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P英語語言與寫作北美卷FRQ考題解答及難度分析

各位AP小夥(huo) 伴們(men) 好呀~2022年5月10日進行的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考試已經結束,本場考試為(wei) 線下紙筆考試,CB官網已更新了2022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北美FRQ真題。

考試難度及知識點

本次考試的三篇FRQ難度不一,其中前兩(liang) 篇難度適中,尤其是第二篇rhetorical analysis,文章閱讀起來比較簡單明了,但是也就是因為(wei) 簡單明了,有些同學可能會(hui) 覺得無話可說。第三篇文章稍微有點難度,因為(wei) 給的prompt的限製信息比較少,話題太抽象太寬泛,所以寫(xie) 的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話題和範圍。

但是三個(ge) 作文都是一個(ge) 綜合寫(xie) 作知識點的考察,比如第一篇要求我們(men) 有defensible position, 還會(hui) 考察我們(men) 的閱讀能力,看是否能用閱讀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我們(men) 還需要根據提取的evidence來進行explanation, 看我們(men) 是否能夠做到evidence與(yu) topic之間的line of reasoning。

第三篇文章與(yu) 第一篇文章考點一致,隻是減少了閱讀的考察,所以沒有source,也自然沒有了現成的evidence,這就需要我們(men) 有一定的evidence儲(chu) 備。第二篇文章整體(ti) 寫(xie) 作結構和第一篇第三篇差別不大,隻是需要我們(men) 從(cong) 修辭手法的角度去誇文章,與(yu) MCQ中選擇題的考點一致,不過MCQ的選擇題是給出選項,讓我們(men) 選擇,而這裏是沒有選項,讓我們(men) 自己找,自己誇。

注意:我們(men) 在寫(xie) 作的過程中,隻要表達到位就行,沒有非常嚴(yan) 格的字數和段落的要求,語法小錯誤也可以容忍,不會(hui) 扣分的。但是一定要在考官閱卷的時候能讀懂,不能產(chan) 生任何的confusion,不然就有扣分的風險了。

逐題點評

Q1 題目分析:

Q1考的話題是STEM學科,也就是理科(科學,技術,機械和數學)在我們(men) 教育生涯中的重要性。在21世紀開始,美國政府和企業(ye) 等已經開始重視對“理科”的培養(yang) ,不管是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們(men) 的“理科”等學科越來越受重視,但是並不是很多人認為(wei) “重視理科”很有必要。

這個(ge) 題目還是很好寫(xie) 的,也是我們(men) 比較容易理解的內(nei) 容,畢竟都是學生,有些同學們(men) 還經曆過選“文理”的掙紮,話題比較熟悉。相比之前考察的“飛天行業(ye) 的私企化”,“土地征用權”等,今年的Q1 顯然會(hui) 讓很多同學感覺到有話可說。

 答題要點:

1. 我們(men) 可以持有的立場是:

A 認為(wei) STEM教學很有必要。但是同學們(men) 還是要注意,寫(xie) 的時候不能直接給出自己的觀點,考試要求的是“defensible position”, 所謂的 “defensible” 就是要求我們(men) 考慮全麵,尤其是和我們(men) 觀點對立的觀點,所以一定要帶讓步,而且讓步中必須要給出細節。

B 認為(wei) STEM教學沒有必要,原因同學們(men) 可以自己根據材料總結:比如強調art的重要性,以及求職過程中對於(yu) STEM相關(guan) 的能力要求並不是很高等。當然每個(ge) 觀點都別忘了寫(xie) 讓步,如:誠然美國學生的理科能力相比其他國家不夠優(you) 秀,學生也的確需要補充這方麵的能力等,但是不能過度占用教學資源,更不能因為(wei) STEM的能力也忽略了學生其他的能力。

2. 一定要引用至少3個(ge) source:

我們(men) 一共有6個(ge) source, 建議同學們(men) 在閱讀的時候可以選擇4個(ge) 比較容易的文章入手,比如支持STEM教學的同學可以引用Source A, Source E, Source F, 講它在經濟活動中,挑戰難題的重要性,以及給公司帶來什麽(me) 經濟效益;反對STEM教學的同學可以引用 Source B Source C 以及Source D, 從(cong) 圖表中分析其調查中占比,以及解釋Art等能力也同樣重要。

當然對於(yu) 一些同學,因為(wei) 不擅長一次性找太多的優(you) 缺點,我們(men) 可以選擇寫(xie) 讓步段,如果每個(ge) position都找到兩(liang) 個(ge) evidence去支持,我們(men) 可以寫(xie) 一個(ge) 讓步段,如果有些同學認為(wei) 找到的點有些重複,我們(men) 也可以選擇寫(xie) 兩(liang) 個(ge) 讓步段:雖然STEM的確對於(yu) 新的探索挑戰等至關(guan) 重要,然後分析如何重要,但是我們(men) 不可否認創新能力以及藝術能力也同樣重要等。

Q2題目分析:

Q2考的是第一位拉裔美國人成為(wei) 了最高法院法官,接下來在大學演講,發表關(guan) 於(yu) 她拉丁裔身份的認知文章。與(yu) 我們(men) 的常做MCQ相比,這篇文章很是通俗易懂,幾乎沒有難詞。

這篇文章的SOAP分別是:

Speaker: Sonia Sotomayor, first Latina justice of the U.S Supreme Court.

Occasion: speech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chool of Law in 2001

Audience: students of School of Law, further politicians

Purpose: analysis of her Latina identity, and appeal to culture diversity and tolerance.

以上內(nei) 容同學們(men) 可以自行發揮,尤其是purpose,寫(xie) 的越深越好,隻要是關(guan) 於(yu) 身份認同和美國多文化衝(chong) 突的內(nei) 容。

 答題要點:

我們(men) 可以有三個(ge) 選擇:修辭device作為(wei) 段落重點,修辭function作為(wei) 段落重點,或者summary作為(wei) 段落重點,這三個(ge) 方向作為(wei) 分段的內(nei) 容去分析。這裏老師給大家主要展示一下function的寫(xie) 作思路。

1. 先介紹自己的身份,屬於(yu) 直接引入話題,讓在座的同學對於(yu) 族裔身份進行反思:

Who am I? 開門見山的rhetorical question, 吸引同學們(men) 的注意力,點出了speaker拉丁裔身份: “I am a born and bred New Yorkers of Puerto Rican-born parents”, 但是同時也是最高法院法官,這兩(liang) 個(ge) 身份看似違和,但是卻是真實的,一方麵也暗示了作為(wei) 拉丁裔身份達到了現在的地位是如何的不容易“my parents came because of poverty and to attempt to find and secure a better life…”,同時也在誇獎美國,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wei) 可能,就是因為(wei) 它的“diversity”.

2. 讓對自己身份認知上可能存在的confusion:

通過repetition “ my Latina identity includes…” 等列舉(ju) 一係列的外在的客觀因素,但是同時也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人的身份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這些外在因素就能解釋的清楚的:“not because… unique food and different traditions at holidays”。把問題複雜化,讓人們(men) 也意識到種族這件事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而是因為(wei) “I became a Latina by the way I love and the way I live my life” 。

3. 誇獎美國的diversity:

“We are a nation that takes pride in our ethnic diversity”, 這對於(yu) 美國來講很重要,也就是這些多樣化,使speaker 作為(wei) 一個(ge) Latina成為(wei) 了first justice of Supreme Court。這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成就了現在的美國,與(yu) 第一段“who am I” 分析的內(nei) 容相呼應。

4. 提出現存的問題:

“Struggle with this tension—diversity,  and attempt to maintain and promote our culture and ethnic identities”。雖然作為(wei) 第一位拉丁裔大法官,是一個(ge) 很大的成功,但是也正是這個(ge) “大成功”讓她意識到了少數群體(ti) 在社會(hui) 上所麵臨(lin) 的困境。讓在座的各位重視少數群體(ti) ,看出他們(men) 的struggle和迫切的渴望—tolerance of diversity。

5. 把族裔去政治化:

“It is not political struggle that create a Latino or Latina identity” “ I became a Latina by the way I love and the way I live my life.” 族裔去政治化,可以減少大家對於(yu) 少數族裔的敵意,尤其是在座的聽眾(zhong) ,大多數可能都會(hui) 走進政治領域,成為(wei) 政客,speaker更有必要向他們(men) 闡明這個(ge) 觀點,以免以後他們(men) 在處理一些少數族裔的事件的時候,帶有情緒存在。講種族看作是一個(ge) 生活方式,像是一個(ge) 人的愛好,美國這種包容能力很強的國家,對於(yu) 不同愛好包容性是很強的,希望大家能像包容不同的生活方式一樣,包容不同的族裔。

當然Q2修辭分析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這篇文章中也有很多值得分析的修辭點,如metaphor, repetition, rhetorical question, contrast, irony等,同學們(men) 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去寫(xie) ,但是要注意,不要全是summary,一定要分析出作用,從(cong) SOAP的角度分析也能讓我們(men) 得到sophistication的分數。

Q3

 題目分析:

題目講:我們(men) 不可能永遠的隻收集信息,我們(men) 必須做決(jue) 定,決(jue) 定做的快不快不重要,但是必須及時。

這個(ge) 題目初步讀下來,相信很多同學有有點迷惑,因為(wei) prompt上麵給的信息實在是太少,沒有給我們(men) 限定範圍,話題等,一時間可能會(hui) 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是多讀幾遍之後我們(men) 可以看出,題點在“not to make quick decisions, but to make timely decisions.” 需要下決(jue) 定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下決(jue) 定,不能猶豫不決(jue) ,如果能讀到這一點,這篇文章還是比較好下筆的。

 答題要點:

1. 我們(men) 可以選擇自己想要position:

要麽(me) 選擇“及時做決(jue) 定很重要”,或者認為(wei) “先快速做決(jue) 定,做完決(jue) 定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會(hui) 更好”,當然因為(wei) Q3的thesis評分標準和Q1的thesis一樣,所以在給出自己的position的時候別忘了先有讓步句,讓步句中也要包含細節,這樣才能達到“defensible position” 的得分標準。

2. 寫(xie) 作中一般選擇兩(liang) 種寫(xie) 作思路:

第一種就是通過列舉(ju) 或者對比的方式寫(xie) ,如寫(xie) 出及時做決(jue) 定如何好,這篇文章因為(wei) 比較抽象,所以在下筆之前要想好例子和場景,如在學習(xi) 中,在職場中,在政治領域等,想好不同的場景,我們(men) 就不太會(hui) 無話可說,如學習(xi) 中猶豫不決(jue) 最終什麽(me) 都沒有學精,職場中不及時的決(jue) 定可能讓機會(hui) 悄悄溜走,政治領域中沒有及時做決(jue) 定最終損失慘重等等都可以。

當然想不到太多的例子可以選擇寫(xie) 讓步,講timely decision雖然可以讓我們(men) 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但是決(jue) 定前的努力可能都是無效努力,因為(wei) 我們(men) 可能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3. 如果實在比較難想正反觀點的列舉(ju) :

我們(men) 也可以選擇用problem-solving的結構寫(xie) ,當然內(nei) 容上可以變通,比如第一段我們(men) 分析一下做決(jue) 定是為(wei) 了什麽(me) :為(wei) 了成功,好的決(jue) 定會(hui) 讓我們(men) 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第二段講timely decision 能給我們(men) 帶來什麽(me) ;第三段寫(xie) 到底什麽(me) 樣的決(jue) 定會(hui) 讓我們(men) 最終獲得成功。這種結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點選擇第二段第三段的寫(xie) 法,如:想要支持timely decision的重要性,你可以第二段強調做事之前深思熟慮的重要性;如果你要寫(xie) timely decision不是很重要的話,第二段可以講解選擇好方向,會(hui) 讓我們(men)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用的信息上等。

以上是兩(liang) 種寫(xie) 作思路,當然寫(xie) 作的方法並不局限於(yu) 這兩(liang) 種,關(guan) 於(yu) decision的觀點,這篇文章並沒有要求我們(men) 必須二選一,所以同學們(men) 在分析的時候可以有自己的例子,隻要寫(xie) 作過程中,能夠言之有物,能夠說服別人,用什麽(me) 樣的例子或者結構都可以,但是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邏輯關(guan) 係必須要清晰,每個(ge) 段落的topic一定要coherent,不能東(dong) 一句西一句的扯,這樣line of reasoning就要扣分了。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2AP生物北美卷FRQ考題解答及難度分析

下一篇

加州大學或將淡化A-F打分係統?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