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位德語零基礎、英語勉強夠用的“學術冒險家”,但是懷揣著對德國工業(ye) 實力的向往和對歐洲文化的憧憬,想要選擇這條“英語授課碩士”之路。今天,就來給考慮“英授”的小夥(huo) 伴們(men) 一些小建議~
英授VS德授:深度解析
專(zhuan) 業(ye) 選擇的“冷熱不均”
如果你打開德國大學的官網,會(hui) 發現英語授課的專(zhuan) 業(ye) 就像網紅餐廳——數量有限但個(ge) 個(ge) 招牌亮眼,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商科、計算機等熱門領域。
比如某頂尖理工院校的航空航天工程、人工智能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與(yu) 工業(ye) 巨頭(如西門子)深度綁定,實習(xi) 資源豐(feng) 富得讓人眼饞。
而德授專(zhuan) 業(ye) 則像美食街——選擇多到讓人眼花繚亂(luan) ,從(cong) 哲學、曆史到傳(chuan) 統手工藝,甚至還有“中世紀馬術”這種冷門課。但缺點是,德授對語言要求高,通常需要德語C1或DSH2證書(shu) ,零基礎的同學想靠“臨(lin) 時抱佛腳”通過考試,難度堪比“期末突擊拿滿分”。
語言門檻的“隱性成本”
英授最毒可以接受雅思5.5或托福80分,部分專(zhuan) 業(ye) 接受四六級成績;而德授不僅(jin) 需長期學習(xi) 語言,還需麵對學術德語的挑戰。例如,教材、課件、考試題目均為(wei) 德語,即使教授用英語授課,專(zhuan) 業(ye) 術語仍以德語為(wei) 主。如果期末考試時需要用英語回答專(zhuan) 業(ye) 概念,思維就會(hui) 受中文影響,導致表達不夠精準。
英語授課≠“無憂留學”
學術場景:英語能“點餐”,但“配菜”還是德語
雖然英授課程用英語授課,但很多有用的參考資料卻全是德語。而且即便是用英語考試似乎也有一定的語言障礙。
有同學吐槽:“期末考試明明看懂了題目,但用英語寫(xie) 專(zhuan) 業(ye) 概念時,總感覺像在直譯中文思維”。更紮心的是,除了專(zhuan) 業(ye) 提供的課程資料,其餘(yu) 的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的英文版,得靠“預習(xi) +問同學”硬扛。
生活場景:英語能“生存”,但仍需德語
購物:酸奶包裝上的“Sahne”(奶油)。藥品說明書(shu) 全是德語,如果不知道的話可能就會(hui) 誤把感冒藥當退燒藥吃了整整一周。
醫療:急診時醫生雖用英語問診,但藥單和複診通知全是德語,得靠手機翻譯“猜”。
行政:去市政廳或者移民局辦理業(ye) 務填表時,工作人員很有可能堅持用德語解釋流程,如果不懂德語的話很有可能陷入困惑之中。
零基礎“闖德”生存指南
語言準備:德語“保底”,英語“強基”
英語:建議雅思6.0+,商科專(zhuan) 業(ye) 需7.0+,理工科可放寬到6.5+。
德語:至少掌握A1-B1基礎(3-6個(ge) 月),重點學“掛號”“繳費”“迷路了”等生存詞匯。推薦用多鄰國APP每天刷30分鍾,或通過大學免費德語課係統學習(xi) 。
生活技巧:借力“中國力量”,善用“德國資源”
學聯求助:入學時參加中國學生會(hui) 活動,獲取租房、辦證等實用信息。有老師直接甩來“德國超市德語對照表”,從(cong) 此買(mai) 菜再也不用抓瞎。
翻譯神器:推薦DeepL等網頁翻譯功能,還有實時翻譯的APP可以靈活使用起來。遇到看不懂的路牌或說明書(shu) ,直接選擇拍張照片秒翻。
語言課程:利用大學提供的免費德語課(如柏林工大的“German for Internationals”),既能學語言又能賺學分。
長期規劃:英語授課≠放棄德語
即使暫時用英語讀研,建議每周抽1-2小時學德語。畢竟畢業(ye) 後想留在德國工作,德語C1是“硬通貨”;回國求職時,雙語背景也能讓你在簡曆中“C位出道”。
結語
德國英語授課碩士項目,就像“高性價(jia) 比的雙刃劍”:優(you) 勢:免學費(年均花費約10萬(wan) 人民幣)、課程緊湊、就業(ye) 資源豐(feng) 富;風險:生活瑣事需德語、學術壓力不亞(ya) 於(yu) 英美、文化融入需主動出擊。
若你願接受挑戰,不妨試試這條路。畢竟,在德國地鐵上用英語與(yu) 陌生人討論工業(ye) 4.0,或在啤酒節用磕磕巴巴的德語點香腸,都是很有趣和特別的經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