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注
S同學來自寄宿美高,參加了機構的本科申請輔導項目和尤裏卡項目,並成功收獲了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ED早申錄取。最近,我們(men) 的輔導老師專(zhuan) 門對S同學進行了采訪。下麵我們(men) 就來看看ta的申請心得體(ti) 會(hui) 吧!
哥大校徽
問:祝賀S錄取哥大!!放榜前後的心情怎麽(me) 樣?怎麽(me) 慶祝的?
答:其實沒有怎麽(me) 慶祝,放榜前後覺得比較平靜,覺得整個(ge) 申請季過的很順利,很幸運。因為(wei) 整個(ge) 申請季,從(cong) 早申交完到拿到結果那一段時間集中精力地準備RD的文書(shu) ,直到出結果的當天才感受到一些緊張感!
錄取第一反應除了非常驚喜以外是寫(xie) 感謝信給周圍的人,老師,家長,朋友。整個(ge) 申請季沒有提交藝術補充材料,沒有經曆麵試,沒有過緊張到失眠的晚上,就這樣結束了。該有的申請季經曆都沒有過,除了文書(shu) 的寫(xie) 作!
問:想到未來成為(wei) 哥大學子,你最期待的是什麽(me) ?
答:有很多!其中一個(ge) 是核心課程。雖然是理科生,但覺得和學識淵博的教授和優(you) 秀的同學一起去讀去討論古希臘哲學和人文學科,是一個(ge) 發展自己的世界觀和價(jia) 值觀的很難得的機會(hui) ,但是也聽說課程還是很有挑戰性的,所以現在在讀書(shu) 。物理方麵有很多想認識的教授,聖誕節的時候在哥大官網上看了很多課程,大概給自己的課表寫(xie) 了個(ge) 計劃,雖然可能也不會(hui) 完全按照這個(ge) 來選。
紐約的機會(hui) 也很多,有很多探索的機會(hui) ,聯合國總部和華爾街,特別是紐約的藝術圈,有很多博物館,百老匯演出,電影工作室。打算去上電影係的課,而且聽說可以有免費的百老匯演出票,偶爾有學生活動可以抽獎(S同學是個(ge) 熱誠的戲劇迷,也是優(you) 秀演員)!
問:如何決(jue) 定ED申請哥大的?知道你連續兩(liang) 年參加了Yale的夏校。
答:一開始喜歡的學校就有Yale和哥大。因為(wei) 碰巧參加了Yale兩(liang) 年的夏校,遇到了直接改變我高中軌跡和影響我思維和三觀的人和事,而且因為(wei) 正好也自學了Yale的公開課,對Yale一直有很深刻的情懷,我也覺得如果能在Yale我可以度過非常快樂(le) 的本科四年。
但是在早申的時候和申請的老師聊過申請的策略,權衡後還是選了哥大。雖然沒那麽(me) 大的情懷,但哥大不同的是,因為(wei) 它的多元化和地理位置,它能提供給我更多的機會(hui) 和平台,使我可以在鑽研物理的同時探索到很多不一樣的東(dong) 西(而且哥大的物理係還是比Yale強一些的哈哈)。我還是比較希望在自己有欲望和精力的時候可以多增長見識,認識到不同人生的可能性,在和瞬息萬(wan) 變的世界的碰撞中理解自己和這個(ge) 世界的關(guan) 係。選擇哥大比較符合自己現階段的目標。更何況核心課程也比較符合我對大學通識教育的期待。
問:哥大有收到麵試嗎?
答:沒有!當時每天望眼欲穿,沒有收到過郵件,交了科研的補充材料哥大也沒有聯係自己的老師。當時在想是不是哥大估計是對自己沒什麽(me) 興(xing) 趣!但是自己冥冥中又感覺有一點希望,就好像放榜前的一兩(liang) 周,自己的感受是比較積極的。我覺得其實在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就能感知到自己和這個(ge) 大學的氣場合不合。當時哥大的文書(shu) 寫(xie) 的比較順,尤其喜歡列清單的問題,why school也寫(xie) 的很真心實意。
問:到哥大以後的專(zhuan) 業(ye) ,現在有打算嗎?
答:我從(cong) 初中開始就打算在大學主修物理,但現在在糾結double major雙專(zhuan) 業(ye) ,想選的東(dong) 西比較多,申請的時候填的戲劇表演作為(wei) 第二專(zhuan) 業(ye) ,但其實我也非常想學Film studies電影研究,之前還考慮過政治學和經濟學。
問:對於(yu) 物理的興(xing) 趣,從(cong) 何而來呢?除了物理以外,你有什麽(me) 其他感興(xing) 趣的學術領域嗎?
答:我其實從(cong) 很早開始就喜歡物理了。很有意思的是,在國內(nei) 初中學物理之前我一直是一個(ge) 文科生,還是寫(xie) 作文會(hui) 經常被拿出來在班裏念的那種文科生,而且當時還進了文科重點班。最早是初一上了一節初二的物理課,當時就覺得物理很有趣。到初二真正開始學物理了,我開始非常喜歡就著某一個(ge) 物理點子寫(xie) 寫(xie) 畫畫,甚至上課開小差想一些根本就不會(hui) 考的物理問題,下課就去找老師討論。當時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ge) 很有耐心的老師容忍我所有的這些問題,還直接給我推了MIT公開課的講座。
也說不太清楚是哪一瞬間決(jue) 定了物理就是自己的學術方向,但是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很喜歡用簡潔、優(you) 雅的物理模型和方程去描述這個(ge) 複雜的世界。其實我很多理解都是靠推公式得到的,經常翻到課本的後幾頁發現某些新公式我已經自己推出來了。在這個(ge) 過程中自己也更注意到每一個(ge) 術語和數據的物理定義(yi) 和局限,以及這些局限的意義(yi) 能開拓怎樣的思路。
到了高中有新的發現時就會(hui) 和物理老師聊天,上課的時候也會(hui) 和同學們(men) 分享。在學物理的很多時候會(hui) 發現,兩(liang) 個(ge) 原先看似非常不一樣的東(dong) 西,都能被同一套理論解釋出來,神奇得像魔法一樣。而且相對於(yu) 理科死板的刻板印象,現代物理的發展反而讓我覺得物理實際上在拓寬我們(men) 對世界的想象力,也教會(hui) 我們(men) 去敬畏自然的創造。所以一直到高中也打算堅持學物理,也沒有再想過學別的專(zhuan) 業(ye) 。
有好多!畢竟是學物理,數學和一定程度的編程知識是需要的,雖然我的數學並沒有那麽(me) 好。本著對電影製作的熱情,我很想學 Film studies,尤其是作為(wei) 哥大的強勢專(zhuan) 業(ye) 。如果有機會(hui) 還希望可以參與(yu) 到環境相關(guan) 的組織和活動。更多的還有想學國際關(guan) 係/政治,或者曆史。
11年級最喜歡上的課就是曆史,老師上課時講了Quakers貴格會(hui) 的故事,自己課下專(zhuan) 門去聯係了當地的Quakers去他的家裏做客聊天。當時對他們(men) 先進的思想印象很深刻,在美國建立之初的時候Quakers就在社會(hui) 公平和相互尊重方麵比當時的宗教團體(ti) 先進很多,也延續到了現在。
和兩(liang) 位老奶奶聊的時候了解到他們(men) 很多同胞都積極參與(yu) 政治運動,比如倡導非裔美國人的平權運動,或者廢除監獄的運動。自己接觸的這個(ge) 團體(ti) 都是爺爺奶奶,但是感覺年紀都很大但是還能保持很先進的思想。
問:你覺得自己對物理的興(xing) 趣是一開始就有嗎?你都探索了哪些其他領域嗎?對於(yu) 還沒有找到自己學術興(xing) 趣的學弟學妹們(men) ,你有什麽(me) 樣的建議呢?
答:物理的話,就是接觸的那一刻就立刻有興(xing) 趣,隨著探索,興(xing) 趣會(hui) 加強。但是很多別的學科,比如環境科學environmental science一開始是不喜歡的,到後麵在學校被迫慢慢探索了以後才出現了興(xing) 趣。曆史的話,也是因為(wei) 上了一年的曆史課以後,發現美國的曆史課很強調批判性思維和推理,和國內(nei) 學曆史的經曆很不一樣。其實我覺得每個(ge) 學科都有自己有意思的地方,隻要願意探索下去,一定會(hui) 在某一個(ge) 時間點領悟到的。
建議的話,多去搜集信息,多去嚐試,有可能就找到 “the one”;或者選一個(ge) 自己覺得興(xing) 趣還不錯的,然後再去深挖,如果找不到一個(ge) 固定的興(xing) 趣也不要緊,可以先選擇自己目前比較有興(xing) 趣的,先多做些事情,不要有很多顧慮,喜歡就去做,不要有一條路走到黑的壓力。
問:科研這邊,你都做了什麽(me) 內(nei) 容?選題是怎麽(me) 敲定的?
答:科研是關(guan) 於(yu) 泡泡的聲學實驗。暑假在遊泳,想試一下水下說話,結果在頭頂聽到一串很清脆的聲音,發現是呼出來的氣形成氣泡在頭頂發出來的聲音。當時很好奇這個(ge) 聲音怎麽(me) 來的,所以就開始去做了這個(ge) 研究。當時和機構聊過另一個(ge) 尤裏卡的教授有一個(ge) 引力波的選題,對那個(ge) 也挺有興(xing) 趣的。
但是這個(ge) 課題需要自己去學很多額外的知識才能進行科研,當時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這些額外的內(nei) 容。其實自己對科研的作用有一點懷疑,因為(wei) 覺得自己作為(wei) 一個(ge) 高中生知識很有限,沒辦法做出特別優(you) 秀的成績,可能更多是從(cong) 一個(ge) 興(xing) 趣的方向去做。比如引力波,到大學以後還要學一整個(ge) 學期的課去了解相關(guan) 的知識才能走進這個(ge) 領域。所以最後也不是說科研這邊做出了多大的成功,更像是探索了自己的興(xing) 趣。
問:和教授合作有什麽(me) 感悟嗎?有什麽(me) 建議嗎?遇到過挫折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什麽(me) ?當時是怎麽(me) 處理的,調整心情的?
答:教授實驗上給我提供了不少idea,彌補了我自己實驗不太行的缺陷。物理這邊自己一直在研究方程,實驗沒有很認真地去特意做過一些內(nei) 容,所以設計實驗的時候有很多的疏漏,教授幫助指正了很多的錯誤。
有過項目做了一段時間發現自己初始假設是錯誤的,以為(wei) 是在水麵破的才會(hui) 發聲。後來整理對比了錄像和錄音的時間間隔發現不是這樣的,是泡泡上升過程內(nei) 壁的振動產(chan) 生的聲音,所以重新做了一整個(ge) 模型。當時也影響了心情,挺害怕的,但是過了最初的震驚以後也隻能硬著頭皮去重新做。
問:高中階段你的假期都是怎麽(me) 度過的呢?
答:學習(xi) !哈哈哈,沒有開玩笑,感覺高中以後就沒有假期了,雖然也不都是很有效的學習(xi) ,就是感覺壓力很大。
回想的話,其實很多壓力也不是必須的。要找清楚自己的定位,比如競賽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找清楚自己的強項,不要和弱項死磕;如果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去做,更大概率是能把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費九牛二虎之力把自己的弱項補上來,重在揚長避短而不是木桶理論。你既能夠用好你的時間,還能夠從(cong) 中獲得快樂(le) ,寫(xie) 文書(shu) 的時候自己也能真的心有所感動。不要去想大學喜歡哪個(ge) 專(zhuan) 業(ye) ,喜歡哪個(ge) 獎項。Holistic review(整體(ti) 審查)是根據你的材料去了解你是什麽(me) 樣的人,什麽(me) 樣的東(dong) 西給你動力,你的熱情是什麽(me) ,你的價(jia) 值觀是什麽(me) ,通過這些資料來展現最好的自己。
問:你平時都有哪些愛好呢?會(hui) 做些什麽(me) ?
答:愛好也很多,就好像自己想選的輔修專(zhuan) 業(ye) 一樣多!
高中戲劇做了四年,看電影,拉片,搞樂(le) 隊,彈吉他。現在在我們(men) 學校校樂(le) 隊彈主音吉他,很有表達欲的時候自己會(hui) 寫(xie) 歌,到了大學也想繼續組樂(le) 隊。喜歡去逛唱片店,目前有20張CD,一張黑膠,準備慢慢擴大收藏!
問:課外活動這邊,你覺得高中階段都有過哪些對你來說比較有意義(yi) 的活動嗎?校內(nei) 校外都可以。
答:我在10年級疫情期間和廣州當地的幾個(ge) 同學組建了一個(ge) 戲劇社,並且根據深夜小狗離奇事件的劇本編排導演了一出劇,在當地舉(ju) 辦了一個(ge) 演出加上直播轉播,自己擔任了舞台監督和副導演。做這個(ge) 活動一方麵是希望通過戲劇來減輕大家因為(wei) 疫情在家帶來的焦慮和負麵情緒,另一方麵是演出籌錢並支持了大涼山小學教育。
當時也想去那邊帶孩子們(men) 做戲劇工作坊,但是因為(wei) 疫情一直沒有機會(hui) 去,直到這個(ge) 暑假才真正完成這個(ge) 願望。10年級暑假還去了YYGS,其實兩(liang) 周自己沒做什麽(me) ,但在YYGS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you) 秀的同學,讓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我的認知是如此有限,鼓勵我去為(wei) 這個(ge) 世界帶來自己的影響。
在校內(nei) 的話我從(cong) YSPA回來以後模仿Question of the Day開始了一個(ge) Question of the Week,就是每周公布一個(ge) 有意思的問題讓大家來回答,然後期末總結得分,給最高分的幾個(ge) 同學一些小獎。本來我隻是想紀念我的夏校時光,希望把一些美好的瞬間帶回來學校,但是當聽到學校的老師同學說他們(men) 也很喜歡這些問題的時候,莫名感覺很幸福。
問:想和你聊聊社會(hui) 活動,你比較關(guan) 注的社會(hui) 話題都有哪些?在這些方麵你都做過什麽(me) 事情?覺得對你的升學過程有什麽(me) 樣的幫助嗎?
答:我比較關(guan) 注環境問題和氣候變化。近幾年的氣候越來越極端了,意味著之前沒發生過的事情現在有可能發生,而之前出現過的事情,現在有可能會(hui) 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和程度再次發生一遍。不過我隻是做了一個(ge) 海洋噪聲汙染的活動。我自己從(cong) 小就很喜歡海豚,而自己的泡泡研究也是聲學相關(guan) 的。
巧合的是,輪船經過產(chan) 生的噪音除了引擎以外其實很大一部分也是因為(wei) 泡泡破裂的噪音。因此我開始關(guan) 注海洋噪音汙染這個(ge) 問題。我去采訪了當地幾家非營利組織做海洋噪聲汙染相關(guan) 的研究人員,還有一些運輸公司或者碼頭公司,因為(wei) 噪音汙染主要是來自人類活動。低頻率的噪音在海洋中傳(chuan) 播很遠,直接或間接地造成鯨類的死亡或者擱淺。我根據采訪和其他素材做了一個(ge) 微紀錄片,不能直接解決(jue) 問題,但至少能讓那些不知道這個(ge) 問題的人意識到它的存在。
具體(ti) 的幫助不太清楚,我寫(xie) 進了活動列表裏麵,也是潛在的文書(shu) 素材吧,雖然哥大的沒用到,但是其他大學的問題裏麵會(hui) 寫(xie) 到這個(ge) 活動。非升學的方麵,自己通過做這個(ge) 活動也感受到,如果想對我們(men) 的社區產(chan) 生一些影響,也不是一個(ge) 巨大的無法跨越的挑戰,還是可以從(cong) 小事開始做起的。采訪過程還是挺好玩的,而且這樣的經曆會(hui) 讓我在大學更有勇氣去開始做一些相關(guan) 的東(dong) 西,帶來更多影響。
問:申請的整個(ge) 過程,如果讓你用一個(ge) 詞來表達,你會(hui) 怎麽(me) 說?申請過程中,遇到過困難嗎?當時是如何處理的?
答:很魔幻,前期馬不停蹄的寫(xie) 文書(shu) ,也有壓力很大的時候,但是好像一晃就過去了。
壓力很大,或者一直想把一個(ge) 文書(shu) 寫(xie) 好的時候也會(hui) 失眠,一路上感覺機構的老師也都很理解和支持我,比如申請老師,很好約電話,會(hui) 給很細致的反饋,會(hui) 商討一些文書(shu) 的新思路。隻要你想要去提高,老師們(men) 都會(hui) 幫你去修改。文書(shu) 老師也很厲害,每次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文書(shu) 的問題。而且感覺機構很尊重我的一點是老師並沒有否決(jue) 我比較負麵的文書(shu) 題材,中間因為(wei) 消極的程度有改過好幾稿,但最後成果感覺我有充分表達我想表達的且能被接受。
主文書(shu) 一直改不好。交哥大的時候其實都還沒有改的特別好。但是機構的老師說已經可以交了,還是寫(xie) 一寫(xie) 其他學校的。過一段時間後自己在聽Yale podcast 時候聽了耶魯大學招生官來講大學申請流程後(建議大家都去聽,能緩解一些壓力和焦慮情緒)就寫(xie) 好了。哥大錄取的是提交的這篇不完美的文書(shu) 。
問:我們(men) 來聊一聊文書(shu) 怎麽(me) 樣,你能講講這個(ge) 經曆和體(ti) 會(hui) 嗎?選題是怎麽(me) 敲定下來的?
答:選題一開始有糾結,當時確定說要寫(xie) 音樂(le) 這個(ge) 活動,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去確定主題,隻是具體(ti) 的事件上沒有定下來。最開始的idea是我通過創作自己的歌來對抗和建立我的世界,還有自己喜歡的一連串樂(le) 隊,但感覺這個(ge) 寫(xie) 法比較零碎。後來有一次和老師聊到自己的第一次樂(le) 隊演出,才確定了主要的事件。一連串樂(le) 隊裏麵我保留了The Sex Pistols,隻不過比起喜歡更多的是它更能共鳴我的經曆。
我那次演的很糟糕,但是我依然很驕傲,因為(wei) 最重要的不是演的好不好,而是即使在知道不被支持而且演的不好的情況下,擁有去做這件事情的勇氣。通過這次演出我也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做選擇的時候,即使有些事情不是所謂“該做的”,完美的,但這些限製都不應該成為(wei) 我不去做它的理由。因為(wei) 真實的自我、真實的觀點態度不一定那麽(me) 漂亮,但有必要去捍衛。而在這個(ge) 過程中真實也可以讓人感到愉快。
問:對於(yu) 機構的頭腦風暴,包括寫(xie) 頭腦風暴的問卷,以及跟機構老師們(men) 做頭腦風暴的過程,你有什麽(me) 感受?
答:我記得當時翻完問卷上的問題我有點被這些問題的細致程度驚訝到,不過轉念一想也意識到它應該能很有效地幫助我們(men) 搜集素材,所以還是有點期待的。寫(xie) 的過程其實有點困難,因為(wei) 有些問題我平時自己也沒有想過。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ge) 很喜歡反思的人,但是對於(yu) 具體(ti) 經曆和事件我沒有歸納,所以找具體(ti) 素材、寫(xie) 出具體(ti) 故事對於(yu) 我來說有點困難。
還有些題目我在看第一眼的時候完全沒有思路,因為(wei) 我感覺好像我性格裏沒有這些題目所提到的方麵。不過也許正是因為(wei) 這樣,我的文書(shu) 大方向一開始就比較清晰,畢竟在填這個(ge) 問卷的過程中我已經知道我想講什麽(me) 和不想講什麽(me) 了。後來和文書(shu) 老師的討論大概是集中於(yu) 我選擇什麽(me) 樣的事例和用什麽(me) 樣的方式去完成我的自我表達。
一開始我們(men) 從(cong) 問卷上寫(xie) 的事例開始,不過後麵當我和老師愉快地聊起天來以後,我就講到了一些我以前覺得沒必要寫(xie) 在問卷上的經曆,而恰好是這些經曆中的一個(ge) 最後成為(wei) 了我主文書(shu) 的開篇。我感覺我整個(ge) 改文書(shu) 的過程就是從(cong) 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同一個(ge) 特質,然後最後看哪個(ge) 角度和結構合在一起最合適。
問:感覺你給自己安排要做的事情特別多,時間安排上你對學弟學妹有什麽(me) 建議嗎?
答:事情提前做,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不要掌握在截止日期的手裏。
問:你覺得在平衡壓力和動力,以及在壓力之下穩定自己的情緒,這些點上麵,有什麽(me) 建議嘛?
答:壓力也是自己在高中很大的一個(ge) 挑戰,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是寫(xie) 歌。寫(xie) 一些很中二的歌,是自我情緒的宣泄。因為(wei) 自己不是很能按部就班做事情的人,需要自己一些空間。寫(xie) 歌的話能給自己創造一個(ge) 小的空間,在這個(ge) 空間裏麵是比較自由的。
看任務的角度也是一樣,比如社會(hui) 活動,如果你把它當作是一個(ge) 任務,是老師安排的必須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把它看作是我在為(wei) 社會(hui) 做出一些貢獻,那就會(hui) 沒有動力。或者說有時候在看不到很多事情的意義(yi) 的時候,你是可以自己去找一些意義(yi) 的。
在該做的事情和愛好中間的平衡一定要把握好。不要因為(wei) 愛好而耽誤正事,也不要因為(wei) 心係正事放棄愛好。
問:下麵我們(men) 說說機構吧!你是什麽(me) 時候開始和機構合作的呢?你覺得機構提供的資源和支持裏,哪些對你幫助最大?
答:當時簽約的時候是10年級下學期期末,但是開始進入正軌的時候是11年級。資源挺好的,但是得會(hui) 用,覺得自己沒有用的很好。要比較主動地去用。在申請季的時候給的幫助會(hui) 看得到更多一些。文書(shu) 這邊,老師確實會(hui) 很認真,耐心地去了解自己的故事。不僅(jin) 是在寫(xie) 文書(shu) ,也是在和老師去溝通,老師也會(hui) 幫你去表達。
問:回顧你的高中生涯和自己的成長之路,有什麽(me) 感悟?
答:覺得高中四年有一些遺憾,結局比較滿意。如果學弟學妹們(men) 現在很難過覺得很辛苦的話,要知道都會(hui) 過去的。自己回想有一些沒必要的壓力,比如看大學的錄取率很低啊,比自己厲害的人那麽(me) 多,自己怎麽(me) 能進去呢;或者知道哪個(ge) 很厲害的人被拒了,看自己會(hui) 覺得他拿了那麽(me) 多獎都進不去我怎麽(me) 可能進去呢;再或者是拿沒拿某個(ge) 獎,進沒進某個(ge) 夏校都是很嚴(yan) 重的問題。
其實沒有必要這樣,與(yu) 其給自己這樣大的壓力,不如也想想怎麽(me) 樣認真地去生活,提升自己的價(jia) 值。Education is about making a person. 教育是造就一個(ge) 人,這既是我們(men) 能從(cong) 教育中獲得的最大意義(yi) ,其實也是大學招生的思路。
問:最後,對於(yu) 同樣想進入頂尖大學的學弟學妹們(men) ,你有什麽(me) 建議嗎?
答:說點實在的,GPA一定要保住,標化也一定要好好考,這是自己去探索興(xing) 趣的前提。學術要求都不達標的話,大學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的話,是沒辦法去探討和這個(ge) 大學的氣場氛圍符不符合的。最基本的幾點就是要能展現自己的學術能力和學術興(xing) 趣,然後同時要學會(hui) 怎麽(me) 去做一個(ge) 合格的世界公民,這些是最重要的。另外,其實即使進入了頂尖大學,未來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人生的成就不是大學而定的,更重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感謝S同學接受機構的采訪並真誠地分享ta的個(ge) 人經曆,祝S同學在大學的生活中能夠再創佳績,學業(ye) 有成!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