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請西人老師來修改文書(shu)
這個(ge) 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同學和家長比較關(guan) 心的問題,就是我到底要不要請一個(ge) 英語為(wei) 母語的西人老師來幫我修改文書(shu) ?或者,請一個(ge) 西人老師做我的申請顧問?我想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很難給出一個(ge) 一刀切的答案,要因人而異。
以教SAT 為(wei) 例,這玩意雖然是美國人發明的考試,但美國人一般教不好,大家也知道很多在美高的學生,到了聖誕節和暑假期間,他們(men) 回國的時候還是找中國本土SAT培訓機構,美國人教SAT ,最少我認為(wei) 他們(men) 不是非常適合我們(men) 中國學生的。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呢?我們(men) 中國人喜歡琢磨,教SAT的中國老師,你不管他入行多少年,一年也好,十年也好,這些老師最少把曆年SAT真題都琢磨一遍了,我覺得這是教SAT的最基本條件。實際上,就我接觸的這些 SAT 老師來講,他們(men) 把真題都不知道琢磨多少遍了,這樣他們(men) 知道要考什麽(me) 內(nei) 容,他們(men) 教起來就會(hui) 有的放矢。但事實上國外教 SAT 的老師,我真的覺得他們(men) 很少有人這麽(me) 幹的,他們(men) 很少會(hui) 把真題反複琢磨,或者說琢磨到可以以一種方式講給中國學生聽,讓中國學生非常容易理解,又能恍然大悟。對於(yu) 一道試題,很多西人老師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他不會(hui) 站在一個(ge) 中文背景的學生的角度來理解一道題,那就更談不上說站在一個(ge) 中國學生的背景上來講一道試題。
在升學這個(ge) 問題上,我基本上不是非常讚同請一個(ge) 西人老師來做你的申請顧問,最少他不能做你的主申請顧問。很多人覺得我申請的是美國的大學,那我請美國人來操刀,好像更靠譜一點。但事實上,就我接觸的來看,很多現在在中國從(cong) 事美本升學的美國人,他原來根本就不是幹這一行的。他雖然是美國的大學畢業(ye) 的,他對美國除他母校之外的別的大學到底有多少了解,事實上我是打著一個(ge) 問號的。他們(men) 不像中國升學老師,雖然先天條件比不上美國人,但我們(men) 中國老師喜歡琢磨,喜歡鑽研,加上現在信息基本透明,時間久了,照樣對美國大學特別是升學方麵的環節了解得非常清楚,甚至比美國顧問老師了解的要多很多。我認識一些美本的留學顧問,並沒有在美國上過大學,但照樣是非常優(you) 秀的美本升學顧問。
另外一點,西人顧問老師幹升學這個(ge) 事情,相對比較隨性一點。比如,在擇校這個(ge) 問題上,有的西人顧問他們(men) 特別強調一點,叫學校和申請者的匹配性,就是他們(men) 不太關(guan) 注學校排名,而學生最後錄取到排名多少的大學,恰恰是我們(men) 中國家長和學生最在意的事情(姑且不論排名是否很重要)。比如你孩子沒有錄到期望中的排名的大學,西人顧問會(hui) 覺得很正常,他認為(wei) 這個(ge) 孩子可能就是這個(ge) 水平,就應該上這個(ge) 學校,並且,他們(men) 會(hui) 找出很多條理由,證明這個(ge) 大學和孩子非常匹配。但對中國家長來說,如果錄取的大學排名太低,他們(men) 會(hui) 覺得這個(ge) 排名的大學我自己動手就可以搞掂,那我找升學顧問的意義(yi) 又何在。
我曾有個(ge) 學生SAT接近1500分,但她們(men) 學校的西人升學老師建議她ED一所60名左右的大學,因為(wei) 這個(ge) 老師是這個(ge) 大學畢業(ye) 的,他說這個(ge) 學校雖然排名不高但怎麽(me) 怎麽(me) 適合我那學生。我相信,這個(ge) 老師這麽(me) 說是發自肺腑的,他是真心覺得這所60名的大學是不亞(ya) 於(yu) 哈耶普的,但他不理解我們(men) 的排名情節,即使排名情節不是那麽(me) 嚴(yan) 重的家長,你讓他孩子SAT接近1500分然後去上個(ge) 50名開外的大學,我估計他也接受不了,不管你有成千上萬(wan) 條理由證明,這所大學和孩子的吻合度百分百,甚至是天衣無縫。
所以什麽(me) 叫適合,什麽(me) 叫匹配?我覺得對於(yu) 極少數的申請者來講,我覺得存在適合和匹配的問題,比如小眾(zhong) 學校小眾(zhong) 專(zhuan) 業(ye) ,適合和匹配度很重要,但對於(yu) 大部分學生來講,我覺得是不存在這個(ge) 問題的。如果說你的目標是 30 名,你錄到了50 名60 名,我覺得很大可能就是機構把你的案子做砸了,沒有什麽(me) 匹配不匹配的問題,我相信哈佛誰都匹配的,你也別擔心我這個(ge) 水平能從(cong) 哈佛畢業(ye) 嗎,我相信隻要哈佛錄取一個(ge) 中國學生,基本上你一定可以從(cong) 哈佛畢業(ye) 。我們(men) 老是說這個(ge) 孩子這可能就是 50 名的素質,就是機構把他做到了 30 名,但他畢業(ye) 不了。
我專(zhuan) 門寫(xie) 過一篇公文號文章,針對一個(ge) 流傳(chuan) 甚廣的謠言:在美國讀大學的中國學生每年有 25% 的退學率。這個(ge) 數據我真的不知道從(cong) 何而來,當然我後來就去刨根問底,還真的是找到這個(ge) 根源了。各位家長朋友可以想一想,在你們(men) 的周圍每年有多少學生到美國讀大學?你在你周圍又認識幾個(ge) 學生在美國讀不下來被退回來的?即使有我覺得是很少很少的。特別是你聽說過有幾個(ge) SAT、托福成績考得很高被美國大學退回來的?這個(ge) 數字就更少了。你可以查一些官方的東(dong) 西,美國越是好的大學,它的六年畢業(ye) 率就越高。哈佛一直是 97 %左右,那麽(me) 剩下沒有畢業(ye) 的,我相信是華人的可能性不大。因為(wei) 美國人跟我們(men) 的想法不一樣,像比爾蓋茨這種讀到大一沒有時間他就不讀了,但是中國學生在哈佛讀一年然後主動退學是不可想象的。我經常講我們(men) 中國孩子可能踢足球踢不過人家,到美國大學裏麵讀書(shu) 讀不過人家我真的是打死不相信。
有一些學生因為(wei) 當時他的標化考得比較低,進了排名比較次一點的學校,這一類學生反而是更不容易畢業(ye) 的。為(wei) 什麽(me) 越好的大學畢業(ye) 率越高,而排名靠後的大學反而不容易畢業(ye) 呢?像哈耶普斯這幾所學校它的課程難度和一個(ge) 50名左右的學校、100名左右的學校的學業(ye) 難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進去的學生它是有本質的區別,應該說是兩(liang) 個(ge) 不同的群體(ti) 。我這麽(me) 一講大家就可以明白了,為(wei) 什麽(me) 說好的學校反而更容易畢業(ye) 。
找西人顧問特別是讓西人做主顧問還有個(ge) 問題,就是和父母溝通的問題。在整個(ge) 申請過程當中,我所接觸的父母中很少有能做到不插手的,我們(men) 中國人覺得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父母一插手,就存在一個(ge) 和西人顧問溝通的問題,不要說一些父母英文溝通水平有限,就是能和西人流暢溝通,也存在個(ge) 文化差異的問題。很多西人顧問他是不太了解我們(men) 中國父母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的。所以在申請季的時候,在溝通上雙方很容易造成一些誤會(hui) 和障礙,包括一些文化上的差異,都會(hui) 造成一些沒有必要的麻煩。比如,到了申請截止日期,我們(men) 中國老師就是披星戴月也要把活先幹完,但西人他們(men) 把生活和工作分的很開,不是工作時間,比如聖誕節期間,你來為(wei) 文書(shu) 的事情打擾他們(men) ,他們(men) 會(hui) 很不耐煩(大家知道RD截止日期就是聖誕節後沒有幾天),當然他們(men) 會(hui) 提前和你說好他要去度假了然後幾號見這樣子,但中國老師就不會(hui) ,到了截止日期前,基本上是24小時待命。
就修改文書(shu) 來講,我知道的很多西人老師修改文書(shu) 就是改改語法,改掉一些表達不地道的地方,但他很少會(hui) 對整體(ti) 的結構進行大動幹戈,更別說很多老師就是不停地給你提意見但就是不親(qin) 自操刀修補,一篇文書(shu) 來來回回很多次,搞得學生也無所適從(cong) 不勝其煩。
另外,即使西人老師潤色一些表達不地道的地方也會(hui) 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中國學生的初稿寫(xie) 出來很多都是有中式英文痕跡的,中國的老師一看就知道他是什麽(me) 意思,因為(wei) 我們(men) 是同根同源,我們(men) 都是有中文背景,所以就很容易理解這個(ge) 小孩要表達什麽(me) ,水平高的中文老師他會(hui) 知道怎麽(me) 樣表達會(hui) 更地道一點。但是西人可能不會(hui) 理解這個(ge) 孩子到底要表達什麽(me) 意思,因此他對孩子整體(ti) 上的表達有時候理解的並不透徹。
西人老師在潤色文書(shu) 這一塊,在主題提煉方麵他是很少下功夫的,包括對文章的一些大的謀篇布局等,很少進行外科手術般的大刀闊斧的改動。並不是說所有的西人文書(shu) 老師都是這樣,可能也會(hui) 有一些非常追求完美的西人老師會(hui) 精益求精,但我所接觸的有很多西人老師就是做一些這種不痛不癢的修改。但一個(ge) 真正優(you) 秀的文書(shu) 老師,他發現學生的文章可讀性不是很強,內(nei) 容也比較鬆散,主題不是那麽(me) 突出,那就必須要進行徹底的結構變動了,而這恰恰就是很多西人老師最不耐煩做的事情,他認為(wei) 這個(ge) 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他們(men) 隻是提意見的人,不是操盤手。當然,他們(men) 比較容易滿足,有時候你什麽(me) 樣的文章他可能都會(hui) 覺得還不錯。就像你到美國,你隨便講幾個(ge) 英文單詞,隨便說幾句話,別人都會(hui) 說You speak good English,但你千萬(wan) 別當真,因為(wei) 這是文化的差異,西方是鼓勵式的教育,你說的再爛他也是鼓勵你開口說。
所以對於(yu) 請西人顧問這個(ge) 事情,希望大家謹慎。當然你運氣好可能會(hui) 碰到一些負責任的、水平很高、也很耐心的西人顧問老師,不厭其煩地啟發你,把的文章進行徹底的結構變動,遇到這樣的顧問是你的運氣。但是對於(yu) 一些程度比較薄弱、標準化成績也不是那麽(me) 高的學生,在請西人顧問這個(ge) 問題上還是要慎重,即使請西人老師修改文章,如果他改出來的東(dong) 西,在用詞造句方麵遠遠超出了你的英文水平,我建議你還要小心,不要讓招生官感覺你這篇文書(shu) 是代筆的。
事實上,你的作文內(nei) 容如果要是足夠的好,保留一點中式的痕跡是沒有關(guan) 係的,甚至個(ge) 別地方有點語法小錯誤,表達上的小瑕疵,都不會(hui) 影響到你的錄取,因為(wei) 招生官也很清楚,你是一個(ge) 中國學生,英語是你的第二語言。但是,如果你材料做得再好,文書(shu) 寫(xie) 得再好,若是讓招生官人家一眼看出來這不是你自己寫(xie) 的東(dong) 西,那麽(me) 你的遊戲就基本結束了。所以你在找文書(shu) 老師的時候,不是完全看他的英文水平,也要看他的綜合考慮問題的能力,在文書(shu) 老師的幫助下,你們(men) 最後呈現給招生官的文書(shu) ,它應該是真實的,是自然的,是和你其它方麵的硬件是吻合的,就是說,真實性是大於(yu) 一切的,你沒有真實性,就談不上藝術性,你的藝術性就是空中樓閣。
曾有一個(ge) 美高學生,看了我給他修改後的主文書(shu) 說我改出來的文書(shu) 有《紐約時報》的風格,我給他回微信說,首先你老師的英文寫(xie) 作水平和《紐約時報》的記者的水平差了一個(ge) 銀河係的距離,是能奶奶和熊奶奶相比,差了不止一點,另外,如果你這篇文書(shu) 真的有《紐約時報》的風格和水平,那你的申請就完了,因為(wei) 招生官是打死也不會(hui) 相信一個(ge) 中國背景的學生能寫(xie) 出《紐約時報》的味道,那你不是代筆又是什麽(me) 。
這些年,我們(men) 也和一些美高的西人升學老師打交道,在一些細節問題上,我們(men) 和他們(men) 簡直無法達成共識,比如我們(men) 的選校名單到他們(men) 那裏,基本上他們(men) 都會(hui) 加幾所我們(men) 從(cong) 來就沒有聽說過的大學,我們(men) 說不需要,他們(men) 說這學校多好多好,問題是你再好,學生也不會(hui) 去的,當然,我要是真的最後隻能把學生送到那樣排名的大學,我也就一世英名毀於(yu) 一旦了。但他們(men) 不理解,他們(men) 會(hui) 說你幹嘛那麽(me) 注重排名,就像不理解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每年往銀行存點錢,不理解我們(men) 十幾雙筷子在一個(ge) 火鍋裏歡快地撥動。
當然我不是完全否定西人文書(shu) 老師,他們(men) 肯定有他們(men) 的優(you) 勢,畢竟是母語,我在溫哥華就碰到過這樣的一個(ge) 老師,我的學生把我給她的主文書(shu) 定稿拿給這個(ge) 西人老師看了下,她在兩(liang) 個(ge) 小地方動了下,但就這兩(liang) 個(ge) 小地方,讓我見識到她的功底了,就是比我強。
但無論如何,就申請來講,你最好不要把申請的所有環節都交給一個(ge) 西人老師,最好是西人老師和中國老師打配合,日常溝通還是找中國老師吧,核心部分可以請西人老師出出主意。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