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理工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申請及錄取案例分享

今天與(yu) 大家分享的嘉賓是2024-25申請季剛剛斬獲帝國理工 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offer的李同學,她說:“生命科學的邊界,需要用工程思維去突破”。

01、IC生物醫學工程的課程設置

與(yu) 我想探索發展的領域十分契合

我一直對醫學和工程結合的領域非常感興(xing) 趣,特別是生物醫學工程,想在這個(ge) 領域探索如何通過利用技術去解決(jue) 現實中的健康問題。

參加JT科研營的經曆更是讓我對生物醫學工程這個(ge) 領域充滿了熱情。在那裏不僅(jin) 學到了編程知識,還從(cong) 項目的立項、設計、動手製作到報告的撰寫(xie) ,親(qin) 手完成了一個(ge) 完整的項目,這個(ge) 過程讓我體(ti) 會(hui) 到了理論與(yu) 實踐結合的樂(le) 趣,也更加堅定了未來想要走這條路的決(jue) 心。

IC生物醫學工程的課程融合了機械工程、生物材料和臨(lin) 床醫學等,這些都是我十分想探索的領域。 帝國理工也會(hui) 與(yu) 一些專(zhuan) 業(ye) 的機構進行合作,可以為(wei) 學生提供豐(feng) 富的實踐機會(hui) 與(yu) 項目經驗。這讓我對未來在IC的學習(xi) 和研究充滿期待,相信在這裏度過大學生活,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yu) 實際應用結合。

帝國理工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 她說:生命科學的邊界,需要用工程思維去突破

圖片來源 IC官網

02、明確自己文書(shu) 的主題

通過項目經曆展現自己的充分理解

在撰寫(xie) PS文書(shu) 時,我的成稿思路是首先要明確自己文書(shu) 的的核心主題,然後再圍繞著這一主題展開提供一些具體(ti) 且有說服力的經曆作為(wei) 支撐。例如,我們(men) 可以分享自己參加過的相關(guan) 科研項目,或者在深入閱讀書(shu) 籍與(yu) 文獻時所掌握的專(zhuan) 業(ye) 知識。

在描述這些經曆時,我會(hui) 盡可能地詳細闡述自己在項目中的角色、貢獻、遇到的困難,以及分析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與(yu) 個(ge) 人思考,在體(ti) 現自己對項目充分理解的同時,力求展現自己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和對生物醫學工程這個(ge) 細分領域的學術熱情

在文書(shu) 寫(xie) 作過程中,我遇到的主要困難是:初稿中堆砌了太多的技術術語,從(cong) 而導致文書(shu) 內(nei) 容的可讀性不是很高。並且在最初的幾稿中,段落之間的銜接也不夠流暢,使文書(shu) 整體(ti) 呈現出一種割裂感,缺乏連貫的邏輯鏈。為(wei) 此我和文書(shu) 導師們(men) 討論了很多次,也進行了很多輪修改,不僅(jin) 調整了語言表達刪減了一些不必要的專(zhuan) 業(ye) 術語,並且優(you) 化了過渡句和邏輯線索

PS文書(shu) 不僅(jin) 是學科知識和學術經曆的呈現更是思維的可視化表達。建議大家在打磨文書(shu) 的過程中一定要沉下心來,每一次的修改都是讓思想與(yu) 文字握手言和的機會(hui) ——那些被推敲的句讀、被重構的段落,最終都會(hui) 化作文書(shu) 裏的亮點。當大家遇到瓶頸時,不妨拿給朋友和專(zhuan) 業(ye) 的老師們(men) 看,將他們(men) 的困惑點作為(wei) 優(you) 化文書(shu) 的突破口。

這裏也給想申請生物醫學工程方向的學弟學妹們(men) 推薦兩(liang) 本相關(guan) 書(shu) 籍:The Craft of Scientific Writing和《生物醫學工程導論》(王廣誌著),前者教會(hui) 我如何講好科研故事,後者則幫助我梳理了專(zhuan) 業(ye) 認知。

帝國理工生物醫學工程專(zhuan) 業(ye)  | 她說:生命科學的邊界,需要用工程思維去突破

03、平時多做模擬麵試練習(xi)

充分準備自己的文書(shu)

剛開始準備麵試時,我發現自己對一些生物相關(guan) 的知識點有所遺忘。意識到這點之後,我又通過係統性地梳理和複習(xi) 重新掌握了這些內(nei) 容,鞏固了薄弱環。在正式麵試中,我成功將這些知識點靈活融入了回答中,展現了自己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和學術實力

關(guan) 於(yu) 一些麵試中比較常見的general questions,建議大家提前進行整理,比如關(guan) 於(yu) “為(wei) 什麽(me) 選擇IC”,我事先準備了3個(ge) 獨特的理由,並且進行了很多場模擬麵試來不斷優(you) 化自己的表達。經過多次麵試練習(xi) 之後我與(yu) 麵試官的交流表達也變得越來越流利了

在IC正式麵試中,我遇到的麵試官提問風格更傾(qing) 向於(yu) 牛劍麵試,開門見山,問了一道物理題和一道數學題。教授會(hui) 先從(cong) 一些簡單知識點入手,再一步步延伸到更複雜的問題。這種遞進式的提問方式不僅(jin) 考察我們(men) 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考驗我們(men) 是否具備在複雜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認為(wei) 教授還十分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將思考過程說出來。我的麵試官說話帶一些口音,所以在他一開始提出問題時我並沒能完全理解。如果遇到類似情況的同學不要慌張,一定要及時並禮貌地表達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確保對問題的理解無誤後,再開始回答。大多數IC教授還是很nice的,他們(men) 會(hui) 理解我們(men) 的處境,主動放慢語速或調整表達方式,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理解問題。

至於(yu) 群麵的部分,我發揮得並不算特別好,組內(nei) 其他三人都非常積極,英語也說得特別流利,相比之下我的英語就差了一些。但我認為(wei) 群麵最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獨特的思維,這樣會(hui) 給麵試官留下很深的印象。不過大家也要學會(hui) 傾(qing) 聽別人的想法,在合適的時機可以做出補充或糾正

據我所知,在帝國理工麵試中完全不提及文書(shu) 內(nei) 容的情況算是少數,所以大家一定要充分熟悉自己所寫(xie) 的內(nei) 容,要對文書(shu) 中每個(ge) 詞、每個(ge) 細節都做到了如指掌,大家還可以預先設想麵試中可能會(hui) 遇到的問題,事先準備好充分的準備。平時也要多經曆模擬麵試讓自己提前適應麵試的場景和壓力

04、通過擺正心態

高效利用時間

放榜當天早上,我一睜眼就看到郵箱提示UCAS係統有更新,瞬間清醒,忐忑地登錄賬號,發現自己拿到了offer。激動過後開始感慨:那些熬夜改PS、啃文獻的日子,終於(yu) 有了回響。

在整個(ge) 牛劍G5的申請過程中,筆試、麵試和A Level大考一起襲來的壓力曾讓我很崩潰,通過擺正心態高效利用自己的時間,終於(yu) 熬過了這段時光。在此,非常感謝父母、老師和朋友們(men) 在這段時間給予我的鼓勵和安慰,讓我有自信最終會(hui) 獲得好的結果。

校內(nei) 外的老師們(men) 都十分負責,文書(shu) 老師們(men) 教會(hui) 我PS寫(xie) 作的核心思路,並陪我反複修改打磨稿子;學科老師和筆麵試導師幫助我加強了學術知識;JT學管導師和升學導師陪伴並幫助我順利度過申請季。十分感謝每一位幫助過我的老師們(men) !

“生命科學的邊界,需要用工程思維去突破。”這句話不僅(jin) 是我申請路上的精神支撐,也是我對生物醫學工程的理解:用技術解決(jue) 醫學難題,讓科學真正服務於(yu) 人們(men) 。祝願學弟學妹們(men) 收到理想的offer,進入夢校!

*以上內(nei) 容來自個(ge) 人經曆,僅(jin) 用於(yu) 經驗交流分享,無任何商業(ye) 推廣意圖。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大連理工大學優秀課題組 | 核心進階攻略分享-250407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