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ory of Knowledge 即 TOK認識論課程,TOK是一門對認識過程進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究的課程,而不是要學習(xi) 一個(ge) 具體(ti) 的知識體(ti) 係。很多同學都說TOK是IB課程中最讓人感到“玄”的一門課程。
Theory of Knowlege 是在教學生們(men) 一種思維方式,教你去思考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麽(me) ,你怎麽(me) 確認自己的知識是正確的。TOK中文翻譯成反思課其實反而更恰當。
TOK 給了學生四個(ge) 工具分析自己獲得的知識,叫做Ways of Knowing:
語言 Language:書(shu) 本上說的,電視上說的,聽別人說的,通過別人整理獲得的知識 ;
感觀 Senses:自己看到的影像,聽到的聲音,摸到的觸感,聞到的氣味,嚐到的味道;
邏輯 Logic:通過自己分析獲得的結論,例如數學裏的推導;
感情 Emotion:感性認為(wei) 的事情,例如知道自己喜歡誰,認為(wei) 殺人應該償(chang) 命。
在TOK的評估中,需要寫(xie) 1600英文(2000中文)的論文,TOK的論文題目每年由IBO在9月份或3月份發布,分別針對北半球的5月份考期和南半球的11月份考期。
TOK的論文題目有三大特點:
1、命題論文
隻能夠選擇其中一道,並且不能修改題目的任何措辭。如果你想換個(ge) 題目,可能要延期一年了,也就是說TOK的題目每年都不一樣,使得你無法借鑒過往的題目。
2、晦澀難懂
TOK的論文題目涉及到對於(yu) “知識本質”的深層次思考,所涉及到的問題涉及到人類知識發展的底層邏輯。這些問題相當於(yu) 要求一個(ge) IB學生具有哲學家一樣的思辨水平,從(cong) 正反兩(liang) 麵角度去深入反思命題中蘊含的微言大義(yi) 。
3、評分“迷幻”
評分標準總共三句話側(ce) 重六個(ge) 要點,每個(ge) 要點都是描述性的,受到評卷人非常大的影響。而且采用整體(ti) 印象評分法(global impression),更是讓人感到焦慮。
對於(yu) 很多中國學生來說,TOK主要困難點如下:
1、不清楚TOK的得分要素;
2、不確定哪個(ge) 論點得分高;
3、不知道哪個(ge) 例子比較優(you) 秀。
而且最後寫(xie) 得東(dong) 西主觀因素占比較大,不知道怎麽(me) 寫(xie) 才會(hui) 比較不過度偏激,同時又能展現自己的獨特個(ge) 性。
建議1
KQ要有深度
無論是presentation或者essay,製定一個(ge) 有深度的KQ絕對至關(guan) 重要,畢竟最後的內(nei) 容都會(hui) 圍繞這個(ge) 課題,同時KQ一定要用詞小心,一定要客觀,而且一定要跟主題相關(guan) 。
建議2
利用有效例子
有可能是準備時間不充分,或者是閱讀量不夠,學生經常在選擇例子的時候選擇一些跟KQ擦邊的例子,它即不能突出你的核心思想,用得不好反而會(hui) 讓examiner覺得內(nei) 容空洞,一個(ge) 好的TOK presentation或者essay一定會(hui) 有一些畫龍點睛的example,讓大家印象深刻。
建議3
相對平衡的論述
TOK和與(yu) 人爭(zheng) 吵還不太一樣,TOK除了要把自己想說的點優(you) 雅的說出,也得把對方可以反駁你的地方加以解釋,同時告訴對方你這想法不行。很多學生在平衡論述這塊做得不太好,給人一種一邊倒的呈現方式,所以在製定KQ的時候一定要花點心思,讓兩(liang) 邊的論點都可以很流暢的帶出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