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wei) 什麽(me) 總是不聽我的?”
每個(ge) 為(wei) 孩子操心大學申請的家長,可能都問過自己這個(ge) 問題。無論是選校、選專(zhuan) 業(ye) ,還是考慮課外活動和未來規劃,父母總是希望用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幫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
然而,很多家長發現,越是想幫忙,孩子越顯得“抗拒”。
其實,孩子並不是不需要家長的幫助,而是他們(men) 有自己的想法,有些甚至是他們(men) 難以啟齒的心裏話。這些話也許埋在爭(zheng) 論的背後,也許隱藏在沉默之中,但如果父母能聽懂這些心聲,和孩子的關(guan) 係會(hui) 更融洽,申請之路也會(hui) 更加順利。
接下來,我們(men) 將分享孩子在大學申請過程中最想告訴父母的五件事,希望幫助家長們(men) 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nei) 心世界。
1.孩子想要自己選專(zhuan) 業(ye) ,不想聽家長念叨
大學新生總是會(hui) 被問到同一個(ge) 問題:“你的專(zhuan) 業(ye) 是什麽(me) ?”
要選一個(ge) 學生和家長都滿意的專(zhuan) 業(ye) 並不容易。家長希望孩子能選一個(ge) 體(ti) 麵、就業(ye) 有保障的專(zhuan) 業(ye) 。孩子則希望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有趣、充滿創造力、符合自己的夢想。對有的孩子來說,這或許是他們(men) 第一次有機會(hui) 擺脫枯燥的中學必修課程,學習(xi) 自己熱愛的事物。
不少學生都說過,他們(men) 一開始打算聽父母的選專(zhuan) 業(ye) 意見,但後來換成了自己想學的專(zhuan) 業(ye) 。
建議:有的孩子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視,同時還有負罪感,因為(wei) 他們(men) 想學的不是父母眼中的“正經”專(zhuan) 業(ye) 。家長和孩子應該開誠布公地交流,認真探討孩子的夢想和目標。
2. 孩子想和朋友去同樣的大學
家長都知道,對青少年來說,朋友大過天。朋友不僅(jin) 是玩樂(le) 搭子,更會(hui) 對青少年的發展和幸福產(chan) 生深遠影響。
很多學生為(wei) 了不和朋友分開,選擇了申請相同的大學,也有戀人追隨另一半的腳步,去了同一所大學。
對家長來說,這一點其實很頭疼,因為(wei) 青少年時期的友情和戀情並不穩定,但就讀的大學會(hui) 影響孩子一輩子。
建議:孩子想和朋友讀同一所大學是情理之中的,有時孩子可能為(wei) 此感到羞愧,或者嚐試掩蓋這一動機。家長需要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men) 選擇某所大學的具體(ti) 原因。
3. 孩子也會(hui) 擔心錢的問題
孩子和家長一樣會(hui) 擔心錢。許多青少年都很努力,他們(men) 也非常討厭公眾(zhong) 對他們(men) 這代人“懶惰”“得過且過”的刻板印象。實際上,他們(men) 也有在認真思考大學費用的事,大學的學費水漲船高,他們(men) 也明白父母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建議:如果能和家長好好聊一聊錢的問題,孩子的壓力會(hui) 小一些,也能更好地把精力放在大學申請準備上。
4. 有的孩子不想讀大學
有的孩子說:“我根本不想讀大學,但我不能這麽(me) 跟我爸媽說。”這樣的話總是讓人感到很痛心,因為(wei) 這意味著孩子沒辦法說出他們(men) 真正想走的路——他們(men) 可能想去旅行,去支教,或者去創業(ye) 。
有的孩子把這個(ge) 秘密憋在心裏,花了好幾千美元去讀大學,結果一年之後退學了。還有的孩子咬牙堅持讀完了大學,但過得並不開心。讓家人失望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心理負擔。
建議:如果發現孩子可能不想去讀大學,家長可以和他們(men) 討論各種假設情況,理性分析其他可能的發展道路。
5. 開誠布公是關(guan) 鍵
一般來說,孩子希望向父母證明,自己能在大學獲得很好的發展。如果孩子和家長能夠敞開心扉交流,孩子的大學之路會(hui) 走得更順暢。雖然課外活動、選校、標化成績、文書(shu) 、未來規劃很重要,但親(qin) 子關(guan) 係比讀大學的各種決(jue) 定更重要。
作為(wei) 父母,看著孩子走向大學這一步,既是驕傲也是一種挑戰。我們(men) 總是希望他們(men) 能夠擁有最好的未來,但在這個(ge) 過程中,焦慮、擔憂甚至分歧都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每個(ge) 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支持,但他們(men) 需要的可能不是“替他們(men) 做決(jue) 定”,而是“理解他們(men) 的決(jue) 定”。在申請的關(guan) 鍵時期,開誠布公的交流能讓家長和孩子更加緊密,也能讓他們(men) 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的力量。
請相信,孩子比你想象中更加有主見和能力。他們(men) 會(hui) 走出屬於(yu) 自己的路,而父母給予的耐心、傾(qing) 聽和支持,是他們(men) 在這段旅程中最寶貴的後盾。與(yu) 其糾結和爭(zheng) 吵,不如多一些溝通和陪伴,因為(wei) 真正重要的,不隻是大學的選擇,而是親(qin) 子之間的愛與(yu) 理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