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留學申請的時候會(hui) 低估申請的難度和複雜程度,簡單評估自己的基本條件,例如背景、均分和經曆,覺得自己跟以往錄取者條件比較接近,就認為(wei) 自己可以IDY。
實際上,由於(yu) 信息閉塞,對申請流程不熟悉,對細節不清楚,導致每年都有一些同學DIY花式踩坑,在看到周圍同學進度遠超自己,甚至已經都已經拿到好幾份offer,而自己錯過申請或一堆拒信以後才急急忙忙找中介。
但那時,申請季基本已過半,一些熱門大學的部分專(zhuan) 業(ye) 也已經截止。留給大家的選擇已經不多了!
今天,老師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DIY英國留學申請中有哪些坑?如何避免?哪些同學適合DIY?
01 錯誤評估自身背景
對第一次DIY的同學來說,最難的痛點,在於(yu) 如何自我定位。我們(men) 都知道,留學申請需要評估GPA、專(zhuan) 業(ye) 背景、標化成績、實習(xi) 強弱、簡曆優(you) 劣。
因此,多數學生在DIY的時候會(hui) 參考往年錄取畫像和經驗貼。
但留學申請一直處於(yu) 不斷內(nei) 卷中,學校普遍縮招的背景下再去參考三年前五年前的經驗分享就毫無意義(yi) 了
其次,很多同學根本沒法拿到準確的錄取數據,一些錄取畫像的背後,也會(hui) 隱藏很多關(guan) 鍵因素,例如實習(xi) 的相關(guan) 性,經曆側(ce) 重點等等。
這些因素都會(hui) 導致學生無法正確評估自身背景,從(cong) 而在院校定位的第一步就犯了大錯!
可以多找過去1-2年錄取的同學背景參考。一般來說,研究生選校無非是衝(chong) 刺、重點、保底,三個(ge) 檔次來搭配。你在選校的時候,可以一起考慮綜排、專(zhuan) 排、學校的學費、地理位置和就業(ye) 的關(guan) 係以及各校官網對申請人的具體(ti) 要求,比如本科課程背景等。
當然,這些內(nei) 容必定是複雜,需要花時間花精力準備的。至少需要在申請季前幾個(ge) 月開始做好詳細了解。
02 無法準確把握申請時間
申請策略的製定,院校申請時間的把控也是DIY同學踩坑的重災區。
因為(wei) ,衝(chong) 刺、重點、保底院校的選擇也是需要大量案例和翻閱求證資料的。並不是這個(ge) 學校排名高,我就衝(chong) 刺,這個(ge) 學校排名低我就保底。
而且,什麽(me) 時候申請,哪些院校第一輪就要趕緊申請?哪些院校可以慢一點申請,申請的節奏該當如何?......這一係列問題,都是需要在申請前、申請中進行調整的。
更別提由於(yu) 沒有設置合理的提醒,導致錯過DDL而錯失申請了,這樣的案例每年一抓一大把🤦
申請策略不單是case by case來製定的,而且是隨著當年申請的進度及當年申請形式的把控而動態變化的。
如果真的要DIY,則需要時刻關(guan) 注各院校動態進展,不僅(jin) 要關(guan) 注自己申請的院校,還需要關(guan) 注其他院校的甚至其他地區的留學動態。對動態加以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來調整自己的申請策略。
03 申請材料不加以重視
還有一個(ge) 出問題的重災區就是推薦信
很多DIY的同學把推薦信放到最後處理,但要知道,要推薦信也是有策略的。成功要到一個(ge) 教授的優(you) 質推薦信,可能溝通時間2-3個(ge) 月之後才拿到都很正常。
如果你放在最後處理看似萬(wan) 事俱備,你就差一封推薦信,但很可能最後就是這裏被坑。
還有很多種情況,要麽(me) 有幾位老師願意給推薦信後,自己就當甩手掌櫃了。要麽(me) 老師臨(lin) 時放鴿子或者忘記提交推薦信等等
總之,推薦信、成績單等必要的申請材料,如果沒有人提醒,DIY時也非常容易踩坑!
純手續類的事宜,比如開成績單,填寫(xie) 網申,郵件溝通細節等,如果這些事務性基礎事宜搞不定,就不太符合DIY的能力要求,不建議DIY!
04 文書(shu) 混亂(luan) 無邏輯
我們(men) 也遇到過很多DIY到一半的同學,是在拿了拒信以後才想著來找機構江湖救急的。
文書(shu)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老師不再贅述。很多同學文書(shu) 非常想當然,東(dong) 一榔錘,西一棒頭的。實際上,各個(ge) 院校都有很明確的文書(shu) 要求和注意事項。
另外,老師想跟大家提醒的一點是:一般來說,想自己DIY的同學成績往往都很好,也比較自信,但真的不代表文書(shu) 水平一定高。
看清申請院校的文書(shu) 要求,如果自己都沒辦法提取與(yu) 所申專(zhuan) 業(ye) 有關(guan) 的經曆,從(cong) 而形成一條完整的storyline,不建議DIY
其次,很多同學,特別是人文社科的同學看多了網上華麗(li) 辭藻的文書(shu) ,喜歡diy一些無病呻吟,感動自己的文書(shu) 。美研申請可能還有點用,但申請英國碩士的話,完全吃力不討好,會(hui) 吃大虧(kui) 。
05 DIY適合那些人?
綜合來看,我們(men) 認為(wei) ,想要成功DIY拿到offer,需要具備三大前提:
Part.1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
自覺性,或者說時間管理能力,尤為(wei) 重要,特別是在大三暑假階段,要參加申研前最重要的工作實習(xi) ,還需要保證GPA不掉,還需要溝通推薦信,準備申請材料,及時跟進申請狀態,等等。相當於(yu) 許多任務其實需要同步進行。
Part.2信息檢索及辨別能力
老師上麵提到過,像我們(men) 的服務老師,在每個(ge) 同學的申請過程中,都還需要時刻關(guan) 注各院校的動態。因為(wei) 服務老師都從(cong) 事留學多年,在很多信息出來後,能比較準確地判斷消息是否真實,如果真實,對今年申請情況的形象是什麽(me) ?影響程度有多深等等。
但DIY的同學一般都是第一次申請留學,對整個(ge) 留學申請過程需要檢索很多信息,如果是一些整合的信息,如果沒有去偽(wei) 存真,明辨是非的能力。非常容易因為(wei) 一些錯誤信息導致申請出現問題。
Part.3語言能力
第三點,則是英語能力到底夠不夠強。比如能否針對每個(ge) 學校和每個(ge) 專(zhuan) 業(ye) 單獨寫(xie) 幾份高質量的符合研究生水平的文書(shu) ?你的簡曆是否拿得出手?填每個(ge) 學校的網申,和學校郵件溝通,辦理入學等,能否精準表達自己的內(nei) 容而不引起歧義(yi) 和誤會(hui) ?
總之,DIY留學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men) 也不建議同學們(men) 冒著學業(ye) 生涯的風險去DIY。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