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內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DSE考試不僅(jin) 限於(yu) 香港本地學生,內(nei) 地學生也可以參加。然而,許多人對其中的區別還不太了解。今天,我們(men) 將先來了解一下港籍生和非港籍生(包括內(nei) 地生)的定義(yi) ,並解答一些熱門問題。

01、港籍生和非港籍生的定義(yi)

港籍生:隻要持有香港身份證(香港居民身份證或香港永居身份證)都被定義(yi) 為(wei) 港籍生,即本地生。這意味著通過辦理香港身份之後,孩子馬上就可以被視作港籍生。

非港籍生:包括持學生簽證、非本地畢業(ye) 生留港、18歲之後才拿到受養(yang) 人簽證的或沒有任何香港身份的學生,即非本地生。

港校連招JUPAS係統對本地生的定義(yi) :

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yu) 內(nei) 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yu) 內(nei) 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根據港校連招JUPAS係統的定義(yi) ,18歲前取得香港身份證就是本地生,臨(lin) 時身份證(即香港居民身份)也是本地生,受養(yang) 人簽證也是本地生,非永居也是本地生。也就是說,DSE沒有戶籍的限製。而對於(yu) 內(nei) 地生而言,沒有在香港讀書(shu) ,到時候是以非港籍生的方式參加考試。

02、港籍與(yu) 非港籍報考DSE的區別

港籍生和非港籍生在DSE的考試安排、考試科目、考試評分上沒有區別,在報考海外高校方麵也沒有區別,因為(wei) 在國外學校看來,有無香港身份均被視為(wei) 國際生。

但是,港籍生在報考DSE時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ou) 勢,這兩(liang) 者在港校錄取名額、學費、報名係統、升學範圍這四方麵有所不同。

1.港校錄取名額:港籍生更容易錄取港校

·港籍生更容易錄取港校。港校錄取分為(wei) 港籍生的15000個(ge) 學額及非港籍生的6000個(ge) 學額(港府宣布2024/25學年起,非本地學生限額提升至40%,從(cong) 3000個(ge) 漲到6000個(ge) ,本地生學額及升學機會(hui) 不受影響)。

在港籍生的15000個(ge) 學額中,80%(大約12000個(ge) 名額)是留給DSE的學生,剩下20%的學額留給內(nei) 地高考、A Level、APIB等國際考試的學生。對於(yu) 非港籍考生而言,和你一起競爭(zheng) 的可能是各地的高考狀元,以及從(cong) 小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

·申請香港高校的本地生人數相對較少,但有較多的名額可供使用。相反,非本地生的申請人數較多,但可用名額卻相對稀缺。

·香港高校對非港籍學生的錄取標準更嚴(yan) 格一些,通常要求比本地生高出10-15%的卷麵分數,相當於(yu) DSE每科高出1-2個(ge) 等級,具體(ti) 取決(jue) 於(yu) 不同專(zhuan) 業(ye) 及當年競爭(zheng) 情況。同時,香港高校還會(hui) 考慮非港籍學生的文書(shu) 、麵試表現等。

港八大2024年度非港籍錄取詳情:

香港大學:本年度的一年級新生中,約30%為(wei) 非本地生,以港大24/25學年本地生學位3060計算,至少有1300非港生入學港大大一。

香港中文大學:本年度錄取約800名非本地本科生,以港中文24/25學年本地生學位3256人計算,一年級新生中,非本地生占比20%。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24/25學年本地生學位2065,今年錄取逾600名非港籍生,達本地生的30%比例。

香港理工大學:本科學位的非港籍生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不過未有透露具體(ti) 數字。

香港城市大學:本年度取錄的非港籍生較去年上升逾兩(liang) 成。

香港浸會(hui) 大學:本科第一年的非港籍生錄取人數比上年度增加接近一倍。

香港教育大學:新學年非港籍生取錄人數較往年增110%,已達到政府訂定的「40%限額」。

香港嶺南大學:2024/25學年已填滿非港籍生限額名額,非本地生的比例按年增加兩(liang) 成。

2.港校本科學費:非港籍生是港籍生的3-4倍

·港籍生在學費方麵享有明顯優(you) 勢,相比之下,非本地生的學費則高出3-4倍。

例如:2024/2025年度 港籍生和港籍生本科學費對比

2024/2025學年

香港八大本地生及非本地生本科學費對比(港幣)

學校 本地生 非本地生 差額
香港大學 42,100 182,000 139,900
香港理工大學 42,100 160,000 117,900
香港中文大學 42,100 145,000 102,900
香港城市大學 42,100 160,000 117,900
香港浸會(hui) 大學 42,100 160,000 117,900
香港科技大學 42,100 170,000 127,900
香港教育大學 42,100 145,000 102,900
嶺南大學 42,100 145,000 102,900

例如:香港大學2025-2026年度,非港籍生的學費是每年198,000港幣,而港籍生的學費是每年44,500港幣。

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yu) 內(nei) 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3.招生報名係統

·港籍生可以通過聯招係統(JUPAS)申請香港各大公立大學。

·非港籍生則要通過非聯招(Non-JUPAS)申請香港高校,每位申請人要單獨向每間學校提交申請,沒有統一的係統。

·他們(men) 的主要區別如下:

1. 申請方式不一樣

聯招申請有統一的係統,學生隻需在係統上填好誌願。

非聯招申請沒有統一的招生係統,每位申請人要單獨向每間學校提交申請。

2、申請材料不一樣

非聯招申請比聯招申請所需的材料更多,當中包括文書(shu) 、推薦信、學校成績單、比賽證書(shu) 等。建議學生需要準備好以上材料才提交申請。學校在審核非聯招的學生資料時,並不單純看學生成績,還有可能看其他材料來決(jue) 定是否錄取。

3、申請時間不一樣

聯招有統一的申請時間;非聯招申請要去各個(ge) 學校官網確認時間,各個(ge) 學校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可能都不一樣。

4、錄取要求不一樣

聯招是按分數排序,分數高者獲offer;非聯招申請,港校會(hui) 更考慮學生的文書(shu) 及麵試表現等,所需要的分數一般會(hui) 比港籍生更高。

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yu) 內(nei) 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3.升學範圍:港籍生的升學範圍更廣

·港籍生(需持有回鄉(xiang) 證)可通過“免試招生計劃”進入145所包括985/211、雙一流內(nei) 地大學,不需要再另外考試。內(nei) 地大學對港籍生的收分也較低。

·內(nei) 地生可以用DSE成績申請香港本地大學、國外高校,但是不能申請內(nei) 地的大學。

03、香港永居VS 非永居

香港永居和香港居民身份在通過DSE報考港校和國外大學方麵沒有區別。港籍生可以憑借DSE成績申請香港所有大學以及超過300所海外高校。

DSE考場上的 “雙城記”:港籍生與(yu) 內(nei) 地生升學路徑大揭秘

港校錄取名額的關(guan) 鍵標準在於(yu) 是否持有香港身份證。隻要在18歲前取得香港身份,無論是否為(wei) 永居、在內(nei) 地還是在香港讀書(shu) ,都被視為(wei) 本地生,在報考港校時沒有區別。

然而,報考內(nei) 地大學的關(guan) 鍵在於(yu) 是否持有回鄉(xiang) 證。對於(yu) 持有回鄉(xiang) 證的同學,無論是否為(wei) 永久居民,均可用DSE成績報讀內(nei) 地高校。

通過單程證(親(qin) 屬團聚)取得香港身份,同時注銷內(nei) 地戶口,並取得非永居及回鄉(xiang) 證的學生,可以用DSE成績報讀內(nei) 地高校。

通過移民計劃(進修留學、高才、優(you) 才、專(zhuan) 才、投資移民等)使孩子以受養(yang) 人簽證取得香港非永居身份,待七年後申請轉永居、注銷內(nei) 地戶口並取得回鄉(xiang) 證後,也可以用DSE成績報讀內(nei) 地高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體製內學生逆襲華大聖路易斯案例分享

下一篇

斯坦福和康奈爾相繼宣布“凍結招聘”!頂尖名校到底怎麽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