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rain Bee到杜克大學計算神經科學博士:我與腦科學的故事

“As long as our brain is a mystery, the universe, the refle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rain will also be a mystery.” ―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作者:龔子奕(畢業(ye) 於(yu) 深圳中學,曾獲Brain Bee全國賽一等獎。現為(wei)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生)

我想,作為(wei) 大多生物與(yu) 這個(ge) 世界互動的載體(ti) 的神經係統,恐怕沒有比它更吸引人的了。

最早對神經科學產(chan) 生興(xing) 趣是在高中。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我了解到一個(ge) 叫 Brain Bee的關(guan) 於(yu) 神經科學的伟德betvlctor1946。

當時Brain Bee在中國處於(yu) 起步階段,但準備的過程著實讓我對神經科學十分著迷。仍記得當時我影印了一本書(shu) ,名為(wei) 《認知神經科學:關(guan) 於(yu) 心智的生物學(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大概四五百頁,對新手很友好,但又不失細節。

這本書(shu) 從(cong) 神經元講到了大腦的功能模塊、認知理論、認知疾病等。我把這本書(shu) 翻了好幾遍,最大的感慨就是大腦或者說神經係統,無論在宏觀還是微觀上都像一個(ge) 神秘的精密儀(yi) 器

而且,比起生物體(ti) 其他係統,神經係統與(yu) 外部世界和內(nei) 心有著緊密的連接與(yu) 互動——這個(ge) 精密儀(yi) 器是怎麽(me) 運作的?它如何和外部世界互動?心智如何產(chan) 生和運行?現在看來,這些問題雖然太宏大以至於(yu) 幾輩子都得不到答案,但無疑深深地吸引著我

不過,本以為(wei) 找準方向便可一路走到黑的我卻在大一就陷入迷茫。

進入大學後,我迫不及待地參加了兩(liang) 個(ge) 實驗組,分別與(yu) 中文語言處理成癮性與(yu) 獎勵機製相關(guan) 。但隨著科研項目的進展,我卻不像其他進入實驗室的本科生—樣,我似乎對我做的提不起精神。無趣與(yu) 理工科上的優(you) 勢讓我轉到計算機專(zhuan) 業(ye) ,並一整年沒有做科研。我逐漸發現,我對概念感興(xing) 趣,對實驗操作不感興(xing) 趣;對機製原理感興(xing) 趣,對醫學應用不感興(xing) 趣;對數據處理和分析感興(xing) 趣,對數據采集不感興(xing) 趣。

因此,我漸漸明確下來,我喜歡的是理論神經科學,或者計算神經科學——顧名思義(yi) ,用理論建模和數學分析來研究神經科學

梳理和補充知識結構之後,我開啟了兩(liang) 個(ge) 獨立項目:模擬多感官環境下的關(guan) 聯學習(xi) ,以及視網膜結構的演化計算。當然,這兩(liang) 個(ge) 項目的細化、探究方法很稚嫩;不過最寶貴的是它們(men) 給了我從(cong) 選題到結題,從(cong) 零到有的獨立科研經驗。

此外,我還在為(wei) 另一個(ge) 實驗室分析小鼠嗅覺導航的行為(wei) 學數據,這給了我作為(wei) 一個(ge) 做理論的與(yu) 實驗人員交涉的能力——上博士之後,一位教授和我說,你有成為(wei) 理論與(yu) 實驗研究之間的橋梁的潛力,這是很多單純做理論和實驗的人缺乏的——這讓我十分感激。

努力與(yu) 幸運並存。申請博士的時候,幾所院校發來了橄欖枝。在博士入學前的半年(我本科提前畢業(ye) 了),我有幸能在清華大學做了一個(ge) 更為(wei) 成熟的小項目。

我認為(wei) ,成熟與(yu) 不成熟的項目最大的區別在於(yu) ,你是否知道自己在探索一個(ge) 重要卻鮮有人探索的問題

我得以順利提出模型並完成分析,在計算神經科這個(ge) 冷門領域中為(wei) 數不多的專(zhuan) 業(ye) 的英文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這也是我第一次全職科研,自我提升的同時還感受了清華的氛圍還體(ti) 驗了一波北京的朝九晚六,十分開心。博一的生涯基本延續了這種體(ti) 驗,除了在杜克的小鎮沒有北京的快節奏,以及會(hui) 穿插一些課業(ye) 。

至此文完成時,我剛結束Lab Rotation不久,加入了自己喜歡的實驗室,主要從(cong) 動力學(dynamics)角度研究神經可塑性和神經回路對時間序列輸入的處理。按網上常說的分類,教授屬於(yu) 放養(yang) 型大牛;而之前的經曆告訴我,在這種環境下我最有幹勁,最能刺激自己獨立思考、解決(jue) 問題。就目前來看,這依然是個(ge) 不錯的選擇。

我很慶幸我走上了神經科學的路線。這是一個(ge) 極具包容性的學科,有朝氣卻不失成熟。希望我能在博士期間做出有影響力的工作,並與(yu) 神經科學一起前進,也希望越來越多思維活躍、有能力有創意的人能夠一起探索我們(men) 的神經係統,帶來不同而有價(jia) 值的見解。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MBA畢業生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下一篇

大學教育對學生到底有什麽作用?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