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是在2023-24申請季斬獲 劍橋大學 自然科學專(zhuan) 業(ye) (生化方向)offer的陸同學,他說:“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01、課程設置的靈活性是我選擇劍橋自然科學的原因
我申請的是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zhuan) 業(ye) 。記得第一次認識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就是通過觀看JT的大學專(zhuan) 業(ye) 介紹視頻。當深入了解自然科學的課程設置後,我便下定決(jue) 心:“就是它了”!
我覺得相較於(yu) 其他專(zhuan) 業(ye) 來說,劍橋自然科學最大的優(you) 勢在於(yu) 可選擇範圍非常廣泛。提供了來自16個(ge) departments的課程,不僅(jin) 包含生物、化學、物理等基礎學科,還涉及動物學、植物學、遺傳(chuan) 學、藥理學、神經科學等一係列學科,很適合像我一樣想要花更多時間確定自己未來具體(ti) 發展方向的學生。
圖片來源 劍橋大學官網
我可以在第一年大學課程中通過整體(ti) 學習(xi) 進一步了解生物、化學中不同的學科的內(nei) 容,隨後在第二、第三年再具體(ti) 決(jue) 定自己最感興(xing) 趣的一門學科。結合這些因素,最終我將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zhuan) 業(ye) 定為(wei) 了理想目標。
圖片來源 劍橋大學官網
02、多與(yu) 老師們(men) 溝通自己的想法 結合想要表達的內(nei) 容反複打磨問數
我的文書(shu) 成稿思路是圍繞著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展開撰寫(xie) 的。這條中心法則指的是由DNA到RNA到蛋白質的過程。當時在和文書(shu) 老師一起整理完各種不同類型PS素材後,我發現自己的素材和經曆基本上都與(yu) 中心法則中的幾種生物分子相關(guan) ,於(yu) 是就將文書(shu) 的寫(xie) 作方向確定了下來。
在PS文書(shu) 的寫(xie) 作與(yu) 修改過程中,多聽取校內(nei) 外老師們(men) 的建議,通過不同的視角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之前忽略的細節,收獲新的寫(xie) 作思路。不過也有可能會(hui) 遇到修改意見不同的情況,我的心得是結合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ei) 容去權衡調整的方向,畢竟PS文書(shu) 是沒有完美答案的,在這個(ge) 過程中多和老師們(men) 溝通交流,重要的是讓老師們(men) 了解到自己真實想法後,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將它們(men) 融入進文書(shu) 。
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像這樣反複打磨修改是很正常的,包括我自己在內(nei) ,周圍的人也都修改了十幾稿,雖然這個(ge) 過程很磨人,但為(wei) 了將自己最滿意的文書(shu) 呈現給大學招生官,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03、學術經曆與(yu) 素材的積累是文書(shu) 寫(xie) 作的基礎
正所謂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學術經曆與(yu) 素材的積累是PS文書(shu) 寫(xie) 作的基礎,這裏給大家分享一本我喜歡的生物相關(guan) 書(shu) 籍:Matt Ridley的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對生物感興(xing) 趣的同學可以通過這本書(shu) 了解到有關(guan) 人類每一條染色體(ti) 的部分作用,以及圍繞著某種染色體(ti) 所發生的趣事。我認為(wei) 這本書(shu) 十分適合作為(wei) 對生物、分子生物學的興(xing) 趣啟蒙讀物。
除了閱讀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外,我還在JT升導的推薦下參加了生物方向的暑期科研項目,不僅(jin) 學到了有關(guan) DNA的知識,通過在實驗室裏實習(xi) 的機會(hui) 了解到了組蛋白的一些奧秘,還在實驗的過程中學會(hui) 了操作PCR、凝膠電泳、Western Blot等方法。經過一係列的動手實踐,增長了許多專(zhuan) 業(ye) 學術知識,也讓我對自己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這我也第一次接觸並撰寫(xie) 出了一篇正式的學術文章,在這個(ge) 過程中的收獲不單單為(wei) 文書(shu) 素材添磚加瓦,也給未來的大學學習(xi) 打下了更為(wei) 紮實的學科知識基礎。
04、多做模擬麵試 日常口語練習(xi) 組織清晰思路 保持輕鬆心態
我在平時的模擬麵試中還是比較自信的,口語和專(zhuan) 業(ye) 知識方麵也沒有出現過什麽(me) 大問題。備戰麵試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有時說出來的答案是下意識脫口而出的,沒有給自己留足夠思考的時間,導致回答的邏輯還不夠清晰,一旦自己說錯了便會(hui) 慌亂(luan) 陣腳,措辭和思路更加含糊不清了。所以在正式麵試之前,我進行了大量的參加模擬麵試以及日常口語的練習(xi) ,來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
劍橋麵試應該是在我申請過程中最出乎意料的一個(ge) 環節。我遇到的麵試官們(men) 沒有自己之前想象中那麽(me) 得嚴(yan) 肅,正式麵試的氛圍是比較輕鬆的,這讓我能夠更加自由地表達觀點。
正式麵試時,其中一位麵試官是研究基因的教授。我提到了之前非常感興(xing) 趣的一個(ge) 學術話題,緊接著我們(men) 就根據這個(ge) 話題開始了相關(guan) 探討。花了大約15分鍾左右的時間,我們(men) 以近乎聊天的形式討論完後,接著教授訊問了我一個(ge) 生物方向的學術問題,隨後結束了麵試。
還有一位麵試官是研究進化的教授,同樣是以比較輕鬆的聊天方式進行的。在我提到了之前讀過的一本書(shu) 後,教授也跟我討論了很多關(guan) 於(yu) 書(shu) 中內(nei) 容的看法。總的來說,兩(liang) 場麵試的氛圍並沒有像我事先想象的那麽(me) 緊張嚴(yan) 肅,反倒是收獲了兩(liang) 段與(yu) 學術“大佬”愉快交流討論的經曆。
我認為(wei) 同學們(men) 在麵試時可以盡量保持放鬆的狀態,展現自己學術知識的同時,去和教授主動交流,不要因為(wei) 擔心說錯話而太過緊張。畢竟麵試官們(men) 尋找的是實實在在的學生,而不隻是一個(ge) 答題機器。
關(guan) 於(yu) 麵試準備,我的心得就是平時多用英語交流,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多參加模擬麵試,提前適應麵試的考察形式。確保自己在應對麵試官的問題時,能夠短時間內(nei) 在腦海裏組織好思路和語言,並且條理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05、下定決(jue) 心開始執行 每踏出一步都是進展
申請季確實是一場考驗,而我能給出的建議相信大家已經耳朵聽出繭子了:注意掌握自己的時間。這裏要偷偷向老師道歉,作為(wei) 一個(ge) 重度拖延症“患者”,申請季這幾個(ge) 月不僅(jin) 讓自己痛苦不堪,還讓老師們(men) 追在我屁股後麵督促完成了很多沒掌握好時間規劃的事情。一邊完成學校裏的作業(ye) 、IB的IA,一邊還在半夜趕著英美文書(shu) 的DUE。(白天在幹嗎?經常因為(wei) 沒有提前做好規劃荒廢了)。所以作為(wei) 過來人,我能給出的最好建議就是:清楚每一各階段的主要目的,做好時間規劃,不管再怎麽(me) 忙也要注意好好休息!
對我來說最大的困難好像都是“開始”,不論是開始動筆寫(xie) PS、開始為(wei) 筆試刷題、還是開始模擬麵試練習(xi) 。麵對這些問題,我唯一解決(jue) 方法就是:“下定決(jue) 心,開始執行”,不要陷入完美主義(yi) 的陷阱,不必擔心自己寫(xie) 不出好的PS文書(shu) ,或是在筆試上遇到障礙就卻步不前。事實上,隻要勇敢地邁出開始的那一步,之後每踏出一步反而都是進展。
最想感謝我的家人和同學。爸爸、媽媽還有妹妹在申請季中承受了太多來自我的壓力,以至於(yu) 在畢業(ye) 後放假時大家都一致覺得我“變得好商量很多“。感謝爸媽對我的包容,沒有把拖延症屢教不改的我“請”出家門。
很感謝幾位一起奮鬥在申請季前線的同學。大家在一起互相讀PS、提供修改意見、刷題學習(xi) 的時光,就像是戰友並肩作戰一樣刻在我的腦海裏,希望大家都前程似錦!
在申請G5的過程中,從(cong) 一開始選學校定誌願、參加學科思維挑戰,到後來準備文書(shu) 、筆試、麵試,校內(nei) 外的老師們(men) 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但凡有一步缺了老師們(men) 的幫助,很有可能就拿不到這封劍橋的offer。分享的最後,祝願學弟學妹們(men) 可以順順利利度過申請季,拿到自己夢校的offer!
*以上內(nei) 容來自個(ge) 人經曆,僅(jin) 用於(yu) 經驗交流分享,無任何商業(ye) 推廣意圖。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