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來回答一個(ge) 讓許多高中生困惑的文書(shu) 寫(xie) 作問題:為(wei) 什麽(me) 名校喜歡問奇奇怪怪的文書(shu) 題目?
有些申請者懷疑,這些大學設計奇奇怪怪的文書(shu) 題目,是要刁難和考驗學生,以選出毅力最強,最能經受這種“折磨”的學生。
真相並不是這樣的。
大學和申請者間,並不是一種敵對的關(guan) 係。大學的招生辦,並沒有密謀刁難申請者,他們(men) 並不想故意出一些題目,讓大部分申請者寫(xie) 出低質量的文書(shu) 。
事實上,招生官期待自己看到的每一篇申請文書(shu) ,都是高質量的文書(shu) 。
耶魯大學本科招生官 Keith Light 有說過一句話,“你不會(hui) 走進一家 Barnes & Noble 書(shu) 店,從(cong) 書(shu) 架上抽出一本書(shu) ,然後希望這是一本糟糕的書(shu) 。”
道理都懂,那為(wei) 什麽(me) 美本名校喜歡問奇奇怪怪的文書(shu) 題目?
這個(ge) 問題也可以換個(ge) 方式問:“奇奇怪怪的文書(shu) 題目,不就是為(wei) 了加大申請者的創作難度嗎?”
在今天這篇文章裏,我將通過一些個(ge) 人故事和從(cong) 業(ye) 經曆,來為(wei) 你講明白這個(ge) 大學申請現象背後的道理。
這幾周雖然非常忙,但我還是會(hui) 擠出時間,為(wei) 學校的幾個(ge) 社團做在校生職業(ye) 規劃輔導的誌願者。
有一位 Harvard College 的學生和一位 HKS 的學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除了因為(wei) 聊得特別開心(不知不覺聊到超時),也因為(wei) 兩(liang) 人都會(hui) 在視頻會(hui) 議快結束時,強調“很感謝我的時間”。
今天我也分享我的真實感受:我也特別感謝這些校友的時間,因為(wei) 他們(men) 也聽我說了很多。
能把心裏話說出來,對我也是個(ge) 自我療愈的過程,很多以前想不開的事,說著說著就靈感突現,想到了全新的看待角度,就想開了。
或者是說著說著,發現這事其實也沒自己想得那麽(me) 糟,心理上就能邁過去了。
我做職業(ye) 規劃輔導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讓對方描述自己遇到的困難,然後我會(hui) 問很多問題,都是與(yu) 這個(ge) 困難的背景相關(guan) 的——就好像讓對方現場口述一個(ge) 「哈佛商學院案例」裏的主角遇到的困境。
把一個(ge) 困難放回它所處的小環境和大環境,答案就會(hui) 自己一點點浮現,述說者的心態也會(hui) 越來越平和與(yu) 理性。
很多時候,對方自己講述完,還會(hui) 接著問我:“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困難?你是怎麽(me) 解決(jue) 的?方不方便分享?”
被問到這種問題其實是很開心的,並不是什麽(me) 表達的負擔。
我內(nei) 心真實的想法是:
“哎呀,你居然對我的這段經曆感興(xing) 趣,我早就想跟別人說了。很感謝很感謝你問了我,給了我一個(ge) 表達的機會(hui) 。你不問,我的這個(ge) 想法,可能這輩子都不會(hui) 有聽眾(zhong) 。”
其實,有些特別牛的大學,喜歡問很多道“角度刁鑽”的文書(shu) 題目,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些學校是在找自己的同類,也給同類們(men) 一個(ge) 發現匹配學校 (fit schools) 的機會(hui) 。
如果你看到一所學校問的某道文書(shu) 題,你的第一反應是:“呀,終於(yu) 有學校問這個(ge) 問題了,我有個(ge) 故事“揣兜裏”已經好久了,終於(yu) 有機會(hui) 說了。”
如果你在申請時能遇到這樣的時刻,那這所學校絕對值得你認真申請。
十一年前,我剛剛開始教寫(xie) 作,備課時用的教材反複提到了亞(ya) 裏士多德的很多理論。亞(ya) 老師的 logos, pathos, ethos 我看懂了,但對他的 cathartic 理論,我隻是似懂非懂。
他講,不管對作者還是對讀者來說,口述和文字都有情緒宣泄 (cathartic) 的作用,比如古希臘悲劇裏的話語。
那時候我讀不懂亞(ya) 老師在說什麽(me) ,古希臘悲劇也太詰屈聱牙,當時的我讀不進去。
後來慢慢有了長進,能讀得進悲劇作品了(從(cong) 莎翁簡單的悲劇作品開始),才慢慢明白,cathartic 是什麽(me) 意思——好的作品能讓讀者宣泄自己的負麵情緒,比如,會(hui) 邊看邊哭,哭完就好受了。
悲劇真的比喜劇更難得。
有很多作品能讓我們(men) 發笑,但能讓我們(men) 落淚的,真的是很少——可以說是極少。
悲劇作品是作者故事的述說。
述說,是有療愈作用的,不管對述說者,還是傾(qing) 聽者。
“我很高興(xing) 你居然問我這個(ge) 問題了。”
那些看著很高冷的美本名校,其實也在等一些申請者拍著桌子大喊:“不愧是我的夢校啊,我很高興(xing) 你們(men) 居然問我這個(ge) 問題了。”
這可能就是老一輩人說的知音,甚至伯樂(le) 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