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了世界頂尖的7所學校——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以及劍橋大學(簡稱哈耶普斯麻牛劍)今年424份錄取學生offer後,上周四,機構的線上講座與(yu) 大家分享了數據洞察與(yu) 深入分析。
錯過了這場講座別擔心,今天S老師就總結回顧講座中的幹貨,帶大家一起回顧講座中的重點,希望對同學未來備考有所幫助。
錄取情況研究請聽題!
1、被頂尖名校錄取的優(you) 秀學生畫像是什麽(me) 樣的?
2、錄取學生的履曆有什麽(me) 樣的共同點?他們(men) 在招生官眼中的亮點是什麽(me) ?
3、英美本科在理科和文科的錄取上有什麽(me) 差異?不同學科的offer數量呈現怎樣的特點?
4、標化/語言、各類競賽、課外活動、運動、夏校……優(you) 秀學生不同類型“加分項“在錄取學生中的比重分布如何?哪類“加分項“在學生簡曆裏呈現的次數最多?這些數據如何指導我們(men) 分配時間精力?
5、和美高生相比,國內(nei) 高中生是否有自己獨特優(you) 勢?怎樣充分發揮優(you) 勢?
……
424份offer純技術分析,哈耶普斯麻牛劍到底看重什麽(me) ?
分析數據,我們(men) 從(cong) 分2個(ge) 維度來看:
1、名校offer學生群體(ti) 整體(ti) 情況如何?
2、名校offer學生群體(ti) 學習(xi) 層麵有什麽(me) 異同?
先看第一個(ge) 維度:錄取學生整體(ti) 情況
名校offer學生群體(ti) 整體(ti) 情況
Offer數量分析
首先是對我們(men) 所能收集到的424份offer數量的分析。
統計範圍為(wei) 收到7所頂級名校(哈普耶斯麻牛劍)的中國學生(包括極少擁有外國國籍的中國學生)。offer的數量和各學校實際錄取人數並不是完全匹配,統計中的學霸有可能手握多個(ge) 名校offer。
其中哈佛和耶魯分別是14和12份,相對比較少;普林斯頓、斯坦福還有麻省理工向中國學生發出二三十份offer,牛津和劍橋是向中國學生offer發出數量最多的,遠高於(yu) 其他五校。在我們(men) 統計的424份裏,牛津有181份offer,劍橋有130份offer。
理工科與(yu) 文科對比
其次是錄取學生的學科分類/專(zhuan) 業(ye) 分析:
部分學生offer未體(ti) 現學科,我們(men) 以“未知”數據表示,對英國(牛劍)和美國(哈普耶斯麻)分別做了統計。
刨除掉未知的部分,對於(yu) 其中已知專(zhuan) 業(ye) offer進行歸納,可以發現去牛津、劍橋這兩(liang) 所學校的理工科學生占了絕大多數,比例達到84%左右。
哈普斯麻幾所學校相對來說沒有牛劍那麽(me) 多,但是要說明其中MIT和斯坦福作為(wei) 傳(chuan) 統理工科強勢的學校拉高了比例。在實際頂尖的美本申請裏,總體(ti) 來說文理科專(zhuan) 業(ye) 是相對均衡的。
當然,其中還包括小眾(zhong) 學科,如藝術等都歸入了非理工科數據中。在文理科選擇這個(ge) 話題下,英美兩(liang) 個(ge) 方向區別相對較大。
英美方向錄取對比
再說統計offer中錄取生源的情況。
哈普耶斯麻對國內(nei) 高中學生的錄取比例隻占到了30%,也就是說,其中大量offer是發給了美高的學生,還有極個(ge) 別加拿大、歐洲或新加坡高中的申請學生。
牛劍則相反,統計到的兩(liang) 三百份offer絕大多數發給了國內(nei) 學校的學生,個(ge) 別錄取生源來自美高、新加坡等地。
當然我們(men) 的統計數據並不完整,英國高中升牛劍的數據並未完全統計在其中,因此在分析上會(hui) 和實際情況存在偏差。但相對來說,英美在錄取生源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機構的L老師分析,英美在錄取生源上的偏差可能來自①學校招生的偏好,對學術或課外活動的重視程度②客觀環境因素影響。
Offer生源地域分布
仔細拆分了收到名校offer的國內(nei) 學生的地域分布:
數據上看,上海offer占了絕大多數,基本上占了總體(ti) 的1/3,其次是廣東(dong) 省,緊接著是北京。
從(cong) 城市來講,上海、北京、深圳和南京占據了2/3的這七所名校offer數量。
當然,這裏的地域是學校所在地,不是說學生來自於(yu) 這些地方。北上深作為(wei) 一線城市,其國際學校與(yu) 國際學生群體(ti) 基數的存在也決(jue) 定了拿到offer的機會(hui) 更多一些,其他省市的比例大致接近。
做個(ge) 小結:
offer數量上牛劍遠超哈普耶斯麻,錄取生源上北上廣深依舊是主力群體(ti) 。英國兩(liang) 所頂級名校的理工科offer比例更高,且國內(nei) 高中生錄取比例更高;美國五所頂級名校在文理科上的offer數量相對均衡,國內(nei) 高中生錄取比例遠小於(yu) 美本錄取。
那麽(me) 名校錄取都關(guan) 注學生們(men) 哪些方麵的能力與(yu) 特質呢?要回答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來看第二part!
名校offer學生群體(ti) 學習(xi) 層麵特點
名校錄取學生在學術與(yu) 成長經曆背後存在差異和共識。我們(men) 非常在意學生對自己申請過程的複盤(點擊查看名校學生共性盤點),他們(men) 在錄取後的采訪中通常會(hui) 提到自己認為(wei) 能夠拿到offer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排名。
排除個(ge) 人DIY和機構輔導的文書(shu) 這項因素,我們(men) 對424份錄取offer中能夠找到學生自述或采訪的文章進行了詞頻分析。
影響申請因素的重要性排名
首先,學生們(men) 普遍認為(wei) 最重要的因素是學校的學術成績,排在第二的則是學科或者說學術的競賽。
第三是筆試和麵試,而筆麵試的重要性對於(yu) 牛劍學生來說是尤為(wei) 突出的。
第四是體(ti) 育運動,體(ti) 育運動這一影響錄取的因素對於(yu) 美本的學生來說,重要程度僅(jin) 次於(yu) 學科競賽,或者說與(yu) 學科競賽的重要性不相上下。
排在最後的是校內(nei) 外的社團活動或社會(hui) 實踐活動、科研論文等學術研究,標化和語言則相對排在最後。
英美方向的申請差異
盡管如此,在英美兩(liang) 個(ge) 方向,申請因素的重要性排名相對有差異,整體(ti) 分析後,我們(men) 又分析了學生關(guan) 於(yu) 高中學科重要性排名的討論。
在數據上424分offer絕大多數偏理理工科,因此提到的詞頻理科也相對占優(you) 。文學課在詞頻分類時則歸入英語課中。
絕大多數同學提到,數學是最為(wei) 重要的學科,其次是物理、化學,之後是經濟、商科。走文科和藝術方向的學生Case中也對數學的重要性有所提及,對部分文科生與(yu) 藝術生來說,數學也是他們(men) 首選的需要被重視的學科。
在講座中機構L老師分析了Jefferson、Brain兩(liang) 位被牛劍錄取的同學的訪談,都將數學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數學是一個(ge) 可以想到的萬(wan) 花筒一樣,觀察世界學科奇妙有趣聰明,充滿了神秘感。”
對此L老師分析了原因:
①學習(xi) 數學培養(yang) 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在任何一個(ge) 領域都有效,
②數學的準確無瑕和極度抽象特點可能比較契合錄取學生群體(ti) 的個(ge) 人性格。
其次,對比英美兩(liang) 個(ge) 方向,由於(yu) 美國哈普耶斯麻申請的文科生統計數量比英國的牛劍要多,所以文學、經濟和商科也被放在了相對更重要的位置上。
學霸都參加哪些學科活動或競賽?
總體(ti) 來說,數學競賽的參與(yu) 度遠超其他所有競賽,排名第二的是經濟和商業(ye) 類的比賽,屬於(yu) 商科申請的學生必選項。
在學生廣泛選擇的數學競賽中,我們(men) 也對詞頻進行了統計與(yu) 排名,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美國的AMC/AIME,其次是英國的UKMT,第三是加拿大的Euclid。AMC的參賽人數遠超其他賽事。
L老師認為(wei) ,我們(men) 要用客觀的目光看待競賽這件事。頂尖的大學申請,並不一定是某一科競賽起決(jue) 定性作用,也並不一定是數學競賽。學科競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可以從(cong) 側(ce) 麵向大學證明你在高中階段是否學有餘(yu) 力,是否具備優(you) 秀的學習(xi) 能力。
學霸的夏校選擇
在展示學生學有餘(yu) 力這個(ge) 角度看,我們(men) 重點分析了夏校項目。
頂尖名校,特別是去到MIT的學生,80%都是提到自己的夏校經曆。424份offer中,提到夏校的學生占據20%左右,但提及夏校的同學裏58%的同學是提到是數學的夏校:包括Ross, SUMAC,Awesome Math等。
影響申請的三大要素:興(xing) 趣是核心!
最後,我們(men) 分析一下主觀因素。在學生眼中,究竟是自己什麽(me) 樣的特質讓他能夠有機會(hui) 拿到offer?
首先是興(xing) 趣,其次是思考,這個(ge) 思考是主動的思考,第三是積極主動的態度。
我們(men) 從(cong) 學生身上看到的共性是,他們(men) 並不是為(wei) 了想被頂級大學錄取而去必須去做什麽(me) 競賽、科研,他們(men) 的選擇大都不是特別功利性的出發點,而是因為(wei) 他的熱愛、他的興(xing) 趣,驅使自己變得更喜歡這個(ge) 科目或者說學得更好,進而發現自己學有餘(yu) 力,能夠進一步的去探索挖掘這個(ge) 學科或者專(zhuan) 業(ye) 的往後的一些東(dong) 西,最終呈現在我們(men) 麵前的結果是,競賽成績很優(you) 異,科研很厲害。
這也是L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認識到的因果關(guan) 係,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發現自己的興(xing) 趣,確認自己熱愛的未來。
綜上,S老師用L老師講座裏的話總結:
這些成功拿下頂校offer的學子,都有著很強學術能力,這是所有人都共同擁有的,最終的錄取都離不開學生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家長師生的共同助力。
但是我們(men) 認為(wei) 最重要的、最核心的要素是源自學生內(nei) 心的渴望,以及他們(men) 的確也有天賦,還有日積月累的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