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分值15分時間緊任務重!別再瞎蒙IB 經濟學P1、P2論文題這樣答穩拿分……

IB經濟學P 1 和P2 對學生而言是一項艱巨挑戰,尤其是在回答長篇論文問題時。IB經濟學答題時間有限,學生必須回憶信息,並表現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複雜經濟概念的能力

如果想在IB經濟學P1 和P2 中都取得優(you) 異成績,拿下15 分的論文題非常重要。

那麽(me) 問題來了,P1和P2的論文題該如何回答?

PS 考前了解IB經濟學出題和考試範圍,怎麽(me) 能不查看IB經濟學課程大綱和樣題

01、總分值15分的論文題,到底是什麽(me) ?

IB經濟學P1 和P2 中,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是15分的論文題

這些題目通常要求學生“discuss”或者“evaluate”特定的經濟概念、政策或情景。

與(yu) 更簡單的知識回憶類型題目不同,15分題要求學生具備更深層次的分析、批判性思維以及根據證據做出明智判斷的能力

一個(ge) 典型的 15 分問題可能是這樣的:“Discuss whether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can always lead to economic growth.”回答這類題目,學生必須超越簡單地陳述事實或描述概念

評估不同經濟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各種方法的優(you) 缺點,並提供平衡的論點。

答題關(guan) 鍵全麵,表明對問題的雙方都有清晰的理解,然後得出合理結論

這些題目可能會(hui) 從(cong) 各類IB經濟學主題中出題,如:

評估政府政策(例如財政或貨幣政策)的影響

評估經濟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有效性

討論做出經濟決(jue) 策所涉及的權衡

這類題目評估的關(guan) 鍵技能包括:

深入分析:超越知識回憶,廣泛聯係,深入分析。例如,如果問題要求評估政府支出,那麽(me) 僅(jin) 列出潛在影響(例如,需求增加、預算赤字)是不夠的。

考生應該批判性地分析這些影響對不同經濟部門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強有力的答案通常包括討論已實施類似政策的國家/地區的真實例子

例如,提及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英國的財政政策將增加分析深度。

合理評估評估是題目的考察核心。考生必須對經濟政策或理論的有效性或可行性做出判斷。這包括權衡利弊,考慮不同的觀點,並根據證據得出合理結論。

例如,在評估增加政府支出是否會(hui) 導致經濟增長時,可以討論這種增加如何在短期內(nei) 刺激需求,但也要考慮通貨膨脹或政府債(zhai) 務等長期影響。

實際應用包括來自實體(ti) 經濟或行業(ye) 的例子有助於(yu) 加強論點

如果正在討論通貨膨脹控製,可以引用麵臨(lin) 惡性通貨膨脹的特定國家為(wei) 例子,例如津巴布韋或委內(nei) 瑞拉,將增加分析的可信度。

02、合理分配時間是第一步

了解了 15 分論文題的廬山真麵目,接下來關(guan) 鍵就是要掌握好答題時間,才能在考場上遊刃有餘(yu) 。

IB經濟學P1 和P2 都包含長篇論文題,考生必須明智地分配時間,確保答案結構合理且論證充分。

P1通常會(hui) 有兩(liang) 個(ge) 長論文題。總分15 分的題目通常會(hui) 占用大部分考試時間。

大致的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P1 :用 20 分鍾回答總分10 分的題,用 55 分鍾回答總分15 分的題

P215 分的題目總共分配55 分鍾作答

P2 通常包含多個(ge) 較短題目,需要的答題時間較少。推薦方法是花 10 分鍾規劃總分15 分的答案

在此規劃階段,考生應該:

① 確定問題中的關(guan) 鍵術語和概念。

② 集思廣益,找出支持雙方爭(zheng) 論的關(guan) 鍵點。

記下可以在答案中使用的真實示例或案例研究

完成規劃階段後,接下來可以用剩餘(yu) 的 45 分鍾編寫(xie) 答案。

一旦開始寫(xie) 作,就必須為(wei) 文章的每個(ge) 部分有效地安排時間。

回答時間可以細分為(wei) :

前5分鍾定義(yi) 關(guan) 鍵術語並概述回答範圍。回答涉及可能有多種解釋的術語或概念(例如,“經濟增長”、“政府幹預”)

接下來 35-40 分鍾分析和評估是答案核心

將分析分成不同段落,每個(ge) 段落專(zhuan) 門針對問題的不同方麵。例如,如果討論政府支出對經濟增長的有效性,一段可以涵蓋積極短期影響,而另一段可以關(guan) 注潛在的長期後果,例如通貨膨脹。

每個(ge) 段落都包括分析和評估

展示每個(ge) 論點的積極方麵,但也要辯證看待,考慮反駁和潛在局限性。這可以表明學生的深刻理解,具備批判性思維。

最後5-10 分鍾:判斷和結論。

總結要點並對問題做出合理判斷。不應簡單地重述自己的分析。學生需要綜合討論過的信息並提供對論點的最終評估。這將使考官了解考生有能力根據證據形成連貫的、有充分依據的結論。

03、IB經濟學論文結構到底是怎樣的?

一篇組織良好的文章可以讓考官更容易理解論點,確保考生已經涵蓋了問題的所有相關(guan) 方麵。

● 第 1 步:定義(yi) 關(guan) 鍵術語

回答 15 分題的第一步是清楚地定義(yi) 所涉及的關(guan) 鍵術語和概念。定義(yi) 術語,文章內(nei) 容清晰起見,並確保回答始終專(zhuan) 注於(yu) 問題所問的內(nei) 容。

例如有關(guan) “貨幣政策” 的問題,將首先定義(yi) “利率” 和 “通貨膨脹” 等術語。解釋這些術語之間的關(guan) 係以及它們(men) 如何影響經濟。

對於(yu) 審查員而言,通過定義(yi) 可以充分了解考生的分析範圍。如果沒有明確的定義(yi) ,則可能會(hui) 因回答不準確而丟(diu) 分

● 第 2 步:編寫(xie) 詳細的分析段落

這一步是文章的核心,在其中分解不同的觀點並探索與(yu) 問題相關(guan) 的經濟論點。

① 讚成/反對結構分析部分的常見結構是讚成/反對格式,涉及分析論點的一方,然後提出相反觀點

這種平衡的方法表明考生有能力批判性地審視對問題的多個(ge) 觀點。例如,如果問題是關(guan) 於(yu) 更高稅收對消費者支出的影響,可以從(cong) 探索有利的一麵(更高稅收的潛在好處,例如增加政府用於(yu) 公共服務的收入)開始,然後轉向消極的一麵(更高稅收如何減少可支配收入,導致消費降低)。

② 多策略方法對於(yu) 更複雜的問題,可能需要將分析分解為(wei) 幾個(ge) 政策選項並詳細討論每個(ge) 選項

如果問題要求考生評估各種經濟戰略的有效性,這種方法將特別有用。

● 第 3 步:提供全麵評估

分析完利弊或多種政策選擇,就該評估論點的有效性了。評估是15分論文題的一個(ge) 關(guan) 鍵方麵。以下是評估中應包含的內(nei) 容:

正麵評估 :正在討論的政策或理論有什麽(me) 好處?為(wei) 什麽(me) 它在某些情況下有效?

負麵評估 :有哪些限製或缺點?是否有需要解決(jue) 的潛在負麵後果?

真實世界的例子使用真實世界的案例研究或數據來說明觀點

例如,如果討論碳稅,可以參考瑞典等已成功實施此類政策的國家,或者討論其他國家(如美國)麵臨(lin) 的挑戰,這些國家的政治反對派阻礙了實施。

在評估中,學生還應該承認自己分析的局限性

例如,可以提到,雖然碳稅在某些國家/地區有效,但由於(yu) 政治、經濟和社會(hui) 條件不同,它在另一些國家/地區可能不那麽(me) 有效。

● 第 4 步:最終評判

最後,文章必須根據考生在整個(ge) 分析過程中提出的論點和證據,以明確的判斷結束

這不是一個(ge) 簡單的總結而是一個(ge) 合理的結論。學生應將分析和評估聯係在一起,以形成對該問題的決(jue) 定性立場

判斷應基於(yu) 分析,並應回答提出的具體(ti) 問題。請務必強調導致你得出結論的最重要的要點。

如對更高稅收的評判:“雖然更高的稅收可能會(hui) 在短期內(nei) 減少消費,但它們(men) 對於(yu) 資助教育和醫療保健等公共服務至關(guan) 重要,這有助於(yu) 長期經濟穩定。因此,盡管存在短期缺點,但更高稅收的更廣泛好處,包括更好的公共服務和社會(hui) 公平,證明了實施更高稅收是合理的。

這個(ge) 最終判斷是指把所有東(dong) 西放在一起的地方。考生需要提供一個(ge) 有充分依據的結論來加強整篇文章的論點

5月13日下午,IB經濟學就將開考。至5月14日上午,2025年IB經濟學考試結束。留給M25大考生們(men) 的備考時間並不是特別多了!M25大考一天天逼近,是不是心裏慌慌的?

據了解,很多 M25 大考考生目前在 15 分論文題上頻繁丟(diu) 分,主要問題集中在分析深度不夠、案例運用不恰當。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多練習(xi) 真題,總結答題套路。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考研失利申請香港讀研全攻略!

下一篇

為什麽選擇 International EPQ?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