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哥大錄取的普通學生都具備哪些核心能力?

大獎、非牛娃,真正我們(men) 身邊都有的普通孩子們(men) 能拿到申請好結果,到底有沒有什麽(me) 規律?

來自北京高中,剛剛在早申階段拿下達特茅斯錄取的機構M同學,無夏校、無大獎、無“高大上”活動,但她將看似“平凡”的課外活動做到極致,加上高度貼合的申請形象及真誠文書(shu) 成功打動了招生官; 還有同樣來自北京高中,在早申收到哥大offer的機構X同學,和來自上海,獲得全美第四頂尖文理學院斯沃斯莫爾錄取的機構D同學,兩(liang) 個(ge) 孩子同樣都沒有國際大獎、頂尖夏校,但她們(men) 個(ge) 人特質都非常鮮明,並且在與(yu) 她們(men) 的交談包括申請過程中,你能夠明確感受到她們(men) 各方麵能力擁有極高的成熟度。

另外還有上個(ge) 申請季成功進入哈佛大學的機構A同學,他就讀於(yu) 加拿大公立學校,沒有AP課程,也沒有硬核的競賽成績,但他致力於(yu) 各類公益組織、平權活動,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和領導力的學生領袖。

名校offer是水到渠成 並非終點

回過頭來看這些孩子們(men) 的申請材料,他們(men) 都有自主性的課外活動、獨特的性格特質、開創屬於(yu) 自己的賽道、成熟表達的文書(shu) 、現階段明確的目標、讓整個(ge) 社會(hui) 變得更好的願景和努力........絕不是直接粗暴“閃瞎眼”的履曆堆砌、或大獎拿到手軟、論文和研究成堆,或文理藝體(ti) 全麵開花。

畢竟最終短短十幾頁的申請材料是每個(ge) 孩子多年成長經曆、人格完善、三觀培養(yang) 、能力鍛煉過程的集中體(ti) 現,而這也正是招生官最想在申請者身上了解和確認的: 你究竟是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 你是否真正做好準備步入這所大學,開始這一人生的重要旅程? 你未來是否能夠在這裏獲得自我成長、也為(wei) 母校發展甚至整個(ge) 社會(hui) 做出貢獻? 美國大學招生官在尋找的,永遠不是單純好看的量化履曆,或者“高分低能”的學習(xi) 機器,而是一個(ge) 真正為(wei) 大學教育做好準備、一個(ge) 心智和能力達到一定成熟度的立體(ti) 的“人”。

因此名校的錄取通知書(shu) 其實隻是申請者全方位能力“Ready”(準備好了)後水到渠成的果實,而這樣的孩子我們(men) 也能夠預想到,他們(men) 在大學甚至更遠的人生未來,都能夠持續綻放出更大的光芒!而這些核心能力也將成為(wei) 他們(men) 可以應用於(yu) 人生任何階段,最寶貴且不斷增值的“虛擬”財富。  

有兩(liang) 位上個(ge) 申請季成功拿到JHU和哈佛錄取的機構學員媽媽也分享了孩子能力提升帶來的受益:

機構JHU錄取學員D同學媽媽

“多年的能力成長帶給孩子的受益也在他進入大學後體(ti) 現出來,兒(er) 子作為(wei) 大一學生,成為(wei) 了校報編輯,也是大一就取得實驗室助理資格的個(ge) 位數學生之一。在課業(ye) 壓力之餘(yu) ,仍可找到讓自己享受的樂(le) 趣,我是特別欣慰的。”

機構哈佛錄取學員A同學媽媽

“不管孩子有沒有申請到夢校,這段經曆都非常值得,因為(wei) 孩子養(yang) 成的習(xi) 慣、看過的世界,和學到的技能都對將他一生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

升學和人生都需要的底層核心能力修煉

那麽(me) 如何去幫助孩子修煉這些能力呢? 關(guan) 鍵是讓孩子有自主探索的機會(hui) 和時間,才會(hui) 激發他的韌勁,最終達到自我能力和人格的成長完善。

一是讓孩子自主探索

其實很多高中或剛入大學的學生常常提到“迷茫感”,即對於(yu) 自己的未來沒有一種期待和期盼,做事情沒有動力,甚至嚴(yan) 重的會(hui) 產(chan) 生厭學、厭世和一些心理問題。

正向心理學之父,塞斯曼教授通過研究發現——當我們(men) 找到人生的意義(yi) ,並且我們(men) 同時向著這個(ge) 目標前進,我們(men) 更容易有幸福感和充實感。

那麽(me) 如何尋找目標呢?這時候就需要父母放手,把主動權交到孩子的手中,讓孩子自己進行探其人生熱情的所在,因為(wei) 隻有當孩子自己真心熱愛一件事情,他們(men) 才能通過尋找到內(nei) 心的驅動力,激發自己的毅力和恒心,收獲成功和幸福。

二是給孩子探索的機會(hui)

人往往會(hui) 被禁錮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身處“信息孤島”卻以為(wei) 這也許就是整個(ge) 世界的樣子。 隻有當我們(men) 有機會(hui) 遠離習(xi) 以為(wei) 常的生活環境,接觸到不一樣的信息和機會(hui) ,擴大自己的的視野,才會(hui) 發掘人生的多樣可能性。  

比如現在科技和智能化所帶來的新興(xing) 職業(ye) 每天都在萌生,生物科技投資,機器和自然語言學習(xi) ,人工智能輔助教育等領域極度缺乏人才,也許孩子會(hui) 對某一方向極度感興(xing) 趣並且十分有天賦,但試想如果他從(cong) 來沒有機會(hui) 和渠道去知道和了解,那人生可選擇性和範圍就被大幅度局限了。

三是給孩子探索的時間

往往我們(men) 在教育中太偏向於(yu) 加速式學習(xi) ,花重金打造高等高端教育,但是我們(men) 往往忘記了時間也是一種投資。 教育學中有一個(ge) 概念叫“Slow Learning”,意思不是學生學的慢,而是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慢慢學,動手學,深度學,而不是加速進行的把能應試的概念學好了就往前走。 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有的國內(nei) 學生到了國外大學會(hui) 學習(xi) 吃力,因為(wei) 國內(nei) 拔苗助長的學習(xi) 方式注重強調了思維方式的理論性而非思辨性。

四是如何達到“韌勁”

賓大的達克沃斯教授提到一個(ge) 叫做Grit “韌勁”的概念。 她調查了所有領域的精英,從(cong) 美國房地產(chan) 到華爾街投行,再到美國西點軍(jun) 校,去尋找這些精英中的共同點。 在研究了20多種不同因素後(性格,家庭,教育程度等等),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有韌勁。  

這個(ge) 韌勁其實是結合了三點:一個(ge) 是有一個(ge) 長期的,與(yu) 自我認知緊緊相連的目標,二是對一個(ge) 持久目標的熱情,三是對一這個(ge) 目標的恒心。有了這三點就可以達到一個(ge) 韌勁的狀態。

而Baret scholars間隔年(Gap Year)全球壯遊之行項目將會(hui) 是一個(ge) 讓孩子擁有時間、機會(hui) 去進行自主探索、發掘韌勁的絕佳機會(hui) 。在200多天的時間裏,他們(men) 將在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七大地域進行深度遊訪,找到自己人生的熱情和價(jia) 值所在,同時鍛煉並提升多方麵的技能。

對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它可以是一段豐(feng) 富的學術背景提升經曆,也可以是一次幫助身處迷茫期孩子的自我探索旅程,為(wei) 孩子們(men) 的升學和人生一起助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S經濟:如何寫好evaluation (iii)

下一篇

2024U.S. News排名不發了?真相來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