別包括:
1、廣東(dong) 地區的雙非院校,如深圳大學、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等;
2、在某些領域具有較強專(zhuan) 業(ye) 實力的院校,如上海海事大學、華東(dong) 政法大學、東(dong) 北財經大學等;
3、科研實力強勁的院校,如南方科技大學等。
“新二”錄取的雙非院校主要集中於(yu) 上述三類中的後兩(liang) 者,尤其是較為(wei) 熱門的專(zhuan) 業(ye) 方向,錄取尤其集中在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大學這類專(zhuan) 業(ye) 實力強勁的院校。
02、GPA
由於(yu) 合辦/海本同學的績點分製多樣,換算百分製成績難度較大,如下我們(men) 僅(jin) 統計陸本錄取同學的成績分布。
三類學校對高GPA的偏好有所不同,整體(ti) 來說為(wei) G3>港三>新二:
1、“G3”錄取中,高GPA至關(guan) 重要。即使本科院校競爭(zheng) 力稍弱,但若擁有亮眼的成績,依然很有機會(hui) 拿到“G3”院校的錄取。
在我們(men) 的錄取案例中,“G3”錄取均分低於(yu) 85分的比例不足9%,高於(yu) 90分的占比超兩(liang) 成,可見其對高分申請者的偏好。
2、“港三”與(yu) “新二”錄取同學的GPA分布較為(wei) 類似,成績在85分以上的占比達到五到六成,低於(yu) 80分的錄取很少,在“新二”錄取中占6.5%,“港三”錄取中僅(jin) 占3.1%。
由於(yu) 理工科、商科、文社科錄取對均分要求有所不同,故而我們(men) 分別統計不同院校類別錄取的平均成績以供參考。
將本科院校層級與(yu) GPA結合起來參考:
理工科項目
如果本科院校背景強(如985院校)但GPA相對較弱,錄取“新二”的機會(hui) 相對高。在我們(men) 25fall截至3月5日的錄取中,“新二”理工科低於(yu) 83分的錄取比例是最高的,接近三成。
如果本科院校競爭(zheng) 力一般但GPA高(如在88以上),申“G3”可能更有優(you) 勢。
商科項目
整體(ti) 看,商科屬於(yu) 既卷院校背景,又卷GPA的領域。若是均分低於(yu) 83分,申“港三”、“新二”、“G3”的難度都較大,其中“G3”基本零機會(hui) ,“港三”和“新二”則可以重點選擇一些非熱門專(zhuan) 業(ye) 申請,比如“新二”可選擇創新創業(ye) 類項目,“港三”可考慮一些管理類項目。
文社科項目
本科院校背景在錄取中所占權重相對會(hui) 小一些,以“新二”和“港三”錄取為(wei) 例,211院校的錄取完全不輸985院校,幾乎可以打平,雙非同學亦有機會(hui) 。
所以文社科的申請,卷高GPA對申請幫助非常大。
03、其他加成
從(cong) 實際申請來看,語言成績已經較難成為(wei) 加分項,大部分申請者都均有較高的語言成績。
其中,理工科錄取者以6.5-7.0成績為(wei) 主,商科錄取者以7.0成績居多,文社科則是有較大比例錄取同學都拿到了7.0-7.5的分數。可以說,一個(ge) 達到平均水平的語言成績,已經是頭部院校錄取的標配。
此外,頭部院校的申請,尤其是熱門專(zhuan) 業(ye) 方向,除了硬件條件達到錄取門檻,軟件經曆和筆麵試(如有)表現也對申請結果直觀重要。
此前我們(men) 曾經統計過錄取同學具備的相關(guan) 經曆數(包含競賽、科研、實習(xi) 等),基本都在五段經曆以上。因此,以這類院校為(wei) 主要目標的同學,建議盡早積累相關(guan) 經曆,增加與(yu) 目標專(zhuan) 業(ye) 的匹配度,也同時提升綜合競爭(zheng) 力。
綜上來看,雖然申請的成功率最高,但G3的總體(ti) 要求是要比港三、新二高一些的,特別是對申請者背景的偏好以及GPA 方麵。
但麵對略顯褪色的英國留學,未來這三所院校申請門檻是否會(hui) 有所下降呢?不過能夠預測的是,同學對於(yu) 留學規劃考慮得越來越務實,費用和就業(ye) 前景成為(wei) 了影響決(jue) 策的重要因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