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加州大學2024-25申請季錄取結果尚未公布,但漲價(jia) 通知已下發。
加州大學宣布2025秋季入學的州外和國際本科生學費將大幅上漲9.9%,每年增加3,402美元,總學費將達52,536美元。附加費用從(cong) 34,200美元漲至37,602美元,創曆史最大漲幅。😭
接下來我們(men) 看看UC(加州大學)係統在2月22日最新公布的2025秋季入學申請數據統計數據👇。
UC 2025 Fall 申請數據 數據來源:UC官網
先看UC整體(ti) 係統,總共收到了249,824份申請(包括新生和轉學申請)。
9所分校受歡迎排名
01 總體(ti) 受歡迎排名
先從(cong) 各校區的受歡迎程度來看,與(yu) 去年別無二致。UCLA(洛杉磯分校)仍然位居榜首,總申請量達到173,297份。
UCSD(聖地亞(ya) 哥分校)位列第二、UCB(伯克利分校)占據第三名。接下來就是UCI(歐文分校),UCSB(聖塔芭芭拉分校)和UCD(戴維斯分校)。
相比之下,UCR(河濱分校)、UCSC(聖克魯茲(zi) 分校)和UCM(默塞德分校)收到的申請較少。
02 加州居民偏愛的學校TOP3
如果細看新生申請的細分數據,會(hui) 發現最受州內(nei) 居民歡迎的院校是UCLA,其次就是UCI和UCSD。
03 外州居民偏愛的學校TOP3
而在吸引美國其他州學生方麵,UCLA、UCB、UCSB表現突出。
04 國際學生偏愛的學校TOP3
國際學生則更喜歡UCB、UCLA和UCSD。
05 轉學生偏愛的學校TOP3
轉學申請的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加州居民,人數最多的院校為(wei) UCLA、UCI和UCSD。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加州社區學院(CCC)的轉學申請總共有35,966份,占轉學申請總數的約80%。
盡管各校區之間存在明顯的申請數量差異,但每個(ge) 校區都有其獨特的優(you) 勢和吸引力。
9所分校曆年申請數量變化
01 UC係統整體(ti)
UC係統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今年UC係統的新生和轉學申請總數與(yu) 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僅(jin) 下降了0.5%。在全部九個(ge) 校區中,新生申請總數為(wei) 205,158份,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下降了1%。
州內(nei) 申請減少了2.6%,自2020年秋季以來,首次出現州內(nei) 申請人數的下降。
州外申請同樣呈現下降趨勢,下降了2.4%,延續了連續四年的下跌趨勢。這種持續的下降可能與(yu) 跨州教育成本增加、學生偏好變化或其他州內(nei) 教育機會(hui) 增加有關(guan) 。
然而,國際學生申請顯著增加了8.7%。這一增長扭轉了國際申請連續三年的下降趨勢,可能歸因於(yu) 全球旅行限製的放寬以及UC國際招生策略的調整。
02 UCLA
UCLA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LA作為(wei) 申請數量最多的校區,在經曆了去年的小幅反彈後,今年總申請人數出現了超過1000人的下降。而且這一數字比過去三個(ge) 申請季(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都略低,表明UCLA可能正麵臨(lin) 申請量的穩定回落。
從(cong) 具體(ti) 群體(ti) 來看,州內(nei) 申請者數量下降了近3,000人。這一明顯下滑可能反映了州內(nei) 學生申請策略的變化或對其他分校的偏好轉移。同時,州外申請人數也出現了輕微下降。
然而,UCLA的國際生申請再次創造曆史新高,增幅接近10%。
盡管過去兩(liang) 年國際生錄取率出現了小幅反彈,但考慮到今年創紀錄的申請人數,2025年的國際生錄取率幾乎確定會(hui) 突破2022年秋季創下的曆史最低水平5.8%,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
03 UCSD
UCSD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SD的州內(nei) 申請者數量的微小下降可能表明州內(nei) 學生對UCSD的興(xing) 趣略有變化,但整體(ti) 仍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
與(yu) 此同時,UCSD的州外申請呈現增長態勢。
UCSD國際生申請數量有大幅增長,增幅達到11%。從(cong) 這可以看出UCSD在國際教育市場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吸引了很多國際學生的關(guan) 注。
04 UCB
UCB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根據最新數據,UCB在2025年三大生源群體(ti) (州內(nei) 、州外和國際生)的申請人數均較去年有所提升。
州內(nei) 申請者方麵,伯克利校區增加了約500人。這一增長雖然不大,但在全係統州內(nei) 申請整體(ti) 下降的背景下顯得尤為(wei) 可貴,表明UCB對本州學生的持續吸引力。
州外申請者數量盡管出現了增長,但仍然低於(yu) 2022秋季和2023秋季的州外申請水平。
國際生申請方麵,伯克利校區增幅達7.6%,超過了2022年創下的曆史最高紀錄,創造了新的曆史高點。
然而,這一申請熱潮可能不會(hui) 轉化為(wei) 更多的錄取機會(hui) 。去年伯克利國際生的錄取率已經降至3.4%,比2023秋季大幅下降了約一半。考慮到今年州內(nei) 和州外申請人數也有所增加,國際學生很可能將麵臨(lin) 比3.4%更低的錄取率,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
05 UCI
UCI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的情況也呈現類似趨勢。UCI的州內(nei) 申請人數下降了近1,300人。這一下降與(yu) 我們(men) 在其他校區觀察到的州內(nei) 申請減少的趨勢一致。
同時,UCI的州外申請比去年增加了約600份。這表明UCI正在擴大其在全國範圍內(nei) 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在國際生申請方麵,UCI同樣經曆了顯著增長,增加了2,200多份,增幅超過11%。
06 UCSB
UCSB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SB的州外申請呈現增長,增加了約600人。國際生申請數量顯著下降,減少了約1,400人。
這一趨勢與(yu) UCB、UCLA、UCSD和UCI等校區觀察到的國際申請大幅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可能的原因包括:UCSB特定專(zhuan) 業(ye) 對國際學生吸引力的變化、國際學生對南加州其他校區的偏好增強,或是國際學生對UCSB相對較低的錄取率的反應。
07 UCD
UCD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 Davis的州內(nei) 申請創造了曆史新高,可能得益於(yu) 學校特色專(zhuan) 業(ye) 的強勢表現、校園環境的改善或針對州內(nei) 學生的有效招生策略。
然而,UC Davis的州外申請呈現下降趨勢,比去年減少了約900人。
在國際生申請方麵,UC Davis與(yu) 大多數UC校區保持一致,出現了顯著增長。國際申請增幅達12個(ge) 百分點。證明UC Davis在國際教育市場的影響力持續擴大,特別是在其農(nong) 業(ye) 科學、獸(shou) 醫學、生物科學等優(you) 勢專(zhuan) 業(ye) 領域。
UC Davis申請數據的這種獨特組合——州內(nei) 申請創曆史新高、州外申請下降、國際申請大幅增長
這表明各UC校區在招生競爭(zheng) 中正在形成自己的獨特定位和吸引力,而不是簡單地跟隨係統整體(ti) 趨勢。
08 UCSC
UCSC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SC州內(nei) 申請人數大幅減少約5,000人,州外申請也下降了800多人,這在UC係統中降幅顯著。這種雙重下滑可能源於(yu) 地理位置、專(zhuan) 業(ye) 設置或就業(ye) 前景預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然而,即使在國內(nei) 申請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國際生申請仍實現了近200人的增長。
09 UCR
UCR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UCR作為(wei) 傳(chuan) 統上被視為(wei) "保底"選擇的UC校區之一,州內(nei) 申請人數從(cong) 去年的48,000人激增至61,000人,增長了23%,
這一大幅增長可能反映了該校作為(wei) UC係統"保底"選擇的戰略價(jia) 值提升,以及學校聲譽和招生策略的積極變化。
與(yu) 此同時,河濱分校的州外申請減少了約200人,國際生申請也下降了約300人。
10 UCM
UCM過去3年新生申請人數變化 數據來源:UC官網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UC Merced)今年的申請數據展現出極為(wei) 反常的變化。州內(nei) 申請人數從(cong) 去年的23,000多人飆升至今年的41,000多人,增長了驚人的76%,增加了超過2萬(wan) 名申請者。
這一前所未有的增長規模在UC係統曆史上極為(wei) 罕見,可能反映了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默塞德作為(wei) UC係統最年輕校區的知名度提升、學生申請策略的調整,以及可能的招生政策變化。
然而,盡管默塞德分校在排名上有所提升,這一進步似乎並未吸引到更多州外申請者。州外申請減少了2000人,而國際生申請增加了700多人。
總結
總體(ti) 來看,今年的UC申請數據呈現出對加州州內(nei) 申請者相對有利的局麵。
除了UCD外,多數頂尖UC校區的州內(nei) 申請人數都有所下降,這意味著對這些學校而言,州內(nei) 學生的競爭(zheng) 壓力可能會(hui) 相對緩解。
同時,UCR和UCM申請人數的暴漲反映了州內(nei) 學生更加務實的申請策略——更多學生願意選擇這些相對容易錄取的校區作為(wei) 保底選擇,以確保能夠享受州內(nei) 學費待遇留在UC係統內(nei) 。
對於(yu) 州外申請者而言,情況可能不會(hui) 有太大變化。由於(yu) 整體(ti) 申請人數波動不大,競爭(zheng) 程度可能與(yu) 往年相近。
然而,考慮到州外學費的持續上漲,即使錄取難度保持穩定,最終的入學率也可能不會(hui) 特別理想,因為(wei) 越來越多被錄取的州外學生可能會(hui) 因經濟原因選擇放棄入學機會(hui) 。
國際生無疑將麵臨(lin) UC曆史上最為(wei) 激烈的競爭(zheng) 。特別是在伯克利和UCLA這樣的頂尖校區,國際生申請人數創曆史新高,而這些學校傳(chuan) 統上對國際生的錄取比例相對固定,因此2025年很可能成為(wei) 國際學生申請這些校區最困難的一年。
對於(yu) 中間梯隊的UC校區,情況則較為(wei) 複雜。一方麵,這些學校可能希望通過錄取更多國際學生來增加學費收入;另一方麵,當前的經濟環境可能影響國際學生的實際入學率。因此,這些學校可能會(hui) 采取發放大量候補名單(waitlist)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逐步錄取的策略。
無論如何,在國際生這一申請群體(ti) 中,UC係統無疑是最終的贏家——持續增長的申請人數不僅(jin) 提升了學校的選擇空間,也為(wei) 其帶來了可觀的申請費收入和潛在的學費收入,同時進一步鞏固了影響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