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給走美本方向的新高一學生提出幾點建議。
中考結束以來,一直是新高一學生家長大量谘詢的時間段,目前大家的高中選擇基本都塵埃落定。我作為(wei) 留學顧問也見證著家長和學生們(men) 繁忙、緊張、焦慮又糾結的過程:等待分數、選擇高中、最終確定學校。雖然高中都已經確定了,但是我們(men) 還是會(hui) 聽到很多家長和孩子對中考成績抱有遺憾,沒有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以及對自己選的高中仍然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不知道在這個(ge) 池子裏會(hui) 對後麵申請的大學有什麽(me) 樣的影響。
比如進入南外本部的會(hui) 說本部美本錄取情況這麽(me) 差,還是應該去國際部的;進金中中美的說,今年大家分都好高,中考均分633.7,真擔心太卷孩子卷不贏等等。另外我們(men) 也看到一些年級比較低的家長都在考慮不走常規路線,在考慮新的國際學校,外地的國際班以及有部分很優(you) 秀的9年級學生已經轉入常熟UWC。
首先,不管進入的是哪個(ge) 高中,哪類班級,高中都是一個(ge) 新的階段,是一個(ge) 重新洗牌的階段。根據我這麽(me) 多年的觀察,每年都會(hui) 看到有中考分數不高的學生但是在高中成績直線上升,也有中考分數很高的小孩在高中沒有適應的特別好,狀態不理想的情況。所以對自己中考成績滿意的,開心之餘(yu) 也需要有危機意識,好好把握現有優(you) 勢,繼續在新環境裏挑戰自己;對自己中考成績不滿意的,也不需要氣餒,從(cong) 現在開始嚴(yan) 格要求自己,超越班級最高分成為(wei) 第一的也可能是你。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的美本顧問來說,我更看重的是除了分數之外,孩子的自身的一些特點和潛力,而不是以目前的分數來預判他們(men) 接下來的美本申請檔次。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我這邊會(hui) 有學生中考六百二十多分的能錄取美本前十的學校,也有中考不到六百分的錄取前三十學校的原因。
另外高中階段開始,我們(men) 很少看到成績好的學生是靠自己的“天資聰穎”出來的,在各個(ge) 申請池中,排名在前麵的,第一梯隊的學生都有一個(ge) 特點:自律性相對比較好,努力,學的紮實;而不是像在初中階段,不少學生感覺靠自己的天賦和臨(lin) 時抱佛腳也可以不錯。
第二,了解自己所在高中的特點是什麽(me) ,優(you) 劣勢分別是什麽(me) ;高中隻是一個(ge) 平台,一種課程,不管你在哪個(ge) 高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hui) 感到一定程度的不滿和失望,所以不要對學校本身報有特別大的期待,高中階段依然還得靠孩子們(men) ,靠家長們(men) ,以及我們(men) 申請機構。
比如你中考分數很高進入南外本部,然後學校的傾(qing) 向是猛搞理科打比賽,但是這不是你最擅長的,這個(ge) 時候就特別需要家長和學生們(men) 堅定地走適合自己的路,可能跟學校的傾(qing) 向相違背的路,並且做更多的課外的工作去彌補學校缺失的人文方向的教育。再比如國際班的學生,如果校內(nei) 課程太偏向理科,特別是IB和Alevel的,在搞好校內(nei) GPA之外還有餘(yu) 力的話,很鼓勵學生去拿幾門文科的AP成績,為(wei) 自己的申請添加砝碼。
美本申請的一個(ge) 特點就是不管你學什麽(me) 課程,普高,IB, AP, Alevel, 中加,隻要你本身夠優(you) 秀,準備的夠充分,規劃得夠早,那麽(me) 你都有可能申請到頂尖名校。雖然大家可能常常會(hui) 聽到某個(ge) 高中有錄取天花板,錄取曆史情況等,但是隨著我們(men) 大家準備美本申請的意識越來越早,做得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我相信錄取的曆史也會(hui) 不斷被更新。特別是自疫情以來,新高一這屆進入國際班的生源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新高,我也樂(le) 觀地期待25屆的美本申請結果。
第三,了解自己的優(you) 劣勢是什麽(me) ,揚長避短。美本教育的最大的一個(ge) 特點是重視多樣性,而我們(men) 的教育,其中一個(ge) 最大的特點是趨同性。我們(men) 常常會(hui) 聽到學生希望自己是學校裏的那個(ge) 第一名的學生,要是我是她/他就好了,因為(wei) 分數最高的就進最好的大學;但是美國的教育不是這樣的,比如雖然美國各高校也都想成為(wei) 排名第一的學校,但是沒有哪一所學校想成為(wei) 現在在第一名的那個(ge) 學校。所以目標是美國頂尖名校的學生,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特點和優(you) 勢,不要盯著自己的短板去跟別人比。
從(cong) 學習(xi) 節奏,各項考試安排,活動選擇,專(zhuan) 業(ye) 傾(qing) 向選擇等等都得有自己的節奏,不要擔心別人在做什麽(me) ,而我沒有在做。比如這個(ge) 暑假新高一的學生幾乎都在學托福,但是如果你更擔心高一第一學期的學習(xi) ,那麽(me) 你的重點可以是在預習(xi) 校內(nei) 學習(xi) 上,而不是非得全部心思去搞托福。不要擔心掉隊,我們(men) 每個(ge) 學生走的路都不一樣,也就不存在誰在前誰在後。
再是,對於(yu) 目標是美本的學生和家長,不要對任何學科還存有任何歧視。我們(men) 現在依然常常會(hui) 聽到要搞理科,是因為(wei) 理科好才是真的牛;很多家長現在就開始擔心後麵孩子找不到工作,必須要學好找工作的方向;甚至部分留學機構還是在宣揚走文科就是曲線救國就應該被鄙視,我們(men) 中國學生文科差,沒法跟人家美國學生文科比。
我想說目前理工科申請難度大,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理工科強的學生多,競爭(zheng) 激烈;也正因為(wei) 我們(men) 非理工科的專(zhuan) 業(ye) 普及不夠,重視不夠,資源不夠,所以我們(men) 更應該去讓更多的學生去探索非理工科的專(zhuan) 業(ye) 方向,才能達到百花齊放的狀態。再就是家長現在也無需太著急,對一個(ge) 十幾歲的孩子說,你後麵找不到工作怎麽(me) 辦,至少應該能保證收入沒有問題啊之類的話,也是沒有必要的。
高中階段是去讓學生充分探索自己可能性的階段,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任意領域的階段,去引導他們(men) 怎麽(me) 發揮自己特長的階段。也無需太過功利地去做任何事情,比如活動,比如競賽,在校內(nei) 標化都學有餘(yu) 力之時,去做一些挑戰和探索,在過程中的收獲往往很多時候比最終的那個(ge) 結果發揮的作用更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