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皆學霸”的美本申請時代,“SAT 1500+被Top 30連環拒”的案例,準留學家庭已經見怪不怪了。
留學圈開始流傳(chuan) 這麽(me) 一句至理名言:“好看的分數千篇一律,出彩的背景萬(wan) 裏挑一”。似乎大家都達成共識——
衝(chong) 刺美本頂尖名校,拚的就是活動!
但不得不說,很多同學和家長對活動存在諸多疑問和誤區。例如,不知道高中階段參加多少項活動才“恰到好處”,不清楚電子遊戲能否列入活動列表......對此,美國大學教育網站college confidential收集整理了6個(ge) 有關(guan) 課外活動的典型疑問,並給出了權威回答,9-11年級的準留學家庭非常值得參考!
1、課外活動的數量會(hui) 影響被美國名牌大學錄取的幾率嗎?
“我有7項課外活動:爵士樂(le) 隊、教會(hui) 樂(le) 隊、個(ge) 人樂(le) 隊、編曲、越野、校刊、編程。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歡音樂(le) 、運動、新聞和計算機科學。
那麽(me) ,興(xing) 趣廣泛會(hui) 對申請大學起到反作用嗎?隻是出於(yu) 好奇加入的校刊編輯部,是否要放棄呢?另外,“過於(yu) 容易”獲得校刊編輯和爵士樂(le) 隊隊長的“職位”,還有必要把它們(men) 列入活動清單中嗎?”
解答
美國大學招生官對課外活動有長期投入的學生更感興(xing) 趣,不會(hui) 喜歡那些吹噓自己有一長串活動,但沒有實際產(chan) 出的學生。
因此,在不影響GPA和健康的情況下,你能為(wei) 之長期投入精力和熱情開展的課外活動都不必放棄。
但有些活動,如果在你自己看來都僅(jin) 僅(jin) 是為(wei) 了獲得一個(ge) “領導”的頭銜,建議可以舍棄。比如,校刊和爵士樂(le) 隊這兩(liang) 項活動。
精英大學的“申請大軍(jun) ”中,樂(le) 隊隊長和校刊編輯不計其數,這類活動並不能在名校錄取時起到關(guan) 鍵作用。因此,如果自己喜歡,可以做;如果為(wei) 了申請,大可不必。
這7項活動中,最獨特的當屬編程,但也僅(jin) 僅(jin) 是能夠吸引到招生官的目光而已。
建議學生可以更富有創造性地將編程和個(ge) 人興(xing) 趣結合起來,例如開發一個(ge) “爵士樂(le) 愛好者升學聯盟”主題網站,為(wei) 全球各地愛好爵士樂(le) 的高中生提供分享音樂(le) 、趣聞、大學推薦等話題的窗口。如此這般,還能幫助自己展現招生官青睞的社會(hui) 責任感、創造力、邏輯能力等綜合素質。
另外,如果你的體(ti) 育特長優(you) 秀到能獲得大學教練的關(guan) 注,那麽(me) 建議多投入些精力在體(ti) 育上,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很好的加分項。
2、高中三年沒有任何課外活動夢校錄取還有戲嗎?
“我已經身處申請季了,我沒有任何一項課外活動,沒有加入過任何社團或俱樂(le) 部。我隻是經常和朋友一起打網球、玩飛盤,打高爾夫,能把這些列入活動清單嗎?
另外,我也會(hui) 照顧弟弟,喜歡烘焙,這能算活動嗎?會(hui) 不會(hui) 有點牽強?”
解答
坦率地說,校內(nei) 俱樂(le) 部和運動隊這類千篇一律的課外活動,早已不能引起招生官的重視了。因此,烘焙、分擔家務、飛盤運動等活動非常值得列入活動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適當的語言描述,讓自己的活動列表顯得更加“高大上”。比如,可以用“Experimental pastry chef for family guinea pigs(宅家甜點小白廚師)”替代“ Baking(烘焙)”二字。
3、清一色的“校外”活動會(hui) 不會(hui) 影響申請?
“我是一名高三學生,GPA 4.1(加權)、SAT 1490、11門AP。擔任過夏令營輔導員,參加吉他課,每月在教堂演奏一次吉他,每月參加教堂舉(ju) 行的社區服務等。
我打算申請規模比較大的州立大學,如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弗吉尼亞(ya) 理工大學等。根據CDS數據,這些大學通常會(hui) 把課外活動列為(wei) “考慮”或“重要”,而我沒有校內(nei) 活動會(hui) 不會(hui) 有些‘危險’?”
解答
鑒於(yu) 這位同學成績優(you) 異、課外活動新穎,以及目標大學規模大、錄取競爭(zheng) 相對友好等因素,其被錄取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盡管活動清一色是校外活動,但不會(hui) 對錄取有負麵影響。
圍繞這位同學的背景,在填寫(xie) 活動列表時,有以下2點建議:
- 非“典型”活動可以列入活動列表,比如吉他課。無論是在家練習還是在教堂演湊都可以進行說明。如果有其它個性化特長也可以列舉,比如寫作、烹飪、露營等。
- 沒有必要解釋為什麽沒參加校內活動,而是要關注在已經做的活動上並凸顯自己的特質。
正如我們(men) 強調多次,招生官看到千篇一律的校刊、模擬聯合國社團、西班牙語社團等活動已經厭倦不堪。然而,一個(ge) 在教堂裏演奏吉他的經曆卻能讓人耳目一新。
其實,讓招生官看到你的人際交往能力、有效利用閑暇時間的能力會(hui) 對錄取助益頗多!
4、電子遊戲算不算課外活動?
“我兒(er) 子非常優(you) 秀,高中成績幾乎全A,唯一讓我苦惱的就是他酷愛打遊戲。他從(cong) 不參加任何課外活動,不踢球、沒有聚會(hui) 、沒有校內(nei) 比賽。
正值申請季,他想把遊戲當作申請文書(shu) 的選題,並把參加過的遊戲比賽列入活動列表。請問,在他想主修教育且不修任何與(yu) 遊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前提下,在申請材料中如此大加著墨於(yu) 遊戲會(hui) 不會(hui) 被拒?”
解答
總所周知,美國大學在招生審核過程中采取整體(ti) 評估(Holistic Admissions)的錄取策略。
整體(ti) 評估最大的優(you) 勢在於(yu) ,能幫助招生官基於(yu) 廣泛而多樣的因素評估申請者的能力及個(ge) 人特點。具體(ti) 落實到錄取審核中,會(hui) 考量以下5大因素:
01,客觀的學術成績(GPA、AP等);
02,主觀的學術和能力材料(推薦信、文書(shu) 、麵試等);
03,課外活動(學術/非學術);
04,特殊的才華和天賦,能夠滿足大學不同部門的需求;
05,學生所處的社會(hui) 背景,學校課程和文化環境的具體(ti) 情況。
從(cong) 學生背景看來,雖然學術成績很優(you) 秀,但隻有一項關(guan) 於(yu) 遊戲的活動,對錄取名校來說是比較“危險”的。
先說文書(shu) 選題,把電子遊戲作為(wei) 主題並不是不可取,關(guan) 鍵在於(yu) 內(nei) 容質量。比如,對遊戲的熱情是否引導學生有其它事物有新追求?從(cong) 中有哪些反思?
再者,熱愛遊戲的同學想主修教育比較容易引發招生官好奇。比如,為(wei) 什麽(me) 學生想主修教育?他在學校有無當過誌願者輔導其它學生或者幫助老師的經曆?疫情期間,有無幫助過學生們(men) 解決(jue) 教育相關(guan) 問題?如果能夠挖掘出來這些素材,會(hui) 對錄取更加有幫助。
然而,如果該學生是為(wei) 電子競技運動員,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wei) ,有些大學為(wei) 招募優(you) 秀的電子競技運動員,甚至會(hui) 提供高額獎學金。
但盡管如此,還是建議活動單一的申請者,在文書(shu) 寫(xie) 作中向招生官表達自己在其它方麵的興(xing) 趣、經曆和想法。
5、全藝術類課外活動會(hui) 影響申請工科強校嗎?
“我的GPA和SAT成績並不輸其它工科申請人,但我在CA網申係統上填寫(xie) 活動列表時才意識到,我的課外活動大多是音樂(le) 、戲劇或音樂(le) 劇相關(guan) 的,與(yu) 我的目標專(zhuan) 業(ye) (土木工程)並不匹配。這會(hui) 影響我申請工科強校嗎?”
解答
隻能說錄取不太樂(le) 觀。
正如前麵回答所提到的,在眾(zhong) 多工科申請人清一色的數學奧賽、機器人俱樂(le) 部活動中,這位同學的課外活動顯得很特別,容易令招生官眼前一亮。
但同時,招生官也會(hui) 衡量該同學對工科的興(xing) 趣是否真誠,甚至會(hui) 考慮其能否完成難度很高的工科學術課程。
鑒於(yu) 此,建議情況類似的同學們(men) 要在主文書(shu) 、小文書(shu) 充分體(ti) 現自己對學習(xi) 工科的強烈意願。或者在CA網申係統的附加信息部分,提交額外的文書(shu) 補充解釋自己的專(zhuan) 業(ye) 選擇。
另外,建議同學們(men) 盡量挖掘目標專(zhuan) 業(ye) 和興(xing) 趣之間的聯係。例如,在做音樂(le) 劇活動時,發現劇院布景非常複雜,曾主動參與(yu) 設計和布景,從(cong) 而引發了對土木工程的學習(xi) 興(xing) 趣。這對錄取夢校是十分有幫助的。
6、我不是高中校隊成員有必要告訴大學我對某項運動的熱愛嗎?
“我是一名9年級學生,非常熱愛網球,計劃高中每月都要參加USTA全美青少年網球錦標賽,但我不是校隊成員,因為(wei) 我高中網球校隊非常頂尖且很難加入。那麽(me) ,網球能作為(wei) 課外活動嗎?”
解答
先說好的一麵,網球運動是可以作為(wei) 課外活動的。
正如我們(men) 強調多次的,不一定是有考級證書(shu) 或參加比賽拿過獎的特長,才能作為(wei) 課外活動。隻要是自己真正喜歡且有餘(yu) 閑願意做的特長,都可能進階為(wei) 很好的活動。
再說壞的一麵,雖然大學比較重視致力於(yu) 體(ti) 育的申請人,但在招生審核過程中,招生官們(men) 還是會(hui) 著重考慮該申請人是否能為(wei) 自己的校隊做貢獻。
大多數體(ti) 育運動都會(hui) 被招生官認為(wei) 是“好活動”,但並不會(hui) 提高錄取率。
總得來說,無論是成為(wei) 高中校隊的運動明星,還是能在校外比賽中屢獲嘉獎,同學們(men) 都要在申請中凸顯自己與(yu) 大學的匹配度、社會(hui) 責任感以及奉獻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老師有話說
看完以上6個(ge) 有關(guan) 課外活動的問題和回答,老師認為(wei) 有3點需要準留學家庭格外注意:
美本申請,具備長線思維很重要
正如老師強調多次的,美國大學審查的是申請人高中階段所有的經曆和成績。在課外活動方麵,非常看重長久性、係統性和深入性。
希望以此證明學生在學術方麵是有潛力的,是可培養(yang) 的,以及是自己想要的人才。
從(cong) 以上問題和回答中,我們(men) 不難發現不少提問者都是正處申請季的學生和家長。他們(men) 最大的痛點在於(yu) 隻著眼於(yu) 眼前,沒有具備長線思維用於(yu) 好好規劃自己的高中空餘(yu) 時間,“興(xing) 趣-活動-成績”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平衡,因此他們(men) 的大學申請結果往往比較“危險”。
鑒於(yu) 此,老師還是想說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希望準留學家庭一定要提早準備,做好長線規劃,這才是圓夢頂尖名校的不二法門。
課外活動的核心作用是凸顯個(ge) 人能力
很多同學和家長都好奇:到底做多少項活動對錄取夢校會(hui) 有最大助力?參加伟德betvlctor1946獲得獎項是不是錄取Top 30就穩了......
老實說,沒有任何一項課外活動與(yu) 名校錄取結果有完全絕對的聯係。準留學家庭一定要清楚的是,當我們(men) 提到美國大學看重課外活動,其實是說美國大學看重申請人通過活動所體(ti) 現的個(ge) 人能力。
看重的是申請人有無領導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jue) 社會(hui) 問題的能力,以及社會(hui) 責任感等等。
因此,課外活動數量的多少並不重要,也並不是說有高含金量科研競賽,錄取Top 30名校一定就穩了。要學會(hui) 凸顯自己的個(ge) 人能力,才是拿到夢校Offer的關(guan) 鍵。
彰顯個(ge) 性,避免活動背景過於(yu) 同質化
細心的同學和家長或許注意的到了,針對第2、第3、第5項問題的回答中,強調最多的就是——耳目一新的個(ge) 性化活動,能夠幫助申請人在眾(zhong) 多“同質化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事實上,往年成功脆錄前30、甚至藤校的貓頭鷹學員們(men) 大多都有個(ge) 性化活動經曆。比如:
1. 衝(chong) 進耶魯、哥大、威廉姆斯等頂尖牛校的P同學,有做個(ge) 性化活動“二戰黑白照片彩色修複”的經曆;
2. 拿下JHU、UCB等7所名校CS大滿貫的J同學,有做個(ge) 性化活動“用機器學習(xi) 的算法,幫助有言語障礙的小朋友做康複練習(xi) ”的經曆;
3. 被牛津、帝國理工、USC搶著要的T同學,有做個(ge) 性化活動“無限生命公益”的經曆......
鑒於(yu) 篇幅原因,老師今日不能為(wei) 大家詳細解答這個(ge) 名校生必備的“個(ge) 性化活動”到底是什麽(me) 來頭,以及為(wei) 何如此被大學招生官看重。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