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與國內課程的區別是什麽?美高選課要規避哪些問題?

我們(men) 在做輔導的過程當中,發現很多同學對於(yu) 自己學校的選課情況、未來的學術規劃都沒有什麽(me) 概念,這樣的情況下來找到我們(men) 做課程輔導、銜接課的時候就不會(hui) 有一個(ge) 明確的方向感,容易隨波逐流。

所以第二場講座,我們(men) 給大家講下美高課程概況、不同科目的課程、與(yu) 國內(nei) 課程的區別、選課要規避的問題、建議和注意事項。

幫助大家在去美高之前,了解美高的課程情況和一些注意事項,從(cong) 而能夠選到適合自己興(xing) 趣和未來規劃的課程。

第二講  美高選課全知道 第二部分  美高與(yu) 國內(nei) 課程的區別、選課的問題和建議  

問題7 美高與(yu) 國內(nei) 體(ti) 係的區別

1、課程體(ti) 係

課程體(ti) 係方麵國內(nei) 比較統一,即便是國際學校,相對來講也比較統一的,例如有的學校是IB體(ti) 係的,有的是英國體(ti) 係。但美高各個(ge) 學校安排都不一樣,即使是AP學校,AP以外其他課程都五花八門的,AP課程開設的也不盡相同,甚至還有一些學校是AP體(ti) 係和IB體(ti) 係的混合學校。

例如賓州的George School就是AP和IB的混合,學生可以選擇隻選AP課程或IB課程,可以混著選。有的學校課程體(ti) 係更怪,例如The Cambridge School of Western(CSW),它的課程體(ti) 係叫做module製度,一學年7個(ge) moudule,每個(ge) 學期大概有5個(ge) 星期,然後一個(ge) module隻選三門課,一學年下來學生要選好多門課程,好處在於(yu) 學生可以在不斷嚐試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劣勢在於(yu) 課程可能不連貫,例如二外不是學一學年,而是學3個(ge) 學期,因此有的學期就不學了。

2、畢業(ye) 要求

畢業(ye) 要求,國內(nei) 也是比較統一,美高比較個(ge) 性化、不統一

3、開設課程

學校開設的科目,國內(nei) 體(ti) 係相對來講是比較固定,而美高不同學校有不同的課程。有的美高,例如Exeter有450多門課,課程非常多,同時還有很多不同的級別,再例如Andover的微積分或預備微積分的課,就有非常多選擇。美高的選課有學校的規定,需要按照學校的規定來選,但也有一些學校選課有彈性,可以多跟學校溝通,來選擇自己合適的課程

4、授課方式

授課方式國內(nei) 比較統一,以老師講為(wei) 主。而在美高文科課程通常是討論為(wei) 主理科課程,通常是討論和老師講結合,有的老師可能不講,那學生就要自學了,有的學校可能采用harkness教學方法,例如Exeter即便是數學,也是以討論為(wei) 主。

5、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國內(nei) 也是統一的,考試是最重要的。而美高是一個(ge) 全麵、持續的考核

6、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國內(nei) 相對來講比較少一點,美高的課外活動比較多,例如各種社團、樂(le) 團、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等等。

問題8選課的注意事項和建議

第一(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充分的了解學校的選課要求和風格。有的學校選課比較靈活,9年級10年級就有比較多的AP課程,例如尚學明德有學生在Stony Brook,Peddie都是有可能在10年級就學到AP的,還有Hotchkiss選課相對來講也是有一定靈活度的。這種情況下,可以多跟學校溝通,多了解學校的選課風格,之後適當的拔高。

比方說能力和水平達到了,就可以在10年級的時候去選擇相對來講有一點難度,並且比較適合自己的課程。例如尚學明德有學生在10年級的科學課就選到AP化學,這個(ge) 難度和含金量就上來了。對學生來講,10年級就可以有1-2門AP課程,也是會(hui) 在申請中證明學術能力。

所以充分了解學校的要求和風格,之後適當的拔高,積極的和學校去溝通,然後爭(zheng) 取選擇合適自己的課程

給大家最大的建議是:很多同學可能對自己學校的選課都不了解,隻是跟著學校來安排,但是要知道,學校給安排的可能並不是最合適自己的,所以要為(wei) 自己爭(zheng) 取,但是爭(zheng) 取的過程需要有理有據。

第二個(ge) 原則是,GPA永遠是第一位的,不要選擇超越自己能力的課程。但是也不要為(wei) 了保GPA,選擇太過於(yu) 簡單的課程,如果最後整體(ti) 選課難度上不來,對於(yu) 申請也不是很有幫助。所以應該要難度和GPA兩(liang) 個(ge) 並重,如果能夠二者不矛盾,就應該二者都要選。如果二者矛盾,那麽(me) GPA還是第一位。

第三,注意學校的課程前後聯係和要求。有的課程,例如AP物理C,就要求學生要有AP物理基礎和微積分基礎,可以同步進行學微積分的課,但一般建議是,最好提前學過微積分,再去學AP物理C,所以這種課程互相之間都是有關(guan) 聯的。 如果未來想走物理路線,11年級想要選到AP物理C,最好10年級就把物理的基礎課程和AP微積分課程上完,這樣再在11年級學AP物理C時,就相對比較容易,分數也會(hui) 比較好。

第四,關(guan) 注學校的特色課程,或者是一些非常優(you) 勢的項目。例如Choate的Signature Program,還有PEA、PA都有研究課程。這些項目課程都是學校的一些非常好的機會(hui) ,可以了解清楚以後,看怎麽(me) 選。

第五,成績趨勢很重要。如果9年級有1、2個(ge) 成績不是很理想,沒有太大關(guan) 係,因為(wei) 如果10、11年級成績如果能夠有很明顯的上升,是可以彌補的,因為(wei) 美本也會(hui) 觀察成績的趨勢走向,而不僅(jin) 僅(jin) 是成績本身。 還有的學校比方說像PEA,9年級第一個(ge) 學期不打分,隻有及格和不及格,這種就可以在9年級第1學期去選一些自己不是特別擅長,自己沒有很好把握的課,做準備之後,在10年級再去充分的選擇,有一些難度的課程。

第六,充分利用學校資源,但不受限於(yu) 學校環境。例如學生學校沒有這門課,但是他就想上這門課,可以跟學校再進行溝通。或者學校就是不讓學生在低年級上AP課,或者考AP考試,那就不要跟學校硬來,因為(wei) 考AP需要通過學校報名,這種情況可以曲線救國,例如可以去搞競賽,很多競賽考的內(nei) 容都涵蓋了AP部分,所以就相當於(yu) 搞一個(ge) 競賽,兩(liang) 邊都學了,一舉(ju) 兩(liang) 得的事情。

第七,進入到學校以後,了解到的信息都會(hui) 對選課、課程有可能產(chan) 生一定的影響,所以進入到學校以後,多跟學姐、學長、選課的老師Advisor去聊一聊,看看學校的選課有哪些要注意的。

1)打分比較嚴(yan) 的老師和比較難拿分數的課程,看怎麽(me) 去規避。

2)學校有一些特色項目,或是研究型課程,比較難的課程,但比較有含金量,這些課程都是怎樣的申請條件。在9、10年級選課時,就可以朝哪個(ge) 方向去。

問題9開學後,選課不合適怎麽(me) 辦?

開學後,感覺選課不合適怎麽(me) 辦?例如,有的學生覺得課程難度簡單了,而自己能力非常強,但是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選課沒有選擇到自己匹配的課程

我們(men) 有學生,在公立學校的數學學得非常好,按道理他應該可以上預備微積分,但是他學校把他放到了代數2,而代數2對他來講就非常簡單,有一大半的內(nei) 容他都學過,並且掌握得很好,所以在課上就睡覺或是無所事事,這樣對他來講也是時間的浪費。有的學生覺得選的課太難了,GPA特別難拿到高分,和自己能力不是很匹配。

以上兩(liang) 種情況有幾個(ge) 建議處理辦法,第一,學校一般有個(ge) 期限允許學生調整課程,(有的學校是一周,有的學校是兩(liang) 周,有的學校是一個(ge) 月),絕大部分是兩(liang) 周內(nei) 的選課都可以做調整。所以,如果課對自己來講簡單或太難了,那一定在兩(liang) 周內(nei) 盡快去找學校的學術主任 Academic Dean,或者先去找顧問Advisor也可以,再跟學術主任提出這個(ge) 課程不合適,想要換一個(ge) 課。

從(cong) 低級別換到高級別

如果是從(cong) 一個(ge) 低級別換到高級別,學校老師一般會(hui) 進行評估,有的學校會(hui) 直接去問授課老師對學生的反饋,如果覺得本身水平還不錯,有潛力去跳下一個(ge) 級別,那可能會(hui) 再安排做一個(ge) 測試,測試完之後如果確實不錯,學校就會(hui) 給學生去換課。但也有的學校就是不讓學生跳,那這種情況下就會(hui) 比較麻煩

如果能夠跳,到一個(ge) 更高級別的課程,隨之而來的是學業(ye) 難度肯定會(hui) 有提升,自己的GPA能否保住也是一個(ge) 問題。所以在跳級之前,一般情況我們(men) 會(hui) 讓學生全麵評估自己能否handle跳級所帶來的壓力,如果handle不了那就還是在這個(ge) 級別不要跳,但如果可以handle,就可以跟學校提出申請,跳級以後可能會(hui) 更匹配自己的能力。

從(cong) 高級別換到低級別

還有的學生覺得課程難(這種情況比較常見),這種有兩(liang) 種操作方案,第一種直接drop這門課,去選擇一個(ge) 低級別的。例如有學生從(cong) 小在國際學校上課,被美高分到預備微積分,我們(men) 老師一直勸他,還是去選代數2,因為(wei) 預備微積分與(yu) 他的能力不匹配過於(yu) 難,但這個(ge) 學生比較想挑戰一下自己,還是選了預備微積分,結果去之後發現真的很難,這個(ge) 學生就壓力很大,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這種情況,我們(men) 一般建議果斷選擇低一個(ge) 級別的課程,不要覺得這樣會(hui) 影響未來的選課和申請,如果選課分數如果隻是一個(ge) B或者隻有C,這才會(hui) 真正嚴(yan) 重影響未來的申請。

第二種方案是學生覺得現在的成績在B+或B,要拿到A有一點難度,但是也有一點可能性,老師講的內(nei) 容也大部分能聽懂,但是就是有一些細節問題不是特別理解。這種情況如果糾結要不要drop這門課,去選擇簡單一些的,比較好的方式是可以嚐試同步輔導,然後考前做比較全麵的複習(xi) ,利於(yu) 學生拿到一個(ge) 不錯的分數。

學校不讓跳

還有的學生想要去跳,但是學校不讓跳,無論怎麽(me) 溝通,學校都不讓跳,這種情況就隻能曲線救國,可能要有兩(liang) 手準備。第一種,可以看看是否可以走競賽,例如如果覺得代數2簡單,就說明學生水平還不錯,有競賽的潛力,可以去看下競賽這條路線是否合適。

第二種,可以跟學校去嚐試溝通,如果9年級不讓跳,那10年級是否有可能跳?或者是3月份選課時,老師單獨再給做一個(ge) 測試,再來決(jue) 定是否能直接跳過課程,這就需要學生一定要水平足夠。 所以無論課程選難了還是簡單了,都還是一定要看學校安排,多跟學校溝通

問題10成績不理想怎麽(me) 辦?

成績不理想,要麽(me) 調整選課,要麽(me) 多找老師問問題,要不然做同步輔導。

如果文科成績不理想,就一定要去找老師溝通,因為(wei) 文科打分特別主觀,一定要通過溝通弄清楚老師的評分標準、評分偏好,然後逐步的往那個(ge) 方向去靠攏。

有的老師特別強調語法,那在寫(xie) 作的時候就一定要特別注重語法,細致檢查;有的老師特別注重分析的深度,對語法可能沒有那麽(me) 重視,那就不要犯太多語法錯誤,扣的分就不會(hui) 特別嚴(yan) 重。如果跟老師溝通後,還是雲(yun) 裏霧裏,也可以做同步輔導

理科成績不理想可以看是否調整課程難度,或是做同步輔導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如何使用劍橋國際大學及學分認可數據庫?

下一篇

杜倫大學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專業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