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多說,來給大家梳理下 AP IB 學起來的手感是怎樣的?
1、AP 有哪些特點
一、AP Cal 知識點集中,準備周期更短
進入 AP Calculus 準備階段需要完成 Precalculus 內(nei) 容的學習(xi) ,主要涉及各種函數知識。通常很多學習(xi) 完 Precal 11 的同學,可以花一年的時間完成 Precal12+AP Cal 的學習(xi) 。
二、AP Cal BC 五分並不是遙不可及
5分對應的最低原始分數在70分上下(總分108分),是一個(ge) 隻要完全掌握所學內(nei) 容就不難達到的程度。另一方麵,取得 AP Cal BC 的 5 分是中學階段數學學科除競賽之外比較高的學科學術水平證明。因此,準備周期更短,學術水平較高是 AP Cal BC 的特點。
此外,BC的考試中包含約60%的AB內(nei) 容,這一部分的正確率將直接換算成AB成績。也就是說參加一個(ge) BC的考試可以同時得到 BC 和 AB 兩(liang) 門課的成績。這也是當前大部分學生會(hui) 直接學習(xi) BC 的一個(ge) 原因。
三、AP Cal BC 5 分並不代表大學微積分高枕無憂
其實大學的微積分無論是難度複雜程度都比 AP 要深。遇到過 BC 得到 5 分,但 fail 第一學期微積分課程的例子。因此僅(jin) 僅(jin) 強烈建議同學們(men) 當作申請大學時候的加分項,不推薦直接換算學分豁免修大學微積分基礎課,你到了大二可能就會(hui) 發現自己原先的基礎銜接不了更進階的 STEM 類專(zhuan) 業(ye) 課程,時光不能倒流,我們(men) 還是穩紮穩打為(wei) 準。
2IB 有哪些特點
接下來我們(men) 看看 IBDP 階段的數學學習(xi) 的特點:
一、IB涵蓋知識豐(feng) 富,好成績多靠平時積累
與(yu) AP 恰恰相反,IBDP 階段的課程涵蓋了中學數學的大部分領域,微積分僅(jin) 僅(jin) 占整個(ge) 課程的不到1/3。其中內(nei) 容不乏複數,矢量,矩陣實用且有趣的章節。同時 IB 的成績更注重平時的積累,從(cong) 11年級最後的 term test 開始計入最終的預測分數。另一方麵,即便大考略微發揮失常,也不會(hui) 對申請造成影響。(懂的都懂,大考之前申請已經落下帷幕)
IB 體(ti) 係的學生,尤其在最後一年備戰大考到五月畢業(ye) 季的孩子,進大一的學術表現,比申請季結束似乎就進入休息狀態的學生,要好一些。IB 體(ti) 係適應的很好的孩子,學習(xi) 習(xi) 慣也是非常不錯的。
二、相對豐(feng) 富的選課方向AA/AI HL/SL
目前的 IBDP 階段數學一共有四種課程組合,對於(yu) 目標是 STEM 專(zhuan) 業(ye) 的同學,無疑還是要選擇AAHL 這一接近傳(chuan) 統數學課程編排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課程。AI 的整個(ge) 課程架構,目前還在被各學校不斷探索中。
有關(guan) IBDP 怎麽(me) 選課參見下麵的兩(liang) 篇更詳細長文:
IBDP 數學選課前,請先閱讀本指南
IBDP 數學:考什麽(me) ?怎麽(me) 考?
三、 不容小覷的 IA 寫(xie) 作
此外 IBDP 中還有占總評分20%的 IA 研究性小論文需要在第二年時完成。進入 IBDP 學習(xi) 後盡早開始準備話題,也是整個(ge) IB課程的一大關(guan) 鍵。
有關(guan) IA 怎麽(me) 寫(xie) ,推薦閱讀:
數學 IA 怎麽(me) 寫(xie) 才能驚豔你老師?
四、選 IB 課程還是要看學校過往成績表現
IBDP MATH 課程內(nei) 容本身是相當具有競爭(zheng) 力和吸引力的,但有個(ge) 很現實的問題,不同學校的入學門檻和教學水平層次不齊,拿數學科目來說,有的學校甚至多年沒有得到 7 分的成績。對於(yu) 選擇 IB 課程的同學,做足功課和背景調查相當有必要。這裏推薦大家可以上 IBO 官網看具體(ti) 的相關(guan) 數據幫助自己擇校:https://www.ibo.org/
最後,常有學生問:IB 體(ti) 係的還要不要考 AP 微積分向美國大學來證明自己的學術實力?沒必要,全世界開設 IB 體(ti) 係課程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的大學非常了解 IB 各階段各門科目的內(nei) 容和深度,同樣的科目不需要再通過考 AP 來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