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們(men) 收到一些老師的反饋,很多人在申報國自然或者國社科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標書(shu) 內(nei) 容上,結果在形式審查這道關(guan) 卡上直接翻車,以致於(yu) 連專(zhuan) 家評審的門檻都沒摸到。更要命的是,形式審查不過一般沒有補救機會(hui) ,一旦被刷,等的就是下一年再來。一個(ge) 字,虧(kui) 。
我們(men) 今天就來聊聊,在標書(shu) 撰寫(xie) 中,申請人常見的那些“盲區”問題,避免大家因為(wei) 一些低級錯誤而前功盡棄。
盲區一:申請資格問題,很多人還是會(hui) 搞不清楚
國自然和國社科對申請人的資格都有明確要求,但這部分其實是很多人容易踩坑的地方。比如,國自然青年基金會(hui) 對申請人有年齡要求,有些人卡著生日申報,結果係統判定超齡。
再比如,國社科有明確的職稱、單位要求,博士畢業(ye) 但沒有正式單位的,有些基金是不能報的。更容易弄錯的是限項規則。
很多人覺得自己隻報了一個(ge) 項目,應該沒問題,但實際上,團隊成員的限項也可能影響你的申請。比如你的合作人今年已經申報了兩(liang) 個(ge) 項目,你的這個(ge) 項目再加上去,超項了!結果就是,直接形式審查不過。
盲區二:填表馬虎,格式錯誤直接出局
有些申請人覺得,形式審查隻是走個(ge) 流程,填表也不用太認真。這是大錯特錯!
形式審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申請書(shu) 格式錯誤,包括但不限於(yu) :字體(ti) 、字號不規範,明明要求宋體(ti) 五號,你偏用黑體(ti) 、楷體(ti) 或者隨便複製粘貼參考文獻格式亂(luan) 七八糟,國自然和國社科對文獻引用格式有要求,隨便填的,或者不同格式混雜,直接影響通過率表格漏填、錯填,如項目類別選錯、單位信息填錯,或者預算表漏項這些問題看似細小,但一旦犯錯,係統可能直接判定不合格。而且,有些形式審查是機器+人工雙重審查,機器檢測到有問題的,人工也基本不會(hui) 再給你糾正機會(hui) ,直接刷掉。
盲區三:研究方向填錯,連學科評審組都進不去
很多人不知道,學科代碼的選擇可能決(jue) 定你的申請能不能進入正確的評審組。比如,國自然分為(wei) 多個(ge) 學部,生物、醫學、環境、信息等等,如果學科代碼填錯,可能就直接被打回。舉(ju) 個(ge) 例子,假設你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在醫學影像分析中的應用”,你選的是醫學學科代碼,但這個(ge) 課題的重點是算法和計算,應該選信息學科。
如果選錯,醫學組的專(zhuan) 家可能會(hui) 覺得“這不屬於(yu) 我們(men) 的評審範圍”,然後你的申請就可能在形式審查階段被卡掉。國社科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數字經濟的社會(hui) 影響”應該選經濟學科,選成管理學可能就麻煩了。所以,學科分類一定要認真研究,不要隨便填!
盲區四:預算編製不合規,資金分配成雷區
國自然和國社科的經費預算,並不是你想怎麽(me) 填就怎麽(me) 填的,很多人犯的錯是:設備費占比過高,有的項目類別設備費不能超過預算的固定比例,超了直接不通過勞務費、差旅費分配隨意,國自然要求有合理性,你不能把80%的經費用在“差旅”上項目經費總額不符合標準,比如青年基金、麵上項目的資助額度是有明確區間的,你亂(luan) 填一個(ge) 超出範圍的數字,直接不通過國社科的預算表填報也有很多雷區,比如勞務費占比太高、缺少明確的支出依據,都會(hui) 影響審核。所以,資金預算不是簡單的“分個(ge) 數字”,而是要符合規定,最好找有經驗的人看看。
盲區五:學術誠信審查,重複申報、已立項項目衝(chong) 突
近幾年,國自然和國社科對學術誠信的審查越來越嚴(yan) 格,尤其是“重複申報”和“與(yu) 已立項項目內(nei) 容過於(yu) 相似”這兩(liang) 點,查得非常嚴(yan) 。重複申報指的是,你用同樣的內(nei) 容,申報了不同類別的項目,比如同時投青年基金和麵上項目,這種情況很容易被查出來,結果是兩(liang) 個(ge) 項目一起廢。
已立項項目衝(chong) 突,有些申請人想在已有的研究基礎上再申請新的基金,但如果新項目和已有項目內(nei) 容高度相似,形式審查可能直接卡掉。所以,不要想著換個(ge) 名字、改幾個(ge) 關(guan) 鍵詞就能“二次利用”舊標書(shu) ,係統和評審專(zhuan) 家不是傻子,查得很嚴(yan) !
盲區六:附件材料缺失,補交都沒機會(hui)
有些申請需要提交合作協議、倫(lun) 理審查、實驗許可、學術誠信承諾書(shu) 等附件,如果缺少關(guan) 鍵材料,形式審查不會(hui) 給你補交的機會(hui) ,直接淘汰!尤其是跨單位合作的項目,比如你和某家醫院合作研究,但沒有提供合作協議,形式審查直接不過。
再比如,涉及動物實驗或人體(ti) 實驗的項目,需要提交倫(lun) 理審查批件,沒有這個(ge) ,項目再好也通不過。所以,別等到最後一天再提交申請書(shu) ,提前檢查清楚所有附件是否齊全,避免因為(wei) 疏忽大意被刷掉。
總結一下:國自然和國社科的形式審查,看似隻是“走個(ge) 流程”,但其實很多申請人就是栽在這上麵,連評審專(zhuan) 家都沒見到就被淘汰了。形式審查不通過,不是運氣問題,而是基本功不紮實的問題。如果你已經花了幾個(ge) 月寫(xie) 標書(shu) ,那多花幾天認真檢查這些細節,避免被低級錯誤淘汰,才是真正的負責任態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