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on Application 於(yu) 2024年8月22日發布的2023-2024學年報告顯示,不往年相比,本年度的大學新生申請趨勢發生了幾個(ge) 重要變化。
// 總體(ti) 申請趨勢
1-1 申請人數和申請總量持續上升
2023-2024學年的Common App數據顯示,申請人數和申請總量都持續上升。約143萬(wan) 名學生共提交了947萬(wan) 份申請,分別比上一年度增長了7%和11%。Common App可申請的大學數量,從(cong) 去年的1,026所增加到1,074所,比去年增長5%。
⊙ 新生申請人數
從(cong) 2022-23學年的1,337,038人增加到2023-24學年的1,425,083人,增長7%。
在1,425,083名申請者中,包括:
美國本土學生,1,256,702人
國際生,168,381人,國際生人數與(yu) 上一年的申請季相比增加了12%。
⊙新生申請數量
從(cong) 2022-23學年的8,568,584份增加到2023-24學年的9,472,240份,增長11%。
每個(ge) 申請者提交的申請數量也呈上升趨勢。到2023-24年申請季,平均每人提交了6.65份申請,較上一年申請季增長4%。
這一增長歸因於(yu) 多種因素,包括Common App平台的擴展、疫情後學生流動性的恢複、以及更多高校加入Common App平台,使得申請流程更加簡化和集中。除了平台擴展外,更多學生選擇多校申請,以提高錄取成功率。這也導致了單個(ge) 學生的申請數量增加,推動了總申請量的上升。
1-2 申請偏好的變化
2023-2024申請季的一個(ge) 顯著變化是,公立大學正在崛起,申請公立大學的總量首次超過了私立大學。公立大學收到了488萬(wan) 份申請(申請量比去年增長了16%),而私立大學則為(wei) 455萬(wan) 份(申請量比去年增長了5%)。十年間公立大學的申請數量增長速度遠超私立大學,增長了416%,而私立大學僅(jin) 增長了78.5%。
申請者與(yu) 去年相比:
同時申請公共和私立大學的申請者增加了8%
僅(jin) 申請公共大學的申請者增加了8%
僅(jin) 申請私立大學的申請者減少了1%
這一變化可能與(yu) 經濟壓力增加、學費相對較低的公立大學吸引力增強有關(guan) 。另一個(ge) 可能原因是,學生對擇校的重心從(cong) “頂尖”逐漸向“性價(jia) 比”轉移,特別是在通貨膨脹和生活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學生在經濟環境變化和大學錄取格局變化的情況下,正在尋求更容易獲得和更具經濟性的教育選擇。
//申請人群體(ti) 的多樣化
2-1 弱勢群體(ti) 申請人數的上升
⊙來自曆史上代表性不足的群體(ti) ,在本年度的申請中表現搶眼。2023-24年申請季,少數族裔申請者已達到427,523人,較2022-23年申請季增長了11%。
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原住民,申請人數增長了15%,
拉丁裔和黑人學生的申請人數,分別增長了12%和10%。
⊙來自中位收入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的學生,申請數量增長了12%。
盡管在2023年最高法院裁決(jue) 禁止在錄取中考慮種族因素,但大學仍然在積極吸引這些群體(ti) 的申請。大學的經濟援助政策和宣傳(chuan) 也在吸引更多來自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方麵起到了積極作用。
2-2 來自美國本土的亞(ya) 裔申請人數的增長
在美國本土的亞(ya) 裔申請生中,來自印度的學生最多,有36,796人,比去年增長了3%
亞(ya) 裔申請人數第二多的國家是中國,有24,588人,比去年減少了4%
//國際學生的整體(ti) 變化
3-1 國際學生赴美熱情持續高漲
2023-24申請季,國際生申請人數達到168,381,較2022-23申請季增加了12%,再創曆史新高。
國際生新生申請人數,較疫情前(2019-2020申請季的107,842)飆升了56%,而同期美國本土學生人數增幅為(wei) 36%。
3-2 國際學生對公立大學的偏好加劇
與(yu) 中國學生相似,更多的國際學生也開始傾(qing) 向於(yu) 申請公立大學。這一趨勢可能受到公立大學相對較低的學費和良好的性價(jia) 比吸引。此外,公立大學通常提供更多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課程和研究機會(hui) ,這對國際學生尤其具有吸引力。
3-3 國際生遠比本地學生更加青睞名校
平台數據顯示,錄取率低於(yu) 25%的大學收到的入學申請人數占比為(wei) 12%,但收到的國際生入學申請人群占比超過34%。
//中國學生的申請趨勢
4-1 申請人數的變化
2023-24申請季,中國學生依舊是美本申請最大的國際生群體(ti) 。排名前五的國際生生源國,依次為(wei) 中國、加納、印度、尼日利亞(ya) 和尼泊爾。
雖然中國在本申請季勉強保住國際生的榜首位置,但申請人數連續六年走低,相比2017-18年的峰值幾乎腰斬!2023-24申請季,來自中國的申請人數為(wei) 17,611,較去年小幅減少3%。
盡管全球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弱,但隨著美國簽證政策的調整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增加,部分中國學生開始轉向其他國家/地區(如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ya) 、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學生對成本效益、簽證可行性和未來就業(ye) 機會(hui) 的考量變得更加謹慎。
4-2 申請學校的選擇多樣性
中國學生的申請目標更加多樣化,除了傳(chuan) 統的名校,如常春藤盟校和其他頂尖私立大學,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開始申請公立大學,尤其具有良好學術聲譽且性價(jia) 比高的學校。這與(yu) 報告中提到的公立大學申請人數首次超過私立大學的趨勢相吻合。這種趨勢與(yu) 美國學生的選擇變化相似,表明全球範圍內(nei) 的學生都在更加關(guan) 注學費和生活成本。
//標化成績提交情況
5-1 大學對標化考試要求的變化
疫情對於(yu) 美國大學招生政策產(chan) 生的最大影響之一,就是靈活提交標化成績的招生政策得到廣泛采納。
自2019-2020年以來,強製要求提交標化考試成績的Common App成員大學比例發生了巨大變化。
2019-2020申請季,大約55%的Common App成員大學強製要求申請者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
2021-2022申請季,這一比例大幅下降至11%
2021-2022申請季,這一比例進一步腰斬,下降至僅(jin) 5%。
2023-2024申請季,這一比例再次下降,隻有4%的成員大學要求提交考試成績。
5-2 申請者報告標化成績的行為(wei) 變化近年來,選擇提交標化成績的早申請學生所占比例分別為(wei) 78%(2019-2020)、44%(2020-2021)、48%(2021-2022)和47%(2022-2023)。
自2021年以來,不交標化成績的人數漲幅遠遠高於(yu) 提交標化成績的申請者。2023-24年申請季,不提交標化分數的學生達到了795,875人,較上一年增加了10%。相比之下,提交了標化分數的學生僅(jin) 有629,208人,增長率僅(jin) 為(wei) 3%。
隨著2024-2025申請周期,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恢複標化要求,這一趨勢可能會(hui) 發生變化,選擇提交標化分數的申請學生人數和占比有望大幅回升。
//未來申請趨勢預測
6-1 申請的多樣化
未來幾年,申請的多樣化趨勢將會(hui) 繼續加強。學生們(men) 不僅(jin) 僅(jin) 關(guan) 注排名靠前的學校,而是更看重學校的實際教育質量、經濟援助政策和職業(ye) 前景。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性價(jia) 比將成為(wei) 越來越重要的考慮因素。
6-2 國際學生的分布變化
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可能會(hui) 繼續受到美國國內(nei) 外的政策變化、教育成本和全球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繼續多國申請,而不僅(jin) 限於(yu) 美國的大學。多國選擇策略可能會(hui) 成為(wei) 新常態,這也促使美國高校在國際招生策略上更加主動和靈活。
6-3 虛擬現實技術應用的影響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入應用,在線課程、混合學習(xi) 等新型教育模式可能會(hui) 對未來的留學申請產(chan) 生深遠影響。這可能導致部分學生選擇先進行在線學習(xi) ,再決(jue) 定是否需要赴海外留學,從(cong) 而減少整體(ti) 申請量,或改變傳(chuan) 統的申請時間節點。
總體(ti) 來說,2023-2024的申請趨勢顯示出教育選擇的日益多樣化和全球化。
在未來,學生和家庭將越來越關(guan) 注經濟效益和多樣化的教育路徑,高校需要調整策略以應對這些新的趨勢和挑戰。
對於(yu) 國際生特別是中國學生來說,未來幾年可能會(hui) 出現更複雜的申請格局,中國學生的申請策略也需更加靈活多變。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