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參加 John Locke?2021年獲獎數據分析

引言大約兩(liang) 周前,John Locke Institute 發布了 2021 Global Essay Competition入圍名單 (Shortlist)。所有投稿學生中,大約有25%入選。打開官網上的PDF名單,一眼掃去,中國名字還真不少。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一下中國學生在 John Locke 比賽中的參與(yu) 情況。其次當然是夾帶私活,講一點我的看法。 此外,在此特別感謝Nick Mao對本文所做的貢獻。

John Locke 比賽簡介約翰洛克征文大賽 (John Locke Institute Essay Competition) 的主辦方是約翰洛克學院 (John Locke Institute) 這是一個(ge) 獨立教育機構,致力於(yu) 為(wei) 優(you) 異學生提供人文社科方麵的的教育資源。 大賽分為(wei) 七個(ge) 學科(哲學Philosophy、政治學Politics、經濟學 Economics、曆史學History、心理學Psychology、神學Theology、法學 Law)和一個(ge) 專(zhuan) 門的低齡組 (Junior Prize)。

每年每個(ge) 學科有三個(ge) 命題,都很有趣也很有深度:既有宏大的問題(比如今年哲學第一題:是否有我們(men) 甚至不應該提出問題的學科?Are there some subjects about which we should not even ask questions?),也有很具體(ti) 的問題(比如今年政治學第三題:我們(men) 需要格蕾塔嗎?Do we need Greta?)。

數據和方法(想要直接看結論的可以跳到下一段) 數據來自於(yu) John Locke Institute 官網發布的 PDF 名單。我們(men) 把名單複製黏貼到 Microsoft Excel 中,然後把學生姓名、學校、科目整理到單獨的列,以用於(yu) 分析。 我們(men) 判斷「中國學生」的標準如下:

(1) 首先,學生的姓氏是漢語拚音,不包括中國港澳台和海外華人所用的韋氏等其它拚音方法。比如說姓氏為(wei) Liu 和 Chen的會(hui) 被算作中國學生,但是姓氏為(wei) Lau 或 Chan 的不會(hui) 被算作中國學生。

(2) 與(yu) 此同時,學生所在學校不在韓國、印度等中國留學生很少去讀高中的國家。 之所以采取這樣的標準,是因為(wei) 我們(men) 希望包括在中國內(nei) 地以外讀書(shu) 的內(nei) 地學生,但是希望排除港澳台和美國華裔學生。

盡管我們(men) 的標準並不是準確的(比如 Chang 可以是漢語拚音的常,也可以是韋氏拚音的張/章),但這是基於(yu) 已有數據的最合理方案。 中國學生占到入圍學生的35%

要不要參加 John Locke?2021年獲獎數據分析
圖2:中國學生在七個(ge) 學科入圍作品中的占比和平均占比。

作為(wei) 一個(ge) 全球範圍內(nei) 的英語賽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入圍學生是中國人,我想這還是挺可觀的。別忘了我們(men) 的分類標準中不包含大部分港澳台同胞和外籍華裔——如果算上這些,應該至少有一般名額是華人或華裔。

更有趣的是,中國學生占比最高的兩(liang) 個(ge) 學科分別是政治和哲學,分別占到48%和46%,而這兩(liang) 個(ge) 學科不論在國內(nei) 體(ti) 製內(nei) 學校、國際學校還是美國高中,都隻有很少的校內(nei) 課程和資源。

有可能是學生們(men) 在校外自己做了很多探索,但是考慮到 John Locke獲獎作品的質量往往是很不錯的,需要紮實的學科基礎而不僅(jin) 僅(jin) 是興(xing) 趣,因此估計應該是普遍獲得了校外的輔導資源。

除了在法律和神學兩(liang) 個(ge) 領域的占比比較低(不到20%)之外,在其餘(yu) 五個(ge) 學科,我們(men) 相對狹義(yi) 定義(yi) 的中國學生都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共有277位中國學生成功入圍

要不要參加 John Locke?2021年獲獎數據分析
圖3:中國學生在七個(ge) 學科中的入圍作品數量和平均數。

盡管中國學生在政治和哲學入圍名單中占的比例最高,但是絕對數量並不是最多,因為(wei) 這兩(liang) 個(ge) 學科的總人數相對少一些,其中哲學第三,政治倒數第一。人數最多的還是經濟和曆史。

美高的中國學生因為(wei) 數據中沒有包含學校所在的國家或地區,所以我們(men) 沒有做完整的分類,這裏就沒有圖表可以展示了。

不過,在我們(men) 的初步分類中,發現入圍作品人數最多的三所寄宿製美高分別是Concord Academy、Phillips Academy Andover、The Webb Schools (California),各有5位學生入選。神奇的是,除了Concord Academy 有一位非中國學生之外,這15人中有14位學生都來自中國。由此,我們(men) 猜測,至少在寄宿製美高,可能入圍 John Locke 比賽的學生是以中國學生為(wei) 主。

文科也會(hui) “內(nei) 卷”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認為(wei) 理科很難申請,因此先切換到文科。在之前幾年,這似乎是有效的,我們(men) 都看到了很多申請人文或社科專(zhuan) 業(ye) 以進入名校的案例(不過與(yu) 此同時也有很多理科甚至工科進入名校的案例),但我認為(wei) 簡單的轉變學科方向的價(jia) 值會(hui) 越來越小。這篇文章一定程度上是一個(ge) 佐證。

我認為(wei) 問題的本質在於(yu) ,我們(men) 生活在一個(ge) 高度信息化的社會(hui) ,資訊是高速流通的:如果人文和社科真的更加容易申請,那麽(me) 就會(hui) 有更多學生去申請人文社科,直到人文社科的競爭(zheng) 難度上升到和理科差不多(類似於(yu) 經濟學中的套利,當然這個(ge) 要慢得多,或許有個(ge) 兩(liang) 三年的時間)。

過去,在人文社科方麵的任何獎項都能讓學生顯得不同,但現在獲獎的中國人也多的多了。 那麽(me) 出路在哪裏呢?我覺得不隻是要看哪一條路更好走一些,更要看哪一條路更加適合你——一條難走的路,大家都難走,但是可能因為(wei) 你的能力、基礎、動力、激情等等,這條路對你來說會(hui) 稍微好走一點點。再次借用經濟學詞匯的話,大約就是要看你的差別優(you) 勢 (differential advantage)。

以下是2022John Locke不同科目獲獎率(僅(jin) 供參考):

2022John Locke不同科目獲獎率
題目大類 參賽作品數量 獲獎率
經濟 1682 5.95%
曆史 964 2.82%
心理 945 7.51%
法律 816 6.99%
哲學 775 2.84%
政治 621 4.99%
神學 226 8.41%
低齡組 777 3.735

2022年的John Locke比賽競爭(zheng) 非常激烈,相較2021年增長了38%,即有七千多人參賽。然而,而今年的最終獲獎率僅(jin) 為(wei) 5.2%(所有參賽者中獲得高度讚揚及以上獎項的比例)。曆史和哲學類別下的獲獎率不足5%,這表明這門賽事具有很高的難度和激烈的競爭(zheng) 。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競賽、科研、暑期項目怎麽規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