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本篇開始,給大家講講Common主文書(shu) 寫(xie) 作的幾個(ge) 重要原則,這是從(cong) 我20年的文書(shu) 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針對中國申請者的關(guan) 於(yu) 主文書(shu) 寫(xie) 作的方向性的問題,一家之言,僅(jin) 供參考。
關(guan) 於(yu) 文書(shu) 創意
首先我想談一下文書(shu) 創意的重要性。
麵對各式各樣的大學文書(shu) 題目,很多學生可能會(hui) 感到無從(cong) 下手,這個(ge) 時候,學生在動筆寫(xie) 一篇申請文書(shu) 之前,文書(shu) 創意老師或是升學老師一定要和他進行交談和啟發,並在這個(ge) 基礎上雙方共同確定一個(ge) 新穎的創意,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每一個(ge) 申請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
對於(yu) 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講,因為(wei) 他們(men) 是不太熟悉大學申請文書(shu) 的一些寫(xie) 作要求的,也不確定自己的寫(xie) 作思路是不是走在正確的方向,所以這個(ge) 時候創意老師要對學生的人生經曆進行係統梳理,找出一些可以體(ti) 現學生亮點的人生經曆,並在這個(ge) 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每個(ge) 人的經曆都是很多的,那麽(me) 到底哪些經曆值得挖?要怎麽(me) 樣去挖掘?而哪些經曆可以一帶而過,不適合在文書(shu) 裏麵展示的?這都是非常考驗一個(ge) 文書(shu) 創意老師的功底。
所以我一直都認為(wei) 一個(ge) 優(you) 秀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首先他必須要非常熱愛閱讀,擁有一定的人生閱曆。因為(wei) 他麵對的學生是各種各樣的,這些學生的興(xing) 趣也是非常廣泛的,所以一個(ge) 優(you) 秀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他必須是一個(ge) 雜家,他的知識麵要足夠的廣泛,他可以覆蓋住學生的知識麵,否則你在和學生進行頭腦風暴的時候,學生懂得比你還多,你怎麽(me) 可能會(hui) 給學生出一個(ge) 很好的創意呢?或者說兩(liang) 個(ge) 人連基本的溝通都有問題,你又怎麽(me) 奢望你們(men) 能進行一個(ge) 深度的碰撞?能夠有靈感的火花的迸發呢?
同時,我覺得好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應該是個(ge) 采訪者,他知道如何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他同時又必須是個(ge) 狩獵者,他能從(cong) 學生的隻言片語中敏銳地嗅到題材的蛛絲(si) 馬跡,他也是一個(ge) 挖掘者,他在這個(ge) 蛛絲(si) 馬跡的基礎上進行深度挖掘,直到發現創意豐(feng) 富的礦藏。
總之,我們(men) 大部分中國學生英文寫(xie) 作文字功底就那樣,所以我認為(wei) 你與(yu) 其在語言的典雅、語言的漂亮、高深等等上麵下功夫,你不如多花點時間和你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多多進行深度的溝通,找到一個(ge) 令人激動不已的創意。說實話,一個(ge) 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意,等於(yu) 文書(shu) 一半的成功,雖然激動人心的創意總是躲在暗處,身影浮動,但芳蹤難覓。
在大學申請季,假設你申請 10 所大學,平均下來大大小小可能要寫(xie) 30 篇左右的文書(shu) ,那麽(me) 這 30 篇文書(shu) 我想你每一篇都要和創意老師進行深度的溝通,從(cong) 自己的人生經曆中提煉出那些適合展示給招生官的內(nei) 容,並進行藝術性的加工。
經常有家長問我找顧問、找中介升學機構要注意些什麽(me) ?當然要注意的東(dong) 西很多,但是我想首先你要和文書(shu) 創意老師進行一個(ge) 初步的溝通,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wei) 整個(ge) 申請包括表格係統,包括一些程序上的東(dong) 西,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我們(men) 找一個(ge) 顧問找一家機構,一個(ge) 很核心的內(nei) 容就是希望這家機構在文書(shu) 上麵能夠把把關(guan) 。而在文書(shu) 方麵,我想最核心的一個(ge) 內(nei) 容就是文書(shu) 的創意,當然最後的潤色定稿也非常重要,但沒有好的創意,你就沒有像樣的初稿,沒有像樣的初稿,純粹指望文書(shu) 修改老師最後來四兩(liang) 拔千斤也不太現實。所以我經常和同學們(men) 說,在找機構的時候,首先你真的是要和文書(shu) 創意老師一定要有一個(ge) 初步的接觸(注意,很多機構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和最後的潤色修改老師不是同一個(ge) 人,現在更多的是一個(ge) 申請個(ge) 案的主顧問同時兼文書(shu) 創意老師)。接觸之後,你覺得你們(men) 是適合的,通過交談你們(men) 之間是有共鳴的,我想這可能就是一家比較適合你的機構。
我還特別想強調一點,就是一個(ge) 學生他必須要參加文書(shu) 創意包括寫(xie) 作的全部過程。我想這不僅(jin) 是因為(wei) 這個(ge) 過程,本身就是一個(ge) 學生對自己 18 年的人生進行一個(ge) 係統的回顧和反思的過程,同時,通過這樣的回顧和反思,學生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優(you) 勢和不足,更清晰自己的人生的初步定位包括今後的專(zhuan) 業(ye) 和職業(ye) 方向等等,當然這個(ge) 過程,也是他反思自己和這個(ge) 世界的關(guan) 係的過程。
從(cong) 申請的技術層麵上來講,學生參加文書(shu) 創意和寫(xie) 作的全部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大家知道,托福作弊,SAT作弊,雖然是極少數,但美國招生官也是知道有這個(ge) 事情的,再加上極少數的中國學生在申請的過程中有一些造假的問題,特別是成績單造假的問題,對於(yu) 這些報道,大家這兩(liang) 年也經常在媒體(ti) 上可以看得到,這都會(hui) 讓部分美國大學招生官對我們(men) 少數中國學生的誠信問題難免會(hui) 打個(ge) 問號。
所以這幾年一直有一個(ge) 叫第三方麵試的環節。第三方麵試的環節是全程錄像的,最後會(hui) 提交給學生所申請的大學,作為(wei) 大學錄取的一個(ge) 重要參考。事實上以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常春藤級別的大學會(hui) 對申請者要求校友麵試,但從(cong) 這幾年的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的我們(men) 通常意義(yi) 上認為(wei) 並不是大牛校的大學也加入了麵試隊伍,當然主要是Initial View這樣的第三方麵試,而且麵試的內(nei) 容也在逐步變難。像十幾年前的麵試基本上在一個(ge) 咖啡館,麵試官問你一些生活的話題,他往往根據麵試者對問題的回答,從(cong) 中找出一些內(nei) 容,再進一步的追問。但是這幾年麵試的內(nei) 容廣度和深度都增加了很多,甚至涉及到一些時事政治方麵的內(nei) 容,甚至包括我的學生曾經這個(ge) 被問到過這樣的問題:“今年Common係統的文書(shu) 進行改革了,如果你要對它進行改革,你覺得有哪些東(dong) 西要增加,有哪些東(dong) 西可以刪掉?”。很多學生都被問到:“你今年 Common主文書(shu) 寫(xie) 的是什麽(me) 故事?你為(wei) 什麽(me) 會(hui) 寫(xie) 到這樣的一個(ge) 故事?”,甚至寫(xie) 作的過程曾經都被問過。如果這個(ge) 時候你的申請、你的文書(shu) 完全是由機構來代筆操作的,那麽(me) 我相信在麵試的時候,你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一定是一頭霧水,這當然會(hui) 嚴(yan) 重影響到你最後的錄取。甚至,我有學生被大學突然打電話(未預約),校方代表就他的主文書(shu) 內(nei) 容進行了一番溝通,當然,名義(yi) 上是麵試,但實際上也是在探聽一些虛實,不過,因為(wei) 這個(ge) 學生從(cong) 頭到尾參加了文書(shu) 創意和寫(xie) 作過程,所以和校方代表的溝通交流都很順暢,也讓他們(men) 相信這不大可能是一篇代筆之作,當然最後這名學生也是被這所他的夢校錄取了。
這個(ge) 例子也表明學生本人在整個(ge) 文書(shu) 寫(xie) 作過程中,從(cong) 頭到尾的參與(yu) 實在是太重要了,甚至不僅(jin) 僅(jin) 是文書(shu) ,就是整個(ge) 申請的過程,學生都需要全程參與(yu) ,那種給機構交費後就希望當個(ge) 甩手掌櫃的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幫學生做申請,申請的賬號和密碼都是雙方掌握住的,這樣也是便於(yu) 雙方對進程的了解,包括對文書(shu) 的了解。
如果你不參與(yu) 文書(shu) 寫(xie) 作,你不和你的顧問老師進行頭腦風暴,那怎麽(me) 辦?那最後隻能是機構去幫你去編故事,或者是機構去用一些模板去硬套,但是機構每年麵對的學生又特別多,有的機構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那麽(me) 這編出來的故事就有可能是同一個(ge) 故事安在不同的申請者頭上。曾經有篇報道說,美國一所大學居然收到了七份一模一樣的申請文書(shu) ,你可以想象,如果說你是個(ge) 大學招生官,這七個(ge) 學生的申請文書(shu) 是一模一樣的,你說這七個(ge) 學生被錄取的概率還有多大?幾乎是完全沒有可能,因為(wei) 大學無法想象,你一個(ge) 連申請文書(shu) 這麽(me) 重要的事情都不願意去做的人,你在學術上能有多大的成就呢?所以我這些年來幫學生做文書(shu) 創意、潤色,但我堅持的一點就是你的英文初稿你必須要出來,如果初稿質量太差,我還會(hui) 給你提點建議,你再重新寫(xie) ,我覺得差不多了,基本內(nei) 容符合,我才動筆潤色。實際上,找你的朋友、老師、英文高手去進行修改,包括用詞和語法等,這些大學是允許的,但是代筆的性質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我建議Common主文書(shu) 的頭腦風暴,學生的父母最好參加,除去適當的時候學生要求父母回避以外,父母最好能參加頭腦風暴的全部過程。我的經驗是,很多時候,我是從(cong) 父母的隻言片語中尋找到了文書(shu) 的靈感的。有時候你讓學生自己講自己的故事,他講不出來,因為(wei) 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覺得沒有什麽(me) 好講的,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天使,天使從(cong) 出生到現在,大事小事父母基本上都能記得,所以,在頭腦風暴的時候,父母往往是滔滔不絕的,好像,在講孩子這個(ge) 事情上,就沒有父母不滔滔不絕的,但這樣的濤濤不絕,會(hui) 給文書(shu) 創意老師帶來很多素材,一個(ge) 有靈氣的文書(shu) 創意老師,他能把父母眼中的孩子和學生自己的表述建立聯係,從(cong) 而更全麵把握學生的特質,從(cong) 而更清楚在文書(shu) 裏怎麽(me) 展示這樣的特質,或是經曆。
一個(ge) 優(you) 秀的顧問,他總是能從(cong) 學生的敘述當中,無論這樣的講述是邏輯嚴(yan) 密還是斷斷續續,可以找到學生一些非常獨特的閃光點。世界上沒有兩(liang) 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人也是這麽(me) 回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不同的生活道路,但到底怎麽(me) 不同,這是需要依靠老師和學生進行麵對麵的交流進行深度挖掘的。我們(men) 有時候跟學生聊創意聊了好幾個(ge) 小時,聊了很多個(ge) 點,但對聊出來的點我們(men) 就是不滿意,那沒辦法,我們(men) 隻能繼續交流,繼續在現有材料和講述裏尋找火花閃現的時刻。如果頭腦風暴討論出來的點,學生不滿意,顧問也不滿意,然後因為(wei) 又沒有更好的點所以就匆匆忙忙讓學生按照這個(ge) 點去寫(xie) 文書(shu) ,那這個(ge) 文書(shu) 的質量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為(wei) 首先,學生在下筆的時候他有情緒,他可能寫(xie) 的時候就會(hui) 有點勉強。
最後也提醒一點,就是一個(ge) 學生,他在整個(ge) 申請過程中,經過和顧問老師的頭腦風暴後拿出初稿,最後一個(ge) 英文高手的文書(shu) 老師給初稿潤色定稿,學生可以把自己的初稿和老師的潤色稿進行對比,這是迅速提高英文寫(xie) 作能力的一個(ge) 好方法。進了大學之後,一個(ge) 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別是寫(xie) 作能力,都太重要了,而這兩(liang) 個(ge) 能力特別是寫(xie) 作能力,恰恰是我們(men) 中國學生非常缺乏的。我曾有個(ge) 進入排名前五的文理學院的學生,她後來就對我說過,她的英文寫(xie) 作能力提升得最快的時候就是寫(xie) 大學申請文書(shu) 那段時間,她的初稿給我,最後我給她定稿,這個(ge) 學生也比較有心,她就反複體(ti) 會(hui) 我為(wei) 什麽(me) 把句子這樣改動,這個(ge) 字為(wei) 什麽(me) 這樣用,在這樣的體(ti) 會(hui) 和琢磨中,英文寫(xie) 作能力就不知不覺提升了。
實話說,撇開申請美國大學不談,我們(men) 在平常練習(xi) 英文寫(xie) 作過程中,身邊要是有個(ge) 英文寫(xie) 作高手幫著改,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不要談那些英文寫(xie) 作的大道理,你就寫(xie) 好你的英文,讓那個(ge) 高手給你一句一句改,一字一字改,讓他告訴你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改,你會(hui) 發現,你的表達都對,但高手稍微一動,效果就是不一樣,這時候你就體(ti) 會(hui) 到什麽(me) 叫醍醐灌頂,什麽(me) 叫聽君一席話。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