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B加州伯克利大學申請錄取經驗分享

考試與(yu) 標準化考試成績準備

關(guan) 於(yu) 托福的準備:我隻考了2次托福,第二次出分是高二暑期,最終成績106。

給大家的複習(xi) 建議:

首先要大量的去積累詞匯量,不光是閱讀,也包含聽力的詞匯。任何的考試技巧都需要建立在可以聽懂看懂的基礎上。在詞匯量保障的前提下,訓練自己尋找主幹信息屏蔽幹擾信息的能力。

口語要盡可能的多說多練,膽子要大,可以放得開,可以誇張一些,就像native speaker,他們(men) 說話的語氣都要非常的飽滿充實,大家可以去感受美劇英劇或者電影裏的表達的感覺,去模仿和訓練。感受他們(men) 的語音語調節奏。

寫(xie) 作建議大家找到自己習(xi) 慣的表達方式,模板的分數大約在23~24分左右。我自己喜歡在開頭用20詞左右表達自己的觀點:支持或者反對。基本上一句話就夠了。把核心經曆放在自己的論點闡述中。一鼓作氣寫(xie) 下來思路就很順暢。

關(guan) 於(yu) A-level備考:

首先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增加和老師的互動。積極性好,老師也會(hui) 給分上多一些考慮。其次大考前可以找一些可以自學的網站,或者必要的時候可以找一些機構做輔導。尤其對有condition offer的學校,比如英國的牛劍,對A-level對Condition有明確對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不要掉以輕心。

最後大家要注意進入12年級也要注意成績保持,如果我們(men) 保持一直比較好的學習(xi) 狀態,就可以保持在A*.但如果學習(xi) 狀態下降,有可能會(hui) 掉落在A,格外注意12年級的成績保持,不然預估分會(hui) 吃虧(kui) 。

申請的學術與(yu) 非學術活動準備

我主要做了三個(ge) 學術相關(guan) 活動:

iGEM的比賽

我們(men) 隊從(cong) 預審提到答辯全都是學生自己做的,獨立完成組隊、選題、最終的答辯。

我記得印象深刻的一個(ge) 細節:這個(ge) 細菌的減毒措施是使用化合物,這個(ge) 化合物特別貴。還特地去聯係了一個(ge) 相關(guan) 文獻的作者,那個(ge) 文獻的中文版還找不到聯係方式。我們(men) 是在網上找到了相同作者發的另一篇英文文章,才找到作者郵箱跟那個(ge) 通訊作者郵件。

郵件聯係幾次之後,教授還不太願意直接給我們(men) 那些化合物說,不知道我們(men) 到底啥水平,怕我們(men) 做的時候有危險。就那一天晚上突然發現有一篇文章提到就是這個(ge) 蛋白也有相似的解讀效果。所以說呢我們(men) 就不用買(mai) 化合物了,就直接改DNA序列,讓我們(men) 細菌把蛋白直接表達出來,自己減自己的毒性。

如果再回溯這個(ge) 過程,反而充滿感謝,也許正因為(wei) 沒有老師的指導,這個(ge) 過程的跌跌撞撞才讓我學會(hui) 了更多,我們(men) 需要獨立解決(jue) 儀(yi) 器的使用問題,隊員的分配問題,市場調研問題各種各種,也是因為(wei) 這樣的無人指導跌跌撞撞獲得了最大程度的成長。

這個(ge) 獲得的不隻是科研的本身,也是一種思考問題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也包含溝通能力,當然也有領導力。雖然最終連銅獎都沒有拿到,但是自己覺得成長特別多。

「Life is like a journey,we don't really care about the scenery long way and the mood of you」

如果讓我回顧我的美本申請,我認為(wei) 美國的申請並不是獎項的堆砌餓,更多的是學校希望看到個(ge) 人在一個(ge) 團隊或者項目中的成長收獲和感悟。希望看到個(ge) 人真實的成長經曆

北理工的Engineering科研項目:

另外一個(ge) 學術活動是北理工的一個(ge) 教授。

我們(men) 是用連續CT圖像對病人的主動脈血管進行重構,用的案例裏麵有病人也有健康的誌願者。

我們(men) 會(hui) 對重構後的模型進行流體(ti) 力學分析,檢測血管不同位置可能會(hui) 出現的風險。比方說像動脈血管瘤破裂的概率。這種這個(ge) 血管瘤不是腫瘤,是在血管在受到血流的強衝(chong) 擊之後產(chan) 生的隆起,像一個(ge) 鼓包那樣。

A-level課程體(ti) 係在12年級正好要學習(xi) 一些關(guan) 於(yu) CT光和X光,或者說是變形超聲波這些engineering原理.正好這個(ge) 科研和我們(men) 學的內(nei) 容差不多相關(guan) 。

ICC自己的生物社團:

我是高二時期是ICC生物社的副社長。這個(ge) 生物社團說我投入時間最長的一個(ge) 活動,基本上都是高一時期是社員,高二時期可能會(hui) 競選一下社長,然後高三光榮退役,光榮退休,完整的三年。

我主要負責兩(liang) 個(ge) 部分,一個(ge) 是課程興(xing) 趣的分享講解,另一個(ge) 部分是一些社團的日常行政工作,如會(hui) 議預訂各種。講課的話,是用英語給大家講一些生物競賽的準備,當是是有一個(ge) 外國人也想來聽,他無法聽懂漢語,我們(men) 就拿英語講,有點難,但是很有意思,我們(men) 共五個(ge) 社長,有時候他們(men) 幾個(ge) 也給我講一些東(dong) 西,大家相互切磋,進步很大。

非學術活動倒每個(ge) 人都不一樣,我也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做了不少,學校樂(le) 團,環保宣傳(chuan) 社的誌願者,然後還有一些Class Leader各種, 我們(men) 可以根據我們(men) 的興(xing) 趣愛好,盡可能的使活動更加飽滿和多元化。

申請季和等offer的過程

我的文書(shu) 差不多說在高二暑期開始的,文書(shu) 老師會(hui) 深度的幫我們(men) 挖掘文書(shu) 素材溝通,然後完成加州的八選四,我認為(wei) 文書(shu) 老師在我的申請中幫我極大,他們(men) 根據我的全部素材和申請形象幫我深度梳理,先定好主題,再討論結構;然後深度的雕刻我的主文書(shu) 。

文書(shu) 的寫(xie) 作是一個(ge) 極好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反省的過程。可能也是因為(wei) 我真實的成長和經曆,我的文書(shu) 內(nei) 容也非常的真實。裏麵的每一個(ge) 成長都是在自己在高中三年真正走過的,這裏麵也少不了整個(ge) 申請團隊老師的指導協助。

12年級下就是漫長的等待這個(ge) 過程中,我認為(wei) 最重要的就是放平心態。等待offer是一個(ge) 非常漫長的過程,尤其加州的錄取基本就是12年級的2月份了,前麵可能據信拿到手軟,這個(ge) 過程可能會(hui) 很喪(sang) 。

但是你要堅信,你等待的最終會(hui) 到來。我周圍的同學,比如我們(men) iGEM的成員還有社團的一些同學的錄取都挺不錯的,這個(ge) 時候我也會(hui) 有心理壓力極大的過程,我一直拿到的都是拒信和waitlist, 在UCB給我結果之前我手裏最好的offer是多倫(lun) 多大學的MAC。這個(ge) 過程真的壓力非常大,那時候我能做的,就是轉移注意力,比如去練習(xi) 拳擊,或者就是去給托福培訓機構的學弟學妹做做助教什麽(me) 的。

給學弟學妹的一些建議: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ge) 籃子裏。我其實最初是隻考慮英國的申請,所以在學術活動上投入了比較多的精力。後期才考慮把美國和加拿大加進來。如果大家可以早點計劃,還是建議大家盡早的規劃,不管是學術科研或者非學術的規劃,都建議大家盡早盡可能的多方麵的準備。我還有一個(ge) 主要申請美國的同學,12年級才補交了英國和加拿大,然後他的學術活動準備的就非常不充分,申請遞交的也很晚,美國錄取的不理想。最終拿到了UCL的condition offer,所以他現在就必須牢牢的把握他的A-level成績。

最後,如果回想我整個(ge) 的申請,我想也是有一定的運氣,但回溯整個(ge) 過程,我和我的申請老師們(men) 也付出了極大但努力。

所以說這個(ge) 運氣的話就是:當一個(ge) 人的努力碰上了機會(hui) ,機會(hui) 就變成了我們(men) 的好運。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B體係學生申請英國和美國怎麽選擇課程?

下一篇

2022年UCAS英國大學補錄課程數量有多少?補錄概率大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