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學生不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強基計劃正式“亮相”,從(cong) 遇冷到轉熱,強基計劃受到了越來越多考生、家長的青睞。然而,這幾類考生請注意,如果以下4點你符合2點及以上,說明你並不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建議各位同學在衡量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以及老師們(men) 在為(wei) 同學提供升學建議時,可以重點參考以下因素。選擇無所謂對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小愛學姐也希望每位考生都可以如願以償(chang) ,進入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

一、對基礎學科不感興(xing) 趣的考生強基計劃突出著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曆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招生。基礎學科的學習(xi) 雖然並不完全等於(yu) “坐冷板凳”,但也要忍受做科研做學術的枯燥與(yu) 痛苦!請考生們(men) 捫心自問,你對基礎學科真的有興(xing) 趣嗎?你可以對這些枯燥痛苦甘之如飴嗎?你做好為(wei) 中華崛起而讀書(shu) 的準備了嗎?
強基計劃對於(yu) 基礎學科感興(xing) 趣的綜合素質優(you) 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但對於(yu) 對基礎學科不感興(xing) 趣的考生來說,如果為(wei) 了進入名校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zhuan) 業(ye) 就讀,不論在學習(xi) 上還是在未來工作中都會(hui) 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強基計劃原則上不支持入校後換專(zhuan) 業(ye) ,因此,以期進入名校後再選擇自己感興(xing) 趣的專(zhuan) 業(ye) 並不可取。
綜上,小愛學姐提醒各位考生,首先要在全麵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模式等方麵的基礎上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二、高考成績不達標不匹配的考生在強基計劃招生過程中,高考成績和綜合成績都是入圍的重要標準。參考2021年36所強基高校的招生簡章,均采取85:15的構成比例,高考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開展強基計劃招生的高校全部為(wei) “雙一流高校”,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績要與(yu) 這些高校的層次相匹配。在絕大多數院校,考生需達到特殊線/一本線,方有入圍機會(hui) ,在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等院校強基中,入圍標準甚至更高,而且理科好的同學,會(hui) 更具優(you) 勢。
這4類考生注意了,其實你不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入圍僅(jin) 是第一關(guan) ,初審過後還會(hui) 麵對筆試、麵試等強強對決(jue) ,如果考生本身層次與(yu) 36所雙一流A類高校差距較大,那麽(me) 在此方麵花費大量的時間著實有些許不明智。
所以高考分數能夠達到目標院校普通批分數線下20分左右的考生,是比較適合報考該院校強基的。

三、對校考一知半解的考生我們(men) 不能否認的是,在高考高分段群體(ti) 中,存在著這樣一群“考霸”:他們(men) 對於(yu) 高考有著獨特的心得,無論是考試內(nei) 容、題目風格還是應試技巧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他們(men) 也同樣擁有很大的劣勢:因為(wei) 這類學生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來學習(xi) 和研究高考內(nei) 容和題目,所以對於(yu) 超綱內(nei) 容和非高考題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強基計劃綜合成績中,考生高考成績占比85%、校考成績占比15%,雖然校考在總成績中隻占比15%,但真正決(jue) 定“生死”的,恰恰是這15%。
校測試題較為(wei) 靈活,超過了高考難度,清北等部分高校筆試難度甚至達到了數學聯賽二試的難度,隻有高中知識沒有競賽基礎是遠遠不夠的。
麵對2021年北大強基計劃筆試試題,就有考生普遍反饋數學較難,試題達到聯賽二試難度,有競賽基礎的考生也表示有大約1/4左右的試題不會(hui) ,沒有競賽背景的同學校考就更加吃力了。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競賽與(yu) 強基校測高度關(guan) 聯。而擁有競賽優(you) 勢,也可很大程度上彌補高考成績的不足。

這4類考生注意了,其實你不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如表所示,依據高考成績和競賽獎項,可以將強基考生大致分為(wei) A—F六等級,其中A級考生,強基錄取成功率最大,可報考院校層次也最高,F級考生基本上不會(hui) 被錄取,甚至無法入圍,E級考生可達到入圍標準,但大概率無法通過校考。
所以說,這類同學其實和前麵提到的高考成績不匹配的同學情況很類似:高考成績和校考成績同樣是綜合成績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想要取得最終的勝利,就需尤其注意校考。

四、缺乏科學的精神、思維及研究性學習(xi) 能力的考生強基計劃的初心是為(wei) 國家戰略計劃培養(yang) 人才,提倡本碩博連讀,聚焦於(yu) 高端芯片與(yu) 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製造和國家安全等關(guan) 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hui) 科學領域。“關(guan) 鍵領域”“人才緊缺”是重點。
因此,相較於(yu) 其他專(zhuan) 業(ye) 的學習(xi) ,基礎學科的學習(xi) 更需要學生具有科學的精神、思維以及研究性學習(xi) 的能力。今年,海南考生吳京泰以900分滿分的成績,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大學未央書(shu) 院錄取,他立誌投身國家芯片事業(ye) ,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是在清華大學讀到博士。他說,“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不可以脫離時代而存在,當下國家迫切需要芯片方向的人才,我報考強基計劃就是希望未來能夠為(wei) 國家作出一點貢獻。”
報考強基計劃正需要吳京泰這樣為(wei) 科研為(wei) 祖國奉獻、研究的決(jue) 心與(yu) 實踐,而在36所強基高校的招生簡章中也都有類似表述。因此,科學精神、思維及探究性學習(xi) 能力也是判斷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的重要因素。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袋鼠數學思維挑戰活動(Math Kangaroo)

下一篇

醫學類專業BMAT備考策略詳解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