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俊緯
澳門科技大學傳(chuan) 播學碩士
績點 3.4/4
目前收到澳門科技大學傳(chuan) 播學博士offer
我參與(yu) 到的項目是《新聞與(yu) 傳(chuan) 播課題:世界格局影響下的媒體(ti) 輿論引導與(yu) 虛假新聞成因研究——以日本核廢水排放、俄烏(wu) 局勢進展等新聞事件為(wei) 例》
offer截圖
你當時為(wei) 什麽(me) 想要做科研?覺得這個(ge) 課題最打動你的地方在哪裏呀?
我是碩士在讀,作為(wei) 一個(ge) 學術新手,我沒有做過一場完整的科研,因此我希望能在暑假做一下這一方麵的訓練,一是增強自己的學術能力,二是通過這個(ge) 項目發表一些屬於(yu) 自己的文章,提高申請的競爭(zheng) 力。
辛同學同款科研項目
項目背景:
我們(men) 正處於(yu) 一個(ge) 後真相時代,美國大選、英國脫歐、新冠疫情、俄烏(wu) 衝(chong) 突,在一係列新聞事件背後,全球輿論場中充斥著虛假信息、誤導信息、無法辨認真偽(wei) 的信息,同時伴隨“全球化”與(yu) “逆全球化”的交織過程,全球輿論場也幾近分層、撕裂,不再同享共識。
網絡時代的到來,為(wei) 現階段的傳(chuan) 播心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間。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共同目標,也是當前社會(hui) 發展階段的重要使命。可持續發展包括健康與(yu) 安全、環境與(yu) 能源、工業(ye) 與(yu) 經濟等十七個(ge) 重要議題。在數字時代,媒介對公眾(zhong) 的可持續發展參與(yu) 有著重要的作用。
項目介紹:
本項目就將從(cong) 全球媒體(ti) 輿論場的現象出發,引入媒介體(ti) 製的視角,並進一步從(cong) 霍夫蘭(lan) 提出的社會(hui) 心理學視角對健康、環境、風險傳(chuan) 播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學生將通過學習(xi) 內(nei) 容分析的設計方法,學習(xi) 社會(hui) 科學研究方法相關(guan) 基礎知識,掌握基礎的SPSS進行數據分析的方法。同時項目將幫助學生掌握社會(hui) 科學研究中常用的資料和數據收集方法,以及學術論文寫(xie) 作的基本步驟。
整體(ti) 參加完之後,覺得集思的這個(ge) 課題有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值?
集思的這個(ge) 課題完全符合了我的期待,最後經過完整的科研後,論文成功發表了,我也第一次經曆了完整的科研項目,到現在我也提前完成了我的碩士論文和即將發表的論文。
科研項目對於(yu) 我來說就是一個(ge) 試錯的過程,在這之中從(cong) 選題、到研究方法、到文獻綜述寫(xie) 作的技巧、到數據分析、最後到用數據結果去講故事,我確實是在不斷碰壁中走過的,最後也積累了相關(guan) 經驗,為(wei) 以後的研究打了堅實基礎。
與(yu) 導師溝通截圖
有沒有遇到什麽(me) 困難呢?又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呢?
我們(men) 的整體(ti) 科研過程還算順利,代碼編寫(xie) ,仿真實驗什麽(me) 的,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稍微修改修改很快就通過了。稍微麻煩的是,我們(men) 論文的初版是中文的,如何把他翻譯成英文的同時,顯得不那麽(me) 僵硬,是個(ge) 問題。
自己翻很害怕出現問題,機翻有時候並不能get我們(men) 想要表達的重點。最終我們(men) 是一起看過了非常非常多的,英文的文獻期刊,去總結他們(men) 的常用語,他們(men) 的語言習(xi) 慣,最後交出了還算滿意的答卷。
匯報截圖
final課題和論文的方向是什麽(me) 呀?對自己的final是否滿意,展開講講?
final的課題是研究中國社交媒體(ti) 上地域歧視的,因為(wei) 我們(men) 發現抖音、小紅書(shu) 這些平台開放了用戶IP屬地後,這些可能成為(wei) 其他用戶攻擊的點,我們(men) 就想知道媒體(ti) 在用戶地域刻板印象形成過程中有什麽(me) 作用?
不同的媒體(ti) 在針對地域問題時是否會(hui) 刻意引導對立從(cong) 而增加流量?新聞框架和媒體(ti) 署名是否會(hui) 影響受眾(zhong) 地域刻板印象的形成?
研究同時使用了內(nei) 容分析法和實驗法,最後的結果也驗證了我們(men) 的猜想。雖然完成論文後很開心,但是現在我再複盤的時候我覺得有很多地方是可以改進的,覺得自己可以寫(xie) 得更好。
與(yu) 導師溝通截圖
完整的參加完集思的項目課題,對於(yu) 你申請/目前學習(xi) 有什麽(me) 幫助?給同樣準備留學的同學一些建議嗎?
對於(yu) 未來想從(cong) 事學術研究的研究生來說,集思是一個(ge) 非常完美的過渡平台,這裏教會(hui) 了我們(men) 基礎的理論、研究方法,這些是我們(men) 從(cong) 事學術研究的根本,是做一個(ge) 好的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區別於(yu) 其他“水碩”“水博”的來源。
我覺得期刊、學術會(hui) 議不一定喜歡“浮誇”的研究,但一定喜歡一個(ge) 規範、理論新穎的研究,在這裏打下的基礎是絕對能服務以後。
與(yu) 導師溝通截圖
請評價(jia) 一下教授,論文導師/班主任
首先非常感謝陳教授的指導,科研過程中總是可以第一時間指出了我研究的不足之處,這對我之後的研究設計和論文的寫(xie) 作都發揮了很關(guan) 鍵的作用。
陳教授的學術能力很厲害,他可以在很短的課上可以將理論潤物細無聲地灌輸給我,現在我正在完成碩士畢業(ye) 論文的寫(xie) 作,陳教授的方法論給了我很多幫助;
其次我發現陳教授居然和我當過短暫的“校友”——我發現他之前在澳門科技大學任職過,這學期我在上《健康傳(chuan) 播》的課程的論文分享階段時,陳教授的多篇論文被同學們(men) 高頻率地分析,我們(men) 任課老師也對陳教授為(wei) 代表的“南洋理工學派”的研究風格大為(wei) 讚賞,這說明了陳教授在全球範圍內(nei) 健康傳(chuan) 播領域的舉(ju) 足輕重的地位。
現在科研結束了,論文也投遞完成了。首先我很驕傲曾經被陳教授這樣的學術大牛教導過,在麵對我這樣一個(ge) 新手時,陳教授一直在鼓勵我在自己的學術興(xing) 趣內(nei) 提升能力和自信;其次我也很遺憾沒有和他多交流,畢竟這樣和學術大牛直接對話的機會(hui) 是不多的。最後再次感謝陳教授不遺餘(yu) 力地教導,我在之後的學術之路會(hui) 以他為(wei) 標杆前進!
然後也很感謝鄭老師,作為(wei) 陪伴我們(men) 時間最長的老師,我很感謝他的耐心和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從(cong) 論文的選題和理論的選取到之後的實驗問卷的設計、學術規範的表達,再到科研報告的前夕依然在耐心地幫我們(men) 查缺補漏,這段經曆對我這個(ge) 學術新手來說是寶貴的,因為(wei) 很少會(hui) 有人願意手把手地從(cong) 最小之處教我搞科研。雖然現在回首,我寫(xie) 的這第一篇論文還是漏洞重重、槽點滿滿,但作為(wei) 學術路上的“處子秀”我還是很自豪在鄭老師的指導下能有這樣一個(ge) 作品。
最後很感謝班主任滕姐。在科研開始之前還很擔心如果自己學不好怎麽(me) 辦,如果和科研隊友相處不好怎麽(me) 辦?滕姐一直細心地解決(jue) 我的問題,每節課後都會(hui) 跟進我的掌握情況,及時給我發送課程回放和課程PPT,保證了我的學習(xi) 質量;此外滕姐也注重保護我的權利,她擔心我在小組合作中是否會(hui) 處於(yu) 不利地位,為(wei) 我提供了多重保障,我的科研和論文能平穩落地少不了她的大力支持。
相關(guan) 項目推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