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賽是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近日家長們(men) 翹首以盼的2025年John Locke論文寫(xie) 作競賽終於(yu) 放題。

John Locke論文寫(xie) 作競賽作為(wei)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中學生人文社科類學術寫(xie) 作賽事之一,近年來熱度持續攀升。

很難想象,這個(ge) 熱門競賽在5年前隻不過是一個(ge) 兩(liang) 千多人參加的小眾(zhong) 競賽。

隨著美本、英本申請競爭(zheng) 變得激烈,申請人的活動也越卷越誇張,就連一些小眾(zhong) 競賽都被卷成熱門賽事。

4年間投稿數量激增12倍

先來給大家科普一下,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約翰·洛克論文競賽)是一個(ge) 麵向中學生的人文課題論文競賽,每年舉(ju) 辦一次。

這個(ge) 競賽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官方舉(ju) 辦的初衷是turn good students into good writers(培養(yang) 好學生成為(wei) 好寫(xie) 手)。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坊間很多傳(chuan) 言稱,這個(ge) 活動是由牛津大學舉(ju) 辦的,但實際上John Locke Institute是一個(ge) 獨立的夏校訪學盈利機構,而John Locke論文競賽不排除是為(wei) 了給夏校引流。

近年來,越來越多留學機構給John Locke論文競賽貼上“文科競賽天花板”“爬藤利器”的標簽。

在名校申請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留學家庭急需能夠提供“可量化競爭(zheng) 力”的競賽,而John Locke的高知名度、零參賽費用、不限國籍及學校背景,因此成為(wei) 了無數準留學生眼中的“必備競賽”。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從(cong) 數據來看,John Locke論文競賽的投稿數量在近幾年迅速飆升。‌

2020年,John Locke還隻是一個(ge) 不知名的小眾(zhong) 競賽,全球投稿數量隻有2,740。

第二年投稿量增長46%,到2022年漲幅超過7成。2023年報名數首次突破1萬(wan) ,並直衝(chong) 2萬(wan) 大關(guan) ,年度增長率高達180%。

2024年投稿數量激增至34,823篇,相較2020年增長了近12倍,甚至一度導致報名係統崩潰。

去年提交論文的最後一刻,提交係統不堪重負,網頁一直處於(yu) pending狀態,社交平台上擠滿了焦慮的學生,據說甚至有ip在英國的學生直接跑到John Locke的線下辦公室。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參賽人數激增的同時,入圍率也在逐年下降。

John Locke官方郵件披露,2024年入圍率僅(jin) 為(wei) 16.9%,相比2020-2022年平均23%的入圍率下降了6.1%。以此推算,2024年該競賽的獲獎率僅(jin) 為(wei) 0.07%-0.1%。

雖然獲獎難度大幅提升,關(guan) 於(yu) 競賽“含金量”的質疑聲音卻越來越大。

這幾年獲獎的華人學生比例明顯上升,一些科目,比如像神學這樣的冷門學科獎項都直接被中國學生包攬了。

爬藤神器還是韭菜收割機

雖然現在John Locke已經成為(wei) 留學申請活動中的大熱門,但是參賽獲獎者是不是真的靠它成功進入名校值得我們(men) 討論。

任何一個(ge) 競賽的爆紅,背後往往都有一隻推波助瀾的手。

我們(men) 可以大膽推測,這一競賽走紅,可能是因為(wei) 某一屆申請季中一名學生被藤校錄取,而他剛好又在John Locke論文競賽中獲獎。

於(yu) 是一傳(chuan) 十,十傳(chuan) 百,到了今天的版本就變成了參加這個(ge) 競賽可以被藤校錄取。

實際上這些被藤校錄取的學生,本身就具備極其出色的學術能力,他們(men) 的成功是綜合實力的體(ti) 現,而不是僅(jin) 僅(jin) 因為(wei) 在John Locke競賽中獲獎。

簡單來說,John Locke獲獎隻是錦上添花,並不是雪中送炭。即使沒有這場寫(xie) 作競賽,他們(men) 依然有很大概率進入頂尖名校。

John Locke論文競賽熱的另一大推手,是留學機構、背景提升機構的營銷運作。

相較於(yu) 理工科競賽,如AMC、USACO、ISEF等,人文學科競賽相對稀缺,John Locke競賽的出現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這些機構自然不會(hui) 放過這一商機。

各類競賽輔導課程層出不窮,甚至出現了違規代寫(xie) 的現象,讓原本具有學術價(jia) 值的競賽變得功利化。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雖然市麵上各類機構魚龍混雜,各種營銷話術令人眼花繚亂(luan) 。但John Locke論文競賽本身並非沒有價(jia) 值。

它確實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和學術寫(xie) 作能力,尤其適合對哲學、政治、經濟等人文學科感興(xing) 趣的學生。

學生出於(yu) 真正的學術興(xing) 趣參賽,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研究,並通過競賽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那麽(me) John Locke是一個(ge) 有價(jia) 值的挑戰。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但是如果隻是為(wei) 了“鍍金”或者抱著“競賽即藤校門票”而參賽,盲目迷信競賽的作用,可能會(hui) 讓家長和學生陷入因果倒置的誤區。

最後可能隻是為(wei) 留學機構、背景提升機構貢獻了一筆昂貴的“智商稅”。

除了John Locke論文競賽爆紅,近年來,越來越多競賽或活動也被“卷”成了爆款。

從(cong) STEM領域的AMC、AIME,到商科競賽DECA、人文社科領域的John Locke,每個(ge) 熱門競賽的背後,都少不了機構營銷和家長的焦慮。

注水活動逼瘋招生官

美本申請中,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申請人需要再Common APP上填寫(xie) 10項活動,這些活動到底應該填什麽(me) 、怎麽(me) 填,一直是困擾留學家庭的大難題。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家長和學生們(men) 不再滿足於(yu) 簡單的社團、誌願者活動,而是不斷試圖用更華麗(li) 、更“高大上”的活動經曆堆砌出一份耀眼的簡曆。

於(yu) 是,各種注水活動應運而生。

短期科研項目,其實是幾周時間“速成”一篇論文,投稿到非主流學術期刊,甚至花錢買(mai) 版麵發表。

所謂的公益創業(ye) ,注冊(ce) 一個(ge) 空殼公司,或組織一個(ge) “公益活動”,但實際影響微乎其微,甚至隻是為(wei) 了申請而臨(lin) 時拚湊。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圖源:馬丁錄得進

一擲千金參加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研學活動,但並未真正收獲有價(jia) 值的知識和體(ti) 驗,隻是換個(ge) 地方旅遊打卡。

盲目參加各類競賽,即使水平一般也要刷個(ge) 地區獎、入圍獎,哪怕對未來專(zhuan) 業(ye) 完全無關(guan) 。

這些“注水活動”表麵上看起來十分亮眼,但對於(yu) 經驗豐(feng) 富的招生官來說,可能反而成為(wei) 扣分項。

招生官最怕看到的,就是一份活動列表裏全是包裝過度、缺乏真實投入的經曆。

他們(men) 每天要審閱成千上萬(wan) 份申請材料,真正有價(jia) 值的活動和“造出來的經曆”,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活動競賽爆紅背後:爬藤利器還是留學機構的智商稅?

那麽(me) ,招生官到底想在活動列表裏看到什麽(me) ?核心隻有一點:真實且有深度的投入。

他們(men) 關(guan) 注的並不是活動的“高大上”程度,而是學生是否真正投入其中、是否展現出自己的熱情、堅持和成長。

哪怕是看似普通的活動,隻要能夠體(ti) 現學生的長期投入和個(ge) 人影響力,也遠比“包裝精美但缺乏真實性”的活動更具吸引力。

與(yu) 其讓“注水活動”成為(wei) 申請的短板,不如專(zhuan) 注於(yu) 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真正能展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經曆中。

這樣,即便沒有一份“華麗(li) ”的活動列表,依然能夠打動招生官,贏得夢校的青睞。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全獎博士項目招生中!

下一篇

2025全球量化金融碩士排名出爐 薪酬太香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