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第一男校拔萃男書院就讀——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

在香港九龍旺角的繁華街區,藏著一所讓本地家長“擠破頭”也要送兒(er) 子入讀的百年神校——拔萃男書(shu) 院(Diocesan Boys’ School)。

在香港第一男校拔萃男書(shu) 院就讀——是一種什麽(me) 樣的體(ti) 驗?

圖源:網絡

創立於(yu) 1869年,這裏不僅(jin) 是學術尖子的搖籃,更是“文武雙全”的代名詞:

IB狀元、遊泳冠軍(jun) 、樂(le) 團首席、科研新星……

每一個(ge) “男拔仔”的日常都像一部熱血校園劇。

男拔仔的日常

清晨7:30,亞(ya) 皆老街131號的校門口已熱鬧非凡。

男生們(men) 穿著標誌性的白襯衫、灰西褲,背著書(shu) 包或拎著樂(le) 器盒快步走進校園——他們(men) 的一天,從(cong) 一堂55分鍾的“超長待機”課程開始。

一天隻有6節課,每節課55分鍾,課間穿插著小憩時間,午休更是長達1.5小時!

校長鄭基恩解釋說:“我們(men) 希望學生能真正投入學習(xi) ,而不是被下課鈴打斷思考。”

這樣的設計,讓課堂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

比如初中英文課,中一學生要自編自演英文戲劇,中二化身“小律師”搞辯論,中三則扛起攝像機拍短片——學英語?先當一回導演!

其他的課程設計也頗具特色,例如物理課融入機器人實踐操作,音樂(le) 課配備專(zhuan) 業(ye) 錄音設備,體(ti) 育課則涵蓋手球、曲棍球等多樣項目

午飯時間一到,食堂瞬間變成“美食戰場”。

男拔的食堂不僅(jin) 提供叉燒飯、意麵等常規餐點,冬至時還會(hui) 組織包餃子活動。

當然,也有男生溜去校外的茶餐廳“加餐”,畢竟亞(ya) 皆老街可是旺角美食腹地!

做好準備

下午3:30,下課鈴一響,男拔的校園瞬間切換模式。

80多個(ge) 社團和校隊同時“開戰”:

管弦樂(le) 團排練貝多芬,機器人社調試編程代碼,籃球隊為(wei) 學屆聯賽加訓,而天文社的成員已架好望遠鏡,準備觀測當晚的星象……

這裏的社團文化,堪稱“豪門配置”。

體(ti) 育方麵,男拔堪稱香港學界比賽的“常勝軍(jun) 團”,遊泳隊和田徑隊更是屢創佳績,多次在重大賽事中摘金奪銀。

2022年有田徑隊員以11.3秒的百米成績獲得港大提前錄取資格。

校長在當年頒獎禮致辭中強調:“我們(men) 重視學生在各個(ge) 領域的均衡發展。”

音樂(le) 社團也不遑多讓,其管弦樂(le) 團和合唱團的選拔標準相當嚴(yan) 格。

根據學校藝術部的資料,約65%的中一新生已取得鋼琴五級或以上資格。

在男拔,“大佬”不是稱呼而是職稱。

每年中五學生會(hui) 接過“傳(chuan) 承火炬”,帶著學弟們(men) 特訓比賽、組織活動,甚至傳(chuan) 授考試秘籍。

這種“前輩帶後輩”的傳(chuan) 統,讓男拔精神像武俠(xia) 小說裏的內(nei) 力一樣,代代相傳(chuan) 。

國際交流更是男拔的“隱藏大招”。

2018年北京交流中,當香港男生遇上北方餃子皮,首次嚐試擀皮的香港學生把麵粉弄得到處都是,形態各異的餃子引發陣陣笑聲。

隨行老師拍下的這些珍貴瞬間,後來被展示在學校國際交流照片牆上。

其中一張“最完整餃子”的特寫(xie) ,還被學生們(men) 幽默地稱為(wei) “曆史性作品”。

至於(yu) 那些飛去哈佛模聯或者MIT實驗室的學生?

他們(men) 正在用實力證明:男拔人的適應能力,從(cong) 包餃子到寫(xie) 論文都通用。

擇校指南

對於(yu) 考慮讓孩子轉學至香港中小學的家長來說,這是一個(ge) 需要深思熟慮的決(jue) 定。

香港的教育體(ti) 係多元而競爭(zheng) 激烈,插班過程需要家長和孩子做好全方位的準備。

一、評估孩子的學業(ye) 水平

香港各校對插班生的學術要求普遍較高,特別是英語和數學兩(liang) 門核心科目。

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標準化測試,如香港學科評估,以了解孩子當前的實際水平與(yu) 目標學校的差距。

同時,通過研究目標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往屆錄取標準,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孩子的競爭(zheng) 力。

二、明確教育目標

明確教育目標是選擇學校的關(guan) 鍵。

香港的學校類型多樣,有提供本地DSE課程的學校,也有開設IB或AP課程的國際學校;

有全英文授課的英中,也有以中文教學為(wei) 主的中中;還有不同宗教背景的教會(hui) 學校。

家長需要綜合考慮孩子的性格特點、語言能力、未來升學規劃等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教育路徑。

三、插班時機

香港學校的主要插班時間集中在學年中轉和新學年開始兩(liang) 個(ge) 時段,其中小一、中一等關(guan) 鍵過渡年級的機會(hui) 相對較多。

家長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開始準備,密切關(guan) 注教育局公布的學位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熱門學校的插班競爭(zheng) 激烈,可能需要提前排隊輪候,而國際學校的插班時間則相對靈活。

四、入學準備

充分的入學準備是成功插班的基礎。

英語能力的提升尤為(wei) 重要,包括學術寫(xie) 作、聽說交流和專(zhuan) 業(ye) 詞匯的積累。

筆試方麵要熟悉香港本地課程內(nei) 容,多做往屆試題練習(xi) 。

麵試準備則需要訓練孩子的表達邏輯性,準備得體(ti) 的自我介紹,並了解相關(guan) 時事話題。

此外,推薦信、成績證明等材料的準備,以及適當的入學輔導課程都能提高成功率。

在整個(ge) 準備過程中,保持耐心和信心至關(guan) 重要。

即便首次嚐試未能如願,積累的寶貴經驗將為(wei) 後續申請奠定基礎。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即便暫時入讀了相對普通的學校也無需氣餒。

香港教育製度極具彈性,完全可以選擇一所過渡性學校讓孩子先適應本地教學模式,待準備充分後再向更優(you) 質的學校發起衝(chong) 擊。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內地生插班香港首選!直資學校三大優勢破解擇校難題

下一篇

在世界頂級醫學院讀博是一種什麽體驗?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