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多位家長問我相關(guan) 的問題——比如說,如果讀商科,是不是更容易進入金融行業(ye) ?或者,聽說金融公司現在招聘新員工都要求是數學專(zhuan) 業(ye) 的?因為(wei) 金融行業(ye) 確實是本科畢業(ye) 生最好的工作機會(hui) 之一,而且金融行業(ye) 中其實包含了多種不同的工作,所以我想專(zhuan) 門寫(xie) 一篇推文來完整回答一下這個(ge) 問題。
投行
對於(yu) 本科畢業(ye) 生來說,最好的金融類工作可能是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 的 前台 front office,這裏說的不是接待人員 receptionist 而是直接要和客戶打交道的工作,這其中最頂尖的可能就是“投資銀行部” 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 (IBD)。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是“投資銀行部”隻是“投資銀行”中的一個(ge) 部門。為(wei) 了避免混淆,下文中我用英文簡稱 IBD 來代稱“投資銀行部”。IBD的主要工作內(nei) 容包括兼並與(yu) 收購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股票上市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等我們(men) 最常和投資銀行聯係起來的業(ye) 務,所以可以說確實是投資銀行中最核心的部門之一。IBD的起薪很高,在美國往往超過10萬(wan) 美元,在香港往往接近100萬(wan) 港幣,但是IBD一般意味著很誇張的加班——每周90小時是常態,也就一周7天,每天13小時。
IBD招什麽(me) 樣的人呢?因為(wei) IBD 所需要的核心是人際溝通、團隊合作、項目管理、迅速學習(xi) 新知識等“軟實力”,所以 IBD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並沒有特別大的偏好。知名的投資銀行家Hank Paulson(高盛前CEO,美國前財長)本科讀的是英語文學專(zhuan) 業(ye) ,David Solomon(高盛現任CEO)本科讀的是政治科學專(zhuan) 業(ye) , Steve Schwarzman(黑石 Blackstone 現任 CEO,清華大學蘇世民學院和麻省理工蘇世民計算學院 MIT Schwarzman of Computing 的冠名讚助人)本科讀的是生物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hui) 學的交叉學科專(zhuan) 業(ye) ——當然,也有很多商科畢業(ye) 的本科生進入了IBD,但這覺得不是必要條件。相比於(yu) 專(zhuan) 業(ye) ,IBD對於(yu) 畢業(ye) 學校更加關(guan) 心。至少一般的IBD新員工來自於(yu) 少數目標學校 target schools ——其中包括幾類學校:(1) 哈佛 Harvard、耶魯 Yale、賓大 Penn 等藤校;(2) 紐約大學 NYU、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喬(qiao) 治城大學 Georgetown、加州大學洛杉磯 UCLA 等位於(yu) 大城市的學校;(3) 弗吉尼亞(ya) 大學 UVA、密歇根大學 UMich、德州大學奧斯丁 UT Austin、賓州州立 Penn State 等校友網絡巨大的公立學校。
量化
和IBD截然相反,但是薪資可能更高的金融工作是量化 Quant ——這是一個(ge) 不那麽(me) 需要和人打交道,但是需要極強數理能力的工作。最頂尖的量化對衝(chong) 基金 quantitative hedge fund(簡單理解,就是用量化交易的方法來追求高額回報的基金)之一,D. E. Shaw 特別偏愛高中階段在數學、物理、計算機奧賽中取得全國或全球獎項的新員工——當然,這些人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往往也會(hui) 讀這樣的“硬核”理科專(zhuan) 業(ye) 。這個(ge) 例子體(ti) 現了量化交易工作對邏輯推理能力和數理天賦的要求。量化交易工作的薪資不亞(ya) 於(yu) IBD,而且加班比較少,往往每周50–60小時(相比於(yu) IBD的每周90小時以上),但是量化交易的硬性要求非常高。
量化交易的新員工主要有兩(liang) 類 (1) 來自頂尖的金融工程或金融數學的碩士項目——這些專(zhuan) 業(ye) 一般不開設本科,而且一般要求本科就讀數學、物理、計算機等硬核理科專(zhuan) 業(ye) ;(2) 來自上述硬核理科專(zhuan) 業(ye) (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博士項目的畢業(ye) 生。總而言之,要做量化,基本相當於(yu) 本科要讀硬核理科。
分析
這裏說的分析主要是指在投資基金中的分析工作(在上文的IBD中,新員工的崗位一般叫做 Analyst,但和這裏說的完全不是一個(ge) 含義(yi) )。分析類工作的薪資往往低於(yu) IBD和量化,工作時間也比較合理,所以可想而知求職要求會(hui) 相對低一些。本科階段的商科專(zhuan) 業(ye) 和研究生階段的金融專(zhuan) 業(ye) 往往是分析類工作的一大來源,但是越來越多的優(you) 質崗位逐漸偏好具體(ti) 領域背景而非金融背景的候選人——比如,基金會(hui) 希望專(zhuan) 注於(yu) 生物製藥領域的分析師是生物製藥領域的專(zhuan) 業(ye) ,比如生物學、生物化學、精細化工專(zhuan) 業(ye) 的博士——這是因為(wei) ,金融知識相對比較容易上手,但是具體(ti) 領域知識對於(yu) 沒有相關(guan) 訓練的人來說,往往如天書(shu) 一般。
總結
如果你的數理能力非常強(換句話說,你已經有了一些很好的奧賽獎項),那麽(me) 量化很可能是最適合你的金融道路——現在不用思考這個(ge) 問題,可以到本科之後再考慮。
如果你不是數理天才,那麽(me) 對你來說最好的金融工作可能是IBD(當然,你得能夠接受大量加班),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培養(yang) 的是綜合實力和軟實力——不僅(jin) 僅(jin) 因為(wei) IBD工作要求的是這些能力,而且因為(wei) 最容易進入IBD工作的途徑就是進入藤校或其它位於(yu) 大城市的名校,不論是什麽(me) 專(zhuan) 業(ye) ,而這靠的也是綜合實力。
最後,不論你現在的學術興(xing) 趣是什麽(me) ,隻要你願意深入下去,你都有機會(hui) 成為(wei) 相關(guan) 領域的金融分析師——當然,這隻是眾(zhong) 多職業(ye) 選項之一。不論是從(cong) 求職和薪資的功利角度,還是從(cong) 日常學業(ye) 和生活的質量來說,這很可能都比強行去讀金融要更好一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