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注
V同學來自美國寄宿高中,參加了機構的低年級項目和本科申請項目,在ED階段被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錄取,為(wei) 此我們(men) 專(zhuan) 門采訪了V同學。
問:再次祝賀你拿到哥大的offer,特別為(wei) 你感到開心。可以跟我們(men) 分享下放榜時候的心路曆程嗎?
答:我記得哥大是12月15號那個(ge) 晚上放榜的,而放榜前兩(liang) 天我得了流感,很難受,那時候壓力也很大,然後突然就生病了。當時好像美國東(dong) 部流感都挺嚴(yan) 重的,我當時覺得自己挺慘的,就感覺壓力這麽(me) 大,馬上放榜了,然後又突然生病了。唯一的好處就是因為(wei) 得了流感,比其他同學提前一天放假回家了。因為(wei) 我們(men) 學校是15號那天放假,所以很多同學都是在飛機上、或者回家的路上開榜的。我因為(wei) 提前一天到家了,所以心裏準備做的蠻好的。
我記得很清楚,因為(wei) 哥大的offer是點進去之後錄取的學生會(hui) 先自動播放一段視頻,而不是直接顯示錄取信。所以隻要看到你屏幕黑屏了,就代表錄取了。當時我自己不是很自信,打開前想的是看完結果之後就馬上開始寫(xie) RD的文書(shu) 了。我點開發現竟然是黑屏,我連錄取信都沒有看,就直接跑出去跟家人分享好消息了 !
問:能感覺到你是非常喜歡哥大的,當時是怎麽(me) 決(jue) 定ED哥大的呢?最初有考慮過其他的學校嗎?
答:其實我一直想REA普林斯頓,普林離我們(men) 學校就兩(liang) 分鍾車程,我們(men) 學校曆史上來講也算是普林的feeder school,但近幾年可能因為(wei) legacy等各種各樣的原因錄取減少了。我當時來我們(men) 高中也是因為(wei) 它在普林旁邊,因為(wei) 我一直覺得這種college town的氛圍對自己在校生活和個(ge) 人發展都非常有幫助。因為(wei) 我初中是在美初讀的,在達特茅斯旁邊,所以我讀高中的時候就想延續一下這種學校緊鄰大學的感覺,這樣我自己的意誌也會(hui) 被激發。再就是這邊的學習(xi) 和生活確實都很方便。
申請季的暑假我一直在寫(xie) 主文書(shu) 和普林的文書(shu) ,主文書(shu) 的進展還不錯,但是普林的文書(shu) ,可能也因為(wei) 素材不是那麽(me) 的契合,然後就一直沒有進展。快要遞交申請的時候,我就覺得沒有必要交一份自己不滿意的答卷,也沒有必要一定為(wei) 了REA而遞交一份申請。然後我就開始寫(xie) 哥大的補充文書(shu) 了。
因為(wei) 其實之前我和顧問老師頭腦風暴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個(ge) 故事的素材都準備好了,然後我也利用了一些普林的文書(shu) 想法,再加上哥大的文書(shu) 題目我寫(xie) 得挺順手的,反正很快就寫(xie) 完了。寫(xie) 完之後顧問老師和其他文書(shu) 老師看過也都覺得挺好的,然後就遞交了,結果也很幸運被錄取了。
老師注:V同學的主文書(shu) 寫(xie) 的是國內(nei) 家附近的一個(ge) 路邊書(shu) 報亭,他從(cong) 小就喜歡光顧,從(cong) 裏麵看到的社會(hui) 變遷,自己的成長,以及和攤主張老板的友誼,非常好的展示了自己斜杠社牛的特點,並把自己的好奇心,對學習(xi) 的熱愛,社區意識和對人文學科的熱情,以小中見大的方式形象生動的表達了出來。哥大招生官在錄取通知書(shu) 中也專(zhuan) 門提到了他的這些特點(見文末)。
哥大校園
問:這還是一個(ge) 挺典型的情況,就是學生通過補充文書(shu) 確定了EA和ED與(yu) 自己匹配的選校。那麽(me) 你去哥大之後有想好要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嗎?還是打算去學校之後再探索探索?
答:我打算去了再探索探索,我已經跟一些哥大在校的學生聯係了。聽他們(men) 說學校裏CS和經濟學這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還是挺熱門的。經濟熱門可以理解,哥大到華爾街坐個(ge) 地鐵就行了,然後CS 在哥大也很受歡迎。我申請的是曆史專(zhuan) 業(ye) ,我對文科還是很感興(xing) 趣的,而且我又不想成為(wei) 金融男,所以我考慮保留曆史專(zhuan) 業(ye) ,然後還想學一門理科,但是理科方麵我還不確定,有可能是CS。
哥大設立的班克羅夫特獎,美國曆史領域最負盛名的榮譽之一
問:你剛剛提到了你申請的方向是曆史,我記得你整個(ge) 高中階段學術方向也是圍繞著曆史來展開的。你能不能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你高中階段在曆史方麵做的學術探索?
答:好的。我是9升10來到我們(men) 高中的,時間還是蠻緊的,我要立馬確定10年級暑假做一些什麽(me) 。所以10年級的暑假我申請到了斯坦福人文夏校SHI,因為(wei) 是線上的形式,所以我的體(ti) 驗其實沒有那麽(me) 那麽(me) 好。但SHI確實是少數的人文夏校,還是有一些實力的,所以能申請進去還是蠻開心的。
我覺得錄取的學生和夏校的教授也很厲害,教授不是外請的,確實是斯坦福在校內(nei) 的教授。我參加的是Age of Jefferson-Thomas Jefferson 的課,一共兩(liang) 周,每天有3小時的課程,課後會(hui) 有office hour。當時我覺得我可慘了,因為(wei) 我在國內(nei) ,所以要每天半夜上加州時間早上的課程。但整體(ti) 感受還不錯,還是學到了一些東(dong) 西,我感覺如果是線下參加會(hui) 好很多,畢竟是在斯坦福校內(nei) 。
除了SHI之外,我還寫(xie) 了一篇很長的曆史論文,我的TCR是11年級暑假才完工的,但是10年級暑假我就跟著機構的TCR導師在準備了。這是一篇關(guan) 於(yu) 法國在西非的殖民史和奴隸史的論文。這個(ge) 題目是我自己在學校做研究的時候發現的。
我發現很少有人了解這段曆史,但我覺得這是一段很有趣的曆史:它跟美國的奴隸史很相似,而且是一個(ge) 很現代的話題,因為(wei) 法國現在有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士兵留下的新後代,在法國他們(men) 有怎樣的待遇?他們(men) 有沒有什麽(me) 遺產(chan) ?這些問題我覺得都挺有趣的。同時我也學法語,寫(xie) 論文時會(hui) 找一些基礎的法語參考文獻,所以就相當於(yu) 把我會(hui) 的所有技能都用上了,就感覺挺好的。
問:在寫(xie) 論文的過程當中,你覺得機構的TCR導師給你的指導怎麽(me) 樣?
答:我覺得TCR導師非常的和藹,而且他的專(zhuan) 業(ye) 知識也非常的廣。雖然他學的不是非洲史,但我跟他做研究的過程中,他也能很快給我找到一些有用的素材、材料和閱讀去讀。他幫助了我在文章分析和寫(xie) 作方麵取得了很大的提升。
問:對曆史方麵的探索除了這兩(liang) 個(ge) 比較大的項目,你還有什麽(me) 其他的補充嗎?
答:我一直是對人文方麵很感興(xing) 趣,所以文學和曆史方麵的活動其實我都有在做,隻是申請的時候選的是曆史專(zhuan) 業(ye) ,因為(wei) 我覺得曆史可能更偏向於(yu) 我的風格,同時也因為(wei) 我確實有一篇曆史論文。但是文學方麵我在學校裏也參與(yu) 了很多的活動,我是我們(men) 學校文學雜誌的執行編輯,然後我還被選上了學校的英語學者項目。這個(ge) 項目也需要寫(xie) 一篇論文,我寫(xie) 的也是關(guan) 於(yu) 西非的史實,但內(nei) 容不是以曆史為(wei) 中心的,而是參考參戰士兵留下的回憶錄用 literary criticism(文學評論) 手法去寫(xie) 的一篇英語論文。被選上這個(ge) 學者項目之後,我 12 年級的秋天就不用上英語課了,就相當於(yu) 是自己做好自己的題目就好了,最後結果要求呈現一篇論文。
哥大曆史係
問:我知道你在校內(nei) 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men) 想詳細了解一下這方麵。能大概講一講學校文學雜誌的執行編輯你都做了些什麽(me) 嗎?我記得你還創辦了一個(ge) 播客,是嗎?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麽(me) 其他校內(nei) 的領導力的職位?
答:文學雜誌社的活動就是學校有學生遞交一些文章,然後我會(hui) 去修改給他們(men) 一些反饋。還會(hui) 設計編排一些比如特邀演講人的講話等,但是基本上就是典型的雜誌形式,但我覺得還蠻有意思的,因為(wei) 文學雜誌社已經有 128 年的曆史了,也蠻悠久的,所以我挺榮幸能成為(wei) 第128 屆的執行主編。
是的,我創了一個(ge) 播客。因為(wei) 我12 歲就來美國了,從(cong) 小就一直在寄宿學校,我覺得寄宿學校有時候就挺讓人想家的。能緩解想家情緒的一個(ge) 方式就是去每個(ge) 宿舍都有的公共休息室。晚上基本都會(hui) 有宿管老師在那裏坐著,就相當於(yu) 去做監管,確保大家的安全,然後也會(hui) 有很多人在那裏聊天。
我覺得公共休息室的設置是在除了寄宿學校之外其他任何學校都沒有的一種經曆。寄宿生們(men) 聚在一起會(hui) 有很多很有趣的對話,所以我就想為(wei) 什麽(me) 沒有一個(ge) 方式能把發生在公共休息室的對話記錄下來,然後分享給更多的人呢?所以我就創辦了這個(ge) 播客。跟我一起創辦播客的每個(ge) 人也都很不一樣,所以說什麽(me) 話題都可以聊得來,大家都能帶來不一樣的觀點,我覺得也學到了很多。
對,我有leadership的職位。首先,我是負責管理9 年級男生宿舍的學長,我當時參選的時候也很幸運能被選上,因為(wei) 我聽說這是一個(ge) 比較難選的職位。
學校選我為(wei) 管理員,相當於(yu) 給了我很多的責任和信任,也確實有很多的責任和任務,因為(wei) 畢竟他們(men) 才 14 歲,還是初中生,而且尤其是我們(men) 學校的這種寄宿製結構,就是整個(ge) 9年級都在我的宿舍裏麵,有50到55個(ge) 左右寄宿生。其次,我也在我們(men) 學校Honor Council紀律委員會(hui) 裏任職。然後我還是我們(men) 一個(ge) 視訊俱樂(le) 部的高級製作人,這個(ge) 俱樂(le) 部就是用視頻告訴大家校內(nei) 發生的新聞,比如有采訪,也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
我個(ge) 人非常喜歡電影、攝影和剪輯,所以我有很多的活動也是在這個(ge) 方麵的,我在學校裏還創立了自己的視頻公眾(zhong) 號,做了很多比賽日的時候運動員們(men) 的高光視頻和照片,我也有自己的Instagram,這也是我自己的業(ye) 餘(yu) 愛好,也讓我認識了很多人。
問:你確實非常喜歡攝影,我記得當時我們(men) scholastic 還有提很多你去非洲拍的照片,攝影是能夠讓你在學習(xi) 之外更放鬆的一種方式嗎?除了攝影,你還有其他的興(xing) 趣愛好嗎?
答:我很喜歡跟別人聊天,我是一個(ge) 特別喜歡社交的人,很喜歡去和不同的人聊天,想認識更多不同的人。因為(wei) 我們(men) 高中還蠻大的,但我的興(xing) 趣愛好讓我認識了很多一些我本來認識不到的人。我感覺這也算一種是社區服務,就是用自己的技能去幫助別人去捕捉他們(men) 的一些瞬間,我覺得這也是一個(ge) 很受大家歡迎工作。
我還收到了哥大招生官給我寫(xie) 的一封信,他說:“ I was very impressed by the impact you have made on your community. Your curiosesity, love of learning, community mindedness and passion for humanities interests make you the a true Columbia student.(你對社區產(chan) 生的影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好奇心、對學習(xi) 的熱愛、社區意識和對人文學科興(xing) 趣的熱情使你成為(wei) 一名真正的哥倫(lun) 比亞(ya) 學生。)” 我覺得我通過申請材料(主文書(shu) ,活動列表,輔助文書(shu) 等)表達出來的這些特質和集體(ti) 感應該是哥大挺喜歡的,我感覺我的推薦信裏,老師們(men) 應該也講了很多相關(guan) 的故事。
問:下麵我們(men) 聊一聊機構吧,我們(men) 也認識蠻久了,10 年級就開始合作了,先是低年級規劃輔導,然後是本科申請。那你覺得這幾年的接觸相處下來,機構給你提供的支持和資源裏麵,讓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答:首先我想謝謝顧問老師,確實是幫助了我太多太多。我覺得顧問老師對整個(ge) 申請過程的理解和對一些信息的判斷都是非常準確的,非常有幫助的。就算我自己有時候不是很自信,但由顧問老師帶領我,我覺得整個(ge) 過程走下來我自信了很多。然後我覺得機構所有的文書(shu) 老師都很厲害,尤其是X老師,我很多文書(shu) 都是跟她合作的,她對我的幫助非常大,我沒有見過寫(xie) 作這麽(me) 厲害的。
問:很多學弟學妹們(men) 也都很關(guan) 心怎麽(me) 才能夠錄到哥大這樣很厲害的學校,你有沒有什麽(me) 建議?無論是申請大學也好,還是關(guan) 於(yu) 高中生活,都可以分享一下。
答:我覺得大學申請看起來很遙遠,尤其是在低年級的時候,但是我覺得隻要專(zhuan) 注在當下,結果總是會(hui) 來的。我覺得讀高中不止是為(wei) 了要去上一個(ge) 好大學,我覺得高中更重要的事情是把自己的每一步走好,享受自己的高中生活。享受不是說什麽(me) 都不做,也不是不學習(xi) 或者怎麽(me) 樣。我覺得享受更多的是要做自己覺得是對的事情,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隻要每一步都專(zhuan) 注的走下去,很快“12 月 15 號”就到了。
我自己從(cong) 頭來走一遍的話,我會(hui) 花更多時間去找到自己最喜歡、讓自己最快樂(le) 的事情,然後就一直追隨下去,這樣的話整個(ge) 高中過起來都會(hui) 非常的愉快,輕鬆倒不至於(yu) ,但是很充實。再就是建議大家申請過程中文書(shu) 早點寫(xie) ,文書(shu) 不是愉快的,哈哈哈。最後我想說的就是,有時候感覺做了一些事情之後可能當下不會(hui) 立刻有成果,但是到最後都會(hui) 有回報的,我覺得這是我從(cong) 升學過程中學到的很重要的一點。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